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09,(8):51-53
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在这诸多力量中,中央执行机关里的行政长官,特别是那些资深且有能力者,更常常成为帝王要优先考虑的对象。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这是再理想不过的。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如果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帝王也会大权旁落。究竟如何驭臣,这其中不仅多有花样,而且也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2.
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捷足先登,争取优先权. 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帝王位子的人.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0,(8):43-43
重要的是政才 帝王夺取天下好比摘人参果,你想吃,他想吃,大家都想吃,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捷足先登,争取优先权。 可古代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就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这一点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帝王位子的人。  相似文献   

4.
谁是佞人?     
唐太宗算是封建帝王中最开明的君主,他能纳谏,“能尽受言”确有眼光远大之处。但作为封建帝王,就在听言纳谏这方面,也是有他的局限性的,这在《新唐书,宇文士及传》“谁是佞人”这则故事中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是政治体制变迁的直接动力,也是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实施路径控制的直接力量.面对新产生的问题,原来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体制并不能全部解决,当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一个能直接对原有政治体制造成冲击的难题的时候,这套政治体制就必须进行调整.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体制变迁所遵循的路径可能会不同,甚至可能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说明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不受控制.政治体制的调整或者产生是为了解决相应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就是衡量政治体制变迁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政治体制变迁路径的直接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6.
封建帝王的生平起居,宫廷一般都有详尽的记录。即便那些因种种原因而被迫下台的帝王,乃至被废掉的帝王离开皇宫后的经历,史书中也都有比较可靠的记载。然而,在争斗异常激烈的封建社会,也有那么一些帝王,当他们被赶下台后,却渺无踪影,其生死下落,史书中竟毫无记录,因此为后世留下了一团团令人不解的疑云迷雾。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受骗     
古代帝王好祥瑞,不是麒麟出于南山,就是苍龙现于北海,再不然有五彩祥云漫于天际,官员们忙上贺表,帝王们坐享荣光。女皇武则天也不例外。在她还是唐太宗的宫女时,李淳风就算出当有武姓女主登基,并以天意不可违阻止太宗屠杀宫女。当然,后世认为这很可能是武则天当上皇帝后自己编纂散布的,以示君权天授。越是通过不合法手段夺取帝位的,越是喜欢祥瑞,  相似文献   

8.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时代帝王们特有的一种自省表演文化。每当天灾频发人祸迭出之季、王朝政权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时,帝王们穷途末路无计可施之际,便掣出罪己诏这一绝招糊弄天下,希冀能够消除民怨,招摇过市,成为他们笼络人心、拯救危难的一种手段,以期维持旧有政权不倒,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然,这里也不能决然排除一些已有自知之明的帝王在反思之后对自身过错与失败的反省忏悔和自我检讨以及对古典传统正道统治的重新认可。  相似文献   

9.
打板子的历史在中国相当长久,至少也有两千年,其变化过程难以尽述.有一点是明了的,帝王制度中,普通人是随时都有可能在衙门的大老爷面前被扒下裤子当众打屁股的.  相似文献   

10.
历朝各代,总有一些为帝王重用宠信的外戚、宦官。他们和皇后、贵妃等人一样,也以特殊的身份,参与干涉朝政,为非作歹,以至施令天下。更有甚者,竟视帝王如掌上玩物,废立生杀,皆由己愿。不少帝王就是这样栽倒在这些上抑帝王、下压群臣的外戚、宦官手中的。  相似文献   

11.
从豪 《政府法制》2012,(29):24-24
帝王之家,金枝玉叶,男为王爷,女为公主,在家天下的时代,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然而再鼎盛的王朝,也有没落的时候,如果恰恰生于末代帝王之家,那么他们所饱尝的腥风血雨,甚至比黎民百姓还要残酷,以至于有人竟然发出这样的慨叹:“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帝王家!”实在是让人不胜唏嘘。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乾隆皇帝问和王申:“你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和回答:“我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我只是个弄臣。每天都想着让您吃好玩好,顺着您的意思,让您高兴。”和王申很鬼,说是忠臣,乾隆不会相信;说是奸臣,又不愿背此恶名。所以,于忠臣和奸臣之间,自己弄了顶“弄臣”的帽子给自个戴上。弄臣就是帝王狎近戏弄之臣。无非是陪帝王说笑嬉戏,引诱帝王纵欲声色,与帝王一起养狗斗鸡玩蛐蛐打麻雀的奸佞小人。和王申自称“弄臣”也确实当之无愧。无独有偶,北宋的丁谓也是个“弄臣”。据《宋史·寇准传》记载:丁谓“机敏有智”,但其心术…  相似文献   

13.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就发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相似文献   

14.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14):44-45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皇帝这一特殊的角色总是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皇帝管理宇内群臣,如此庞大的工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起来的。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学问,这门学问被称为是“帝王心术”,是皇帝驾驭天下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是政治体制变迁的直接动力,也是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实施路径控制的直接力量。面对新产生的问题,原来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体制并不能全部解决,当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一个能直接对原有政治体制造成冲击的难题的时候,这套政治体制就必须进行调整。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体制变迁所遵循的路径可能会不同,甚至可能有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说明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不受控制。政治体制的调整或者产生是为了解决相应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就是衡量政治体制变迁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政治体制变迁路径的直接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权力(包括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与经济的紧密联系以及这两种权力在经济领域运行的无规则.以这个基本观点为出发点,我们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将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将长期存在.一、从运用经济杠杆的长期性认识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长期性在整个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间接控制而不是直接控制,这就是国家主要通过掌握和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经济的运行,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单纯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杠杆主要是由政府机构掌握和运用,往往通过政策、规定、指令的形式来贯彻,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它是同行政手段结合在一起.经  相似文献   

17.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  相似文献   

18.
<正> 赦,在中国封建时代,是体现皇权的重要标志。所有赦令概出于帝王,其它任何人都不可能颁布赦令。帝王颁布各种赦令,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都是要达到宠络人心以期巩固其统治地位的目的,所以赦也是帝王们的一种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社会控制机制正在经历由意识形态控制向法律控制的转变,这一过程,也正是中国法治生长和发育的过程。法治不仅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律师与法律密切相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与社会管理创新息息相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私力救济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昕 《河北法学》2007,25(7):11-20
私力救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私力救济的研究首先有必要厘清其性质.私力救济,既可定位于一种私人自行处理冲突的纠纷解决机制,当事人通过私人力量维权的权利救济机制,也是一种私人以威慑和制约为核心、高度分散、私人执法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