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秘鲁的经济调整,自阿兰·加西亚政府执政以来搞得有声有色。加西亚政府在这方面一些新的探索性实践,引起不少议论,褒贬不一;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研究课题。对此,笔者不揣冒昧,略陈管见。秘鲁现政府执政时面临的经济形势1985年7月28日加西亚政府开始执政时,面临着两个严峻的局面:一是由于“光辉道路”游击队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动乱;二是秘鲁的经济处于非常窘迫的困境。在1982年下半年爆发的拉丁美洲经济危机中,秘鲁是受到危机冲击较严重的国家之一。1983年,这个国家的国内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八十年代初拉美出现的不是一般的经济困难形势,而是一场近五十年来最严重、最普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但是,对这场危机性质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我认为,八十年代初拉美出现的经济危机是结构性危机。这场危机是从1981年开始的,至今尚未结束,而且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结构性危机呢?这是因为:首先,从这场危机的起因来看,拉美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失调是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其次,从这场危机的特征或表现来看,危机充分暴露了拉美国家在产业、外贸、外债、消费和分配等结构方面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和问题;第三,从克服这场危机的途径来说,除采取必要的应急性措施以外,根本的办法是要从结构上对拉美经济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8月菲律宾前反对党领导人阿基诺被杀到1986年2月25日马科斯政权垮台的二年半时间里,菲律宾爆发了一场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虽然这场危机是由1983年8月的阿基诺事件触发的,但实际上在危机爆发之前,菲律宾已经存在着爆发危机的各种潜在的因素。本文想探讨的是马科斯执政时期特别是七十年代初实施军法管制以后菲律宾国营公司的作用、经营情况及其与政府的关系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执政时间和次数上看,正义党无疑是阿根廷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政党。作为传统政党,正义党的生命力源自其鲜明的理论依据、坚实的社会基础、强大的感召力以及务实性的政策路径选择。但在多次执政过程中,正义党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弱点,甚至出现过危机。其中执政能力的欠缺、过于突出领袖个人地位、党内缺乏团结、过度依赖工会是正义党面临的最大挑战。从正义党自身来看,执政能力的磨炼和提高是决定其未来能否继续执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伊始,西欧地区就爆发了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迄今危机仍在发展、深化。这次危机同七十年代中期危机相比有些什么不同特点,八十年代西欧经济的发展前景如何,西欧经济形势对本地区的政局和内外经济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国际舆论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八十年代初西欧经济危机的特点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1980年春开始席卷了西欧各国(其中英国经济危机早在1979  相似文献   

6.
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东南亚华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相似文献   

7.
1990年7月,阿尔韦托·藤森就任秘鲁总统时,面临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经济连续数年高负增长、恶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财政赤字连连突破历史记录、进出口贸易萎缩、国际储备负2亿美元、货物奇缺、物价飞涨……,秘鲁正处在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深渊。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终过一年半的调整,藤森政府已使每况愈下的秘鲁经济出现了引人注目的转机。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起,拉丁美洲陷入“近五十年来最严重、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的一次经济危机”。拉美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结构性”危机,它不仅使拉美发展进程滞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债台高筑,国内外结构失衡,而且使拉美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资本净流出地区。经济危机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9.
1929年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历史上两次最大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以积极干预政府理论为支撑,把政府职能定位于:加大经济调控力度,为经济复苏提供原动力;强化政治博弈,构建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主体;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消费主体消费信心。这种职能定位对于战胜经济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是少数政局长期稳定的拉美国家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革命制度党一党统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保证了墨西哥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统治的连续性,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即使在80年代初墨西哥陷入本世纪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国内也没有发生重大的社会动乱。然而这场经济危机以及革命制度党长期执政所带来的一些弊端,给1982年12月开始执政的米格尔·德拉马德里总统遗留下一系列问题。近千亿美元的外债,资金的大量外流,国内生产总值的急剧下降,居高不下的公共开支,三位数字的高通货膨胀率,国家公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的贪污受贿等始终困扰着墨西哥政府。虽然德拉马德里总统在执政的6年中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收效不甚明显。6年来危机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冲击着墨西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消退,此次金融危机相较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东南亚国家的危害要小得多。印度尼西亚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而在此次危机中却能够避免重蹈覆辙。文章将对印度尼西亚在两次金融危机中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作比较分析,旨在探寻规避世界经济危机的经验和途径,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执政100天来,面对“一场危机”和“两场战争”空前严峻的挑战,在内政和外交领域锐意创新、稳妥应对,开局总体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现实主义与和解精神为鲜明特征的“奥巴马主义”也初露端倪,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未来,奥巴马执政之路仍将任重而道远。奥巴马能否在执政初期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带领美国尽快走出经济危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将是对奥巴马本人及其团队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4月大选以来,秘鲁政局持续恶化。5月28日,已连续执政10年的日裔总统藤森第三次当选,引起秘鲁国内抗议声高涨,流血冲突不断;9月14日,藤森的心腹、总统顾问兼国家情报局局长蒙特西诺斯在大选期间向反对党议员行贿的录像被曝光,导致秘鲁政局急转直下,藤森被迫宣布2001年4月提前大选和解散情报局;11月19日,藤森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过多次波折.引人注目的有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出问题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华尔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由美国次贷风波诱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是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最困难的10年。1982年9月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国内外学术界把这场危机称之为拉美的发展危机,结构危机,或结构性的发展危机。不论持哪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的误导,是引发拉美这场社会经济危机的国内根源。因此,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转换新的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危机管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性模式。一是经济危机管理机制,在经济危机周期性不断爆发的年代,危机管理机制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以1913年成立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为标志。二是社会危机管理机制,在劳资对立、社会矛盾尖锐、种族冲突不断的年代,主要解决社会矛盾,包括一整套“反共”、反工会机制,代表性机构是1908年成立的“联邦调查局”。三是战争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军事机构改组、情报机构的建立,以1947年成立的中央情报局为代表。四是国家安全危机管理机制,适应当代美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综合危机管理机制,以1947年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代表。美国为了适应反恐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机构调整可以说是美国危机管理机制的第五次革命,主要以“国土安全部”的成立为标志。  相似文献   

17.
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正在迅速恶化。意大利在1963年爆发了一场战后最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接着,在1964年又爆发了一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目前,意大利的国际收支危机虽然暂时已经过去,但处境已远比1963年以前困难。在经济危机方面,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英国爆发了战后第九次英镑危机,标志着英帝国主义的进一步衰落。英镑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危机的组成部分,是英国政治、经济矛盾尖锐发展的必然结果。英镑和英镑体系的日益衰落和危机的频繁,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快了英国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斗争的尖锐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亚洲经济危机和日本的支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端于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的亚洲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俄罗斯、巴西,是一次可与80年代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相匹敌、甚至更为严重的世界性规模的经济危机。 日本对亚洲经济危机的支援是巨额的,大约在800~900亿美元。仅从金额来看,可与战后的欧洲复兴计划相提并论。当然,这笔金额不单单是官方发展援助,也是官方资金的总额。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地区发生了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今仍未结束。这场经济危机的性质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联系,有哪些特点,严重程度如何,怎么克服这场危机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拉美地区经济危机问题,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邀请有关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畅所欲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对拉美经济危机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是部分学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现予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