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03,(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中央编译局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肩负着新的历史任务,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明确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弄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澄清附…  相似文献   

2.
简论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等历史进程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特别是在“让历史告诉未来”一节中提出了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要坚持老祖宗 ,又要坚持创新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必须鲜明 ,理论阵地必须由马克思主义占领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必须加强 ,绝不能当作老生常谈而予以忽视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还要继续推进和深化 ;第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上述见解颇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唐志斌  阎国来 《奋斗》2001,(12):11-12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必须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一个党性问题、党风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要坚持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伟大的时代不断地推动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又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新升华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还是社会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拥军 《探索》2004,2(3):128-130
在目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热”中 ,有一种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的倾向。这既与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统一”的品格不相符合 ,也不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应当在新的基础上 ,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加强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高度重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理论强党的重要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在理论学习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全党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在理论研究上,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理论强党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在理论创新上,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在理论武装上,加强系统教育,使全党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在理论运用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推进全党的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理论武装、理论运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必须把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到社会实践这个基础上,并以此基本原则为前提,在四个方面努力实现创新:一是要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这是理论生命力的本质特征。那怕是一篇短文,只要能提出一个不成熟的、有启发性的见解,也比一大本没有任何思想见解的书更有价值。“著书不立说”,实质是思想深处的教条主义;二是实现理论创新,必须站在最高的理论起点上。就是要敢于提出前人所没有提出的思想见解,敢于填补历史上的理论空白;三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精神,这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不但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思想理论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实质上,科学的批判精神就是一种革命的创新精神;四是要树立开明的学派竞争意识。即要积极开展学术争鸣,理论探讨,大胆探索,有所突破,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8.
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理论灌输作为一条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理论灌输,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学习“5·31”重要讲话 ,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的要求上来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的理论创造之所以说“三个代表”是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思想武器 ,关键在于它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实践需要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首…  相似文献   

10.
殷霞 《发展论坛》2003,(12):11-13
与时俱进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的新概括。江泽民在“7·1”讲话中将与时俱进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5·31”讲话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与时俱进;在十六大报告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论述,强调说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与时俱进是经典作家对待自己理论的一贯态度1.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用“三个代表”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这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创新,用“三个代表”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是为了继续坚持党的先进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地方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面临着“一源弱化”、“一课常讲”、“一式固定”、“一师多能”和“一体失位”等诸多困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多层次,分类别对学员进行理论教育,切实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拓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竭力打造立体式、开放型的教育模式;构建教师与学员“实践共同体”,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新形势下地方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当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 ,解释这些问题。创新和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二是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从体系到内容进行全面审视 ;三是要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优秀成果 ,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 ;四是要努力研究新的问题 ,探索新的原理 ,进行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4.
一、“三个代表”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强大理论武器完成时代和历史提出的庄严任务,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革命导师们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们总是根据实践的变化和斗争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树立了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184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在以后的几十年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理解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到“新的飞跃”的话语转变必须厘清两次“新的飞跃”之间的密切关联。两次“新的飞跃”之间一脉相承,是守正创新与境界跃迁的逻辑关系:从历史逻辑看,两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上下篇章;从理论逻辑看,两者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生成逻辑看,两者均是在“两个结合”中应运而生、发展完善的创新成果;从现实逻辑看,两者均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实践逻辑看,两者均指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都有所创新。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做出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展鹏 《发展论坛》2002,(9):20-21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的基本经验,紧跟世界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立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学习、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新的丰硕成果。正确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科学化基本规律,对“如何促进理论创新科学化”进行了自觉回答。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科学化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服务人民群众是理论创新科学化的价值旨归,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科学化的本质要求。科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坚持“几个辩证统一”即: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体系的完备性与理论的开放性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科学化是全党的责任,必须自觉地提升主体的创新能力,需要创造性地抓好全党的理论学习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理论队伍。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是对唯对史观理论的新发展。为此,笔者从哲学角度反思“三个代表”理论对唯物史观理论的新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