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冲突是国家公职人员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受到其私人利益因素的干扰,导致价值判断和政策取向偏离公共利益的要求,发生私人利益与公共职责相抵触。在本质上,利益冲突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是公共权力发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它经由权力递延化和权力期权化,进一步破坏公共政策和行政行为的公正性。重视利益冲突,为我们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有利于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任,从而为廉政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做好防止利益冲突工作的核心,就在于从制度层面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有效避免私人利益对公共事务的干扰,进而减少国家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机会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路径选择——以人性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问题是一个新的廉政建设研究领域。国(境)内外实践证明,利益冲突是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是导致政府行政行为非法性、政府信任危机的必然逻辑结果,其产生根源于人性趋利的本质特性。因此,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须以人性趋利的本质特性为基点,以利益阻隔为路径,以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与实效性为目标。基于此须设立防止利益冲突三道防线:建立良好的公职人员职业保障体系,让其不想;加大利益冲突的个人成本,让其不敢;创新权力约束与监督机制,让其不易。  相似文献   

4.
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造成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问题就成为一个新的廉政建设思路。以法律手段和制度途径防止利益冲突,建立健全一系列禁止、预防和惩戒机制,并对其内容、程序和效力加以规定,不仅是完善当前我国廉政立法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国外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设计主要有:财产申报制度,政治运行公开化制度,利益回避制度,廉政惩处制度,离职后的行为限制制度。我国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设计,需要摒弃意识形态的功利主义,完善国家公职人员的利益回避制度和财产公开制度,运用系统规范的峻法严制惩治权力腐败化的利益勾结行为,建立和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多路径监督机制,强制约束权力执掌行为。  相似文献   

6.
腐败定义及其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腐败概念的界定维度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腐败定义各有短长.从多学科的视界融合中界定腐败概念,可定义为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共利益以谋取私人利益,使公共权力异化的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作为或不作为.由此定义出发,可采用二分法对腐败行为加以分类并简释其含义.  相似文献   

7.
利益冲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与行政伦理理论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西方对利益冲突问题的认识经历了重视行政与政治之间的利益冲突、行政行为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利益冲突、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三个阶段。利益冲突从情境和行为两个层面成为腐败发生的根源。我国对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同时推进利益冲突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实质是利用公职权谋取不应有的私利,腐败根源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权力运作中表现为公共决策与决策者私人利益的矛盾。防范腐败必须从公共决策设置开始,降低反腐败成本,提高反腐败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也称政治腐败 ,是指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即以公共权利换取私人利益。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变。所谓公共权力是指维护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设定的权力。设定公共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经济价值。说的通俗一点 ,公共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但是 ,公共权力一旦私有化 ,就会使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悄悄地 ,源源不断地变为私人占有物。政治上的公权私用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公财私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变成了代表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个人或小集…  相似文献   

10.
“利益冲突”是现实生活中极易产生腐败的一个根源,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加强廉政建设的预防功能,提高反腐败机制设计科学水平,才能有效遏制“利益冲突”现象。经过国外大量的实践反复验证.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国际社会通行的、有效的反腐手段。本文试从利益冲突的内涵、国外取得的经验着手,逐层剖析我国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现状,针对如何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机制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