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法国:抵制美国“文化入侵”荆萱“文化入侵”来势凶猛法国号称欧洲电影业“最可靠的碉堡”,但是,法国的电影市场却被美国好莱坞电影不断蚕食:70年代,美国影片在法国电影市场上的占有率为37%,到了80年代,已占57%,如今这一比例已上升到58.7%以上。美...  相似文献   

2.
孙炜剑 《新湘评论》2004,(11):50-51
莱茵河和多瑙河、塞纳河一样,都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她源于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蜿蜒流过德国、法国,经荷兰的国际名港鹿特丹注入北海,是一条长1320公里的欧洲“黄金水道”。她把三分之二的美丽身段留在了德国境内,她是德意志民族和文化的摇篮.是德国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3.
访欧洲回国的布什总统应该很沮丧,因为欧盟计划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无法阻挡,美国“最担心的事”正在发生。担心先进武器流进中国美国政要如此恼怒,出自他们一种强烈的担心——欧洲先进武器进入中国,将使美国的安全利益受到中国的威胁。那么,美国最担心欧盟的哪些武器流入中国呢?法国的军事卫星和导弹法国媒体曾报道说,法国的侦察卫星和“紫菀”导弹可能对中国有很强的吸  相似文献   

4.
法语从英语中借来的词不多,“幽默”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不代表法国人不幽默,恰恰相反,法国人是个很逗乐的民族。无法用一个公式概括法式幽默,但它确实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法式幽默有点小国小民式的自嘲。跟法国人聚在一起,很少有人以富国人的态度傲慢自居,相反,他们往往会笑自己国家小,大家都生活在村子里,所以法国电影尤其是喜剧,极少出现美国电影里那种频繁使用的“大国英雄拯救世界”的玩笑。法国人喜欢通过模仿来嘲弄一切。上世纪90年代法国的《木偶戏说新闻》曾被视作最可怕的反政府力量。除了对政治的偏好,法国人也喜欢拿社会风尚开玩…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决定了欧洲联盟不仅是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还是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解读欧洲认同及其建构途径,需要从理论前提、内涵界定与认知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欧洲需要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新认同政治,而不是狭隘的、地方化的“欧洲意识”。以文化与民族多样性为前提,欧洲认同是在与其它认同形态共生、共进、共融的过程中,区别于“他者”的“欧洲文化特性”的集体认同。  相似文献   

6.
王元化新著《传统与反传统》新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关于文化问题的主客对话》一篇,涉及到作者对五四运动的新的认识。 1、有人把“五四”作为全盘西化,把反传统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划等号,王氏指出:“五四”是个伟大的开端,但它的启蒙没有欧洲文艺复兴那样深入人心,我们民族内在的消极因素不断复活,终于在60年代导致“文革”的产生。 2、五四反对家族本位,提倡个性解放,触及传统文化的根本,但缺点在于未能更深入  相似文献   

7.
邓云丽 《理论导报》2012,(10):47-47
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战争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当今世界,随着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不仅重视经济、军事等传统实力即“硬实力”的发展,更关注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软实力”的文化入侵。近年来文化入侵的表现形式多为某些强势文化试图“同化”弱势文化,从而达到征服对方的目的,而这种征服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伍萱 《廉政瞭望》2023,(13):86-87
古韵传千年,酒香飘万里。法国当地时间7月10日,以“香遇世界和美共生”为主题的2023年五粮液“和美全球行”启动仪式暨法国站活动,在巴黎盛大启幕。中法两国,向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法国是著名的葡萄酒之乡,而中国的白酒文化也历史悠长。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著名代表,五粮液始终坚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主张,与法国开放包容调性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9.
启 蒙运动一般是指欧洲继“文艺复兴”后的思想文化大争鸣、大繁荣的运动。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后继和深入 ,它带来的灵魂重塑与人文精神的确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硕果。培根、洛克秉承的唯名论、实证科学的传统开启了17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 ;笛卡儿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继往开来的卢梭、伏尔泰、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达兰贝尔构成18世纪法兰西群星闪烁的灿烂星空 ;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达到了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理论成果的最高峰。伴随资产阶级革命中心的转移 ,启蒙运动历经英、法、德等国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积淀、人文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美国文化浪潮的入侵,许多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日益感到,本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文化。现将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印度、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主要做法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树印 《学习论坛》2007,23(4):64-67
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是有路径依赖的。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最能体现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是“中”,河南“中”文化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由河南“中”文化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河南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崛起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河南“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有重要作用。但是,弘扬河南“中”文化,发挥河南“中”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的作用,必须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3月11日,在巴黎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21世纪的法国、欧洲防务和北约”专题研讨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主张法国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称此举符合法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加强法国以及欧洲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法国高调“回归”北约,“戴高乐主义”旗帜降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命脉。在建党百余年的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融入到建党精神的内涵中去,本质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具有必然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一系列核心理念的同时也就带上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新时代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纵向深入,让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持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教育部正考虑取消传统的20分成绩制,取而代之以更加客观的“评级制度”。对比美国、德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评分制度后,法国课程高等委员会日前向法国教育部提交报告,建议法国学校采用“更精简的评级制”,比如德国采用的1至6,美国使用的A至F。芬兰学校则不给11岁以下的学生打分。  相似文献   

15.
刘贵华 《学习月刊》2009,(20):27-28
近代早期(1500--1750年)是英国民族国家兴起的重要时期。教育作为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途径.在此期间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是教育明显具有民族性特征.中世纪英国大学是欧洲教会机构的一部分.是非英国化的。但到近代早期.大学逐渐走出了“欧洲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气与邪气     
作为哲学概念的“气”,可说是中国主流传统文化的“核”。因为文化气质与气韵的高低和好坏,乃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是高亢还是委靡的综合反映。作为构成族群的个人,其文化气度如何,又关涉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正气是一个民族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出版业一直较为繁荣,其中,发法国的出版业尤为突出,特别是文学类的出版物,其销售额一直居于首位。文学出版业的繁荣实际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学素养和民族特性,本文的研究是从文化传承,民族发展和文学以及出版业发展角度开展,研究以在电子阅读物风靡时期,以文学阅读和出版繁荣的法国为借鉴,为国内文学阅读与出版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4,(5):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初,美国一些专家曾预言“日本经营管理需要50年才能赶上美国”,而日本企业在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扬民族意识,把现代科技与管理同民族文化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仅用19年时间,就赶上和超过了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大的经济国家。日本民族文化,是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日本企业家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时,很注重研究和应用中国古代文化。丰田佐吉在创造日本丰田公司时,十分推崇孟子讲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以此作为自己经营管理的座佑铭。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士光敏夫先生也把孔子的“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经营信条,强调企业在产品开发上要不断创新。此外,日本的许多大公司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培训企业经理人员的必读教材。 由此可见,挖掘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大有可为的。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要求我们广大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变生  相似文献   

20.
重视历史科学是一种世界性传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注重用本国的历史来教育自己的国民,在学校中开设历史课,则是这种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的法国,本民族的语言历史,从小学开始就是一门必修课;美国还把历史教学用法律固定下来,各类学校按照法律规定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