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如何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在未来的竞争能力都将取决于这一国家的人才状况。这种观点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笔者1995年5月8日在香港做“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澳门五地青年发展状况及趋势”课题时,曾到新加坡考察,对新加坡的青年人才培育状况有所了解。在此就中、新两国的青年人才培育做一粗浅的比较,以期有助于推进对青年人才培育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能力及其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到现代化的浪潮中。在这股浪潮中,各国政府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方面普遍出现了“无力感”、“低能感”等“能力萎缩症”。很明显,不改变这种状况,社会事务将会严重“失序”。这不但给各国,而且也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展开了“政府能力”问题的研究。他们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政府效能、政府能力、政府能力建设等问题。但在究竟“什么是政府能力?”“政府能力的特性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上,学者们众说纷纭、无一定见。本文拟在评述学者们提出的各种“政府能力”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上述问题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能否敞开国门,广泛进行国际交往,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则起着加速或滞后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也许并不十分明显,但在近代社会就表现的非常突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都是在相互交往和依赖中进行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随着科  相似文献   

4.
国家的概念一直是人们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人统计,对国家已下过150多种不同的定义。西方有的学者甚至主张废弃国家这一概念,以“政治体系”代替国家这一概念,“以避免这个术语所引起的难以解决的词义含混的问题”。笔者认为,国家这一概念是废弃不了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国家,问题在于我们对国家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掀起,它的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标志。以至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它了。 西方有的学者说,科技革命开始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了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既具有资本主义特点,又具有社会主义特点,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新阶段。社会进入了“单一的工业社会”、“技术统治的社会”、“后文明社会”。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不同的制度下,科技革命会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科技革命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它虽然使这些国家的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导致科技革命的发生,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性,它没有,也不可能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愈刮愈烈,如今已经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面对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国  相似文献   

7.
一、欧美左翼学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在苏东剧变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谷底,资产阶级叫嚷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欢呼资本主义已经战胜共产主义、正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1995年9月27—30日,在法国巴黎有1500多位学者参加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面对着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造成了第三世界贫困、世界范  相似文献   

8.
张辉 《党政论坛》2010,(3):43-45
一、我国“城管”发展的概况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就其发展历程而言,是人类从散居到群居进而在一定地点“筑城立郭”长期发展的结果。自古以来,城市都是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很多方面讲对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大量人群的聚集地,城市又必然需要良好的秩序,而良好秩序的获得离不开有效的城市管理,因此城市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时期各国统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当代,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进一步证明了恩格斯的论断:“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作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恩全集》第37卷44页)通过对社会主义各国所提出的改革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要想精确地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下面一段话是最好的注解:“尽管当代世界矛盾重重,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尽管各国人民在不同时期作出的选择各不相同,但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大家都是地球这条船上的乘客,不能让这条船翻沉.第二艘诺亚方舟是不会有的.”这段话是戈尔巴乔夫在他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中说的.  相似文献   

11.
高金环 《理论导刊》2004,23(3):43-44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经济有着天然的多层次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在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方面,“产学合作”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崇的共同模式,教育活动产品——人不断改变劳动形态,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教育的先决条件。生产力水平、国民文化素质越高,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愈大。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邓小平言简意赅地准确地把握了“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本质表现,即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开放的有机大系统;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通信产业被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新任总统克林顿准备了一项题为“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计划。计划草案中提出的6项建议中第一项就是发展21世纪基础设施。这将扩展美国现有的高速通信网络,从而使企业同学校、政府实验室和其他科技部门联系在一起。美国两届政府都认为高速通信网络是未来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5,(21)
现在,各省、市、自治区价格改革第一小步的方案已经陆续出台,价格体系的改革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逐步展开。这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其它方面的改革都离不开价格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牵住这个“牛鼻子”,把价格体系改革的工作做好。 在一切经济杠杆中,最有力、最起作用的是价格。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由于各生产部门生产技术不同程度的发展,必然导致劳动产品中包含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团结》1996,(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这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战略,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普遍关注,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  相似文献   

16.
刘吉 《瞭望》1986,(28)
市场的新特点 我们已经知道,市场的突出的意义是大生产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首先,市场的规模更大了。它已从地区规模、国家规模,扩大到世界范围。今夭已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于这个太经济市场之外了。各国都参与这个市场的竞争。这虽说是和平的贸易,实际上是激烈的经济战。为了在激烈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战中取得主动权,赢得竞争的胜利,一切都靠亲身往返的联系已经不行了,现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运用,使市场日益遥控化了。经济活动可以在香港签约,伦敦交货,纽约付款,而付的款项立即又用以第二次合同。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市场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是伴随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而发生的 ,而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又离不开社会市民化问题的解决 ,二者互相依存、互为表里 ,因此 ,笔者提出了“积极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的观点。同时文章分析了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生长的状况 ,论述了积极培育市民社会的重大意义 ,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培育市民社会的主要途径。此外 ,笔者认为市民社会具有局限性 ,需要由政治国家来补足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应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国民心态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普遍呈现的一种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国民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既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又受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世界,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3)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经济、军事竞争后进行角逐的新领域。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多次强调确立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我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需要我们对其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大大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公务员”是外来语。英文原文是Civil Service。有的译为“公务员”,有的译为“文官”,有的译为“文职人员”或“公职人员”。虽然译法不同,但含义基本相同。现在通译为“公务员”,是恰当的。所谓公务员,就是与公共权力的行使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机关在职人员。按照我国习惯说法,它与我国国家机关人员的含义和范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