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前的最后一堂社会心理学课,教授将学生们带到生物实验大楼。教授说:“为了这最后一课,我前前后后准备了一周。请看——”他指着大长桌上的两个玻璃箱,“这是我饲养的白鼠,它们分别喜好栗子和山芋,我每天充足地供应它们,从不耽误。”然后教授将两根粗糙的木棍放进  相似文献   

2.
(—) 现在的生物界,花鸟虫鱼,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估计至少也在一百八十万种之上。这许许多多的生物是从那里来的呢?为了揭示生物起源之谜,人类曾提出了种种答案。唯心论者认为生物是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形成的,是“神”和“上帝”创造的,并且永远不会  相似文献   

3.
苏光路 《党课》2008,(11):89-91
克里斯·阿亚米是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教授。8年前,他想让一个计算机程序在特定的环境中进化出添加的本领,于是他制造了一些低级的数字“生物”,并定期给它们输入数字作为食粮。开始,这些数字“生物”傻乎乎地没有任何反应,但引人注意的是,数字“生物”每复制一次,它的指令链上的某个指令就产生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对待姓“社”姓“资”问题刘炳瑛现在有一种议论,似乎搞市场经济就不要再讲姓“社”姓“资”问题了。这是一种糊涂认识。其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弄清了它们之间的质的区别,才谈得上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5.
一、沙发与地毯 当你独自在家,蜷在长沙发里读杂志或小说时,数以万计的小生物正同你分享这张柔软的沙发,近在咫尺的地方,大量尘螨正“安居乐业”。人体皮肤脱落的皮屑是它们每日的大餐,潮湿的空气中它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繁殖,并排放大量能导致过敏的物质,引起鼻腔充血,眼睛发痒及咽喉痛。  相似文献   

6.
50多年前,围绕生物遗传学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使新中国刚刚起步的这一学科几乎夭折在摇篮里。而首当其冲的人物,便是有“中国摩尔根”之誉的谈家桢教授。在这场被定调为“两个阶级、两种思想斗争”的争论中,毛泽东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谈家桢给予支持,并先后四次接见了他。这不仅在新中国的科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也使当时如履薄冰的我国生物遗传学得以保留和发展。今天,了解这段佳话,对认识党的“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和我国生物遗传学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学”中有一种论调,叫做“环境说”,或者叫做“环境决定论”。这一派的观点完全把人看成同普通生物一样。他们认为生物学上陈旧的规律不但对于一切生物永远适用,而且可以用于人类社会,于是他们就发出一大套奇谈怪论。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主要是因为:(一)它们都贯穿了  相似文献   

9.
三、对极端模式与含混模式的质疑。本文的前半部分(见《理论文萃》2005年第1期)列举了十九世纪后期以来。中国人在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模式,这些模式就其价值取向来说,可以分为极端(如“全盘西化”与“儒学复兴”)与折中(如“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综合创新”)两种;就其内部结构来说,可分为明确(如“全盘西化”、“儒学复兴”、“中体西用”)与含混(如“综合创新”。“西体中用”)两种。显然,每一种模式都是一个自足的理论体系,它们的真实内涵不一定如它们在字面上所说,但这不妨碍通过对它们自己的理论表述进行分析。从而对它们提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和谐之美     
细雨和风,柳绿桃红,燕舞莺歌,自然界的美多么富有色彩啊;琴瑟和鸣,黄钟大吕,余间袅袅,艺术世界的美多么富有神韵啊。它们映入眼帘,传入耳膜,使我们可感可触,精神愉悦,那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和谐,所以它们是美的。而“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则是“和谐”为一精神在人类社会中的另一种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11.
虽然公共行政正在经历从“统治型”行政到“服务型”行政的转变,可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公共行政的根本精神却是始终没有变化。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体现为不同的政府组织形式。在当代,服务、负责、参与、创新便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它们又分别是四种政府组成模式(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善治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箱     
《前线》1962,(15)
编辑同志:在报纸上常看到“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这几个名词,它们之间有无区别?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希望能作一通俗的解答。读者高素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会阻碍市场经济发展,要发展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就要“让路”;另一种倾向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会冲击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就要“降温”,就要“停步”。这两种倾向的错误就在于看不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而将它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不仅违背事物发展的辩证  相似文献   

14.
一是在民主决策上,要辩证处理“一种声音”和“多种声音”的关系。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应该是不仅听得进“多种声音”,而且能善于博采众议,形成“一种声音”。所谓“多种声音”,就是看法不同、意见不一甚至相反的“声音”。对此,我们要善于看到它们的有益之处。“多种声音”之所以“多”,往往就表现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多、层面多、思维方式多、观点看法多,这对于领导者扩大知情面,全面透彻地分析综合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多种声音”有的虽然嘈杂,但其中有不乏正确、合理的因素。退一步讲,即使“多种…  相似文献   

15.
济溪河 《廉政瞭望》2010,(23):68-68
中国历史上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有“尧舜禅让”的故事,它们是许多历史美德的起点。尧舜先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禅让”,它是一种境界、一种榜样,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但“孔融让梨”可信,“尧舜禅让”不可信。  相似文献   

16.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 ,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仁”不仅是爱人 ,而且还要爱物。在这种环境价值观基础上 ,儒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道德行为规则 ,其中最主要的是“和”、“节”、“时”。儒家环境伦理思想对当代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首先要弄清其内容、途径和条件,制定改革的整套方案,然后,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实施。如果不弄清这几个重要问题,一哄而起,就要走弯路,甚至跌“跟头”。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点内容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理象:国有企业的活力不如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活力又不如“三资”企业。这一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它们的经营机制存在着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基地组织令西方感到头痛的“秘密武器库”中,除了最新“难以被金属检查仪发现的炸弹”以及正在拼命加速研制的生物、化学武器甚至核武器外,还有一种基地等恐怖组织相当引以为自豪的王牌,即“蓝眼睛圣战士”。这是指原来持有西方政治观点、宗教信仰,但后来却由于种种原因皈依伊斯兰极端原教旨主义派别的欧美人。  相似文献   

19.
保罗·蒂利契在《基督时代》一书中曾经说过一句极为深刻、充满睿智的名言:“当人的可能性达到极限时,当人的存在受到极度威胁时,人就面临临界状态.”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以现代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全面综合地分析整个原始时代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在怎样的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中一步一步地发育出一种适宜于原初政府发生的特殊的生态环境的.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人类及其社会管理组织终于在“临界状态”中勇敢地抛弃了“平等”的氏族社会组织而选择了“不平等”的政治文明社会.原初政府就是在这一“临界点”上发生的.一、原始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政府发生的初始动力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态系统,我们称之为“原始社会生态系统”.它由一个原始社会系统和两个环境系统构成.原始社会系统内部由五个子系统组成,这五个子系统分别是:原始社会目标与价值系统、原始社会心理系统、原始社会技术系统、原始社会组织结构系统和原始社会管理系统.原始社会的两个环境系统是:原始生物环境系统和原始物理环境系统.塞维斯在《文化进化论》中指出:“在特定的社会中,文化的实际进化是一种适应的过程.”原始人类及其社会组织的变迁实际上也是不断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理论,学术界已经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但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初步尝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两种理论内容的三要素及其不可相容性 “二次革命论”与“革命两步走”是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两种理论,它们在内容上具有不可相容性。前者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一)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二)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国民党是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三)等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达,财富大量积累之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建立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