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前,当母亲听说我从县委组织部调到检察院工作的消息后,特意打来电话向我祝贺。母亲在电话里说:“孩儿,到检察院工作好”。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一碗水端平了,多为老百姓说话办事。”当时我看不到母亲的表情,但从电话母亲的声音里我听出了母亲的喜悦心情。组织部是干什么的母亲不是很清楚,但检察院是干啥的母亲基本知道,她说是抓坏人,为老百姓办事的地方。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牢记母亲的叮咛,当一名称职的检察官,不让她老人家失望。不久,母亲过生日,我第一次穿着草绿色的新检察制服,去给母亲祝寿。当时母亲看到我,[睛一下就亮…  相似文献   

2.
母爱本该是无私无暇地呵护着儿女长大成人。可是,有一位母亲,却为了追寻所谓的幸福,在婚外恋的泥淖里不能自拔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造成一无辜少年身亡的悲惨结局。锒铛入狱、行将受刑的母亲使她那年仅18岁正在大学安心学习的女儿永远地失去母爱,也给女儿纯真的心灵蒙上巨大的阴影。近日,笔者见到这位女学生,她悲痛地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她没有为母亲开脱罪责,她只愿天下父母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叮咛     
黄冬松 《江淮法治》2008,(12):21-21
春暖花开的时节,把母亲接到这座江南小城。母亲今年已经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原本想让她在这里多住几日.可母亲总惦念着家里的农活,急着要回家。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和我谈心。她说不指望我要当什么官.只希望我平平安安。母亲还告诫我:“在法院里工作,路路节节要小心,手脚一定要干净。要对得起自己良心。”母亲不识字,但是所说的话都很在理,我一边听着。一边为母亲的深明大义而感动。我对她老人家承诺:“妈,您放心,您的话我会记住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一位新疆读者打通了我的电话,她是一名中学老师,也是一个2008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的母亲。她在电话里的语气和任何一个亲眼目睹孩子遭遇不公的母亲一样,焦灼、无奈,后来,她传真来自己写的一份举报材料。从这份材料中,我了解到,她的女儿因为有可能存在的招生“潜规则”,失去了考取第一志愿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李晴是一名大二的学生,高考那年母亲突然去世对她打击很大。现在常感到痛苦,觉得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疲惫,睡眠和饮食均不好,记忆力也不如从前、学习效率差、觉得生活无味,活着没什么意义。心理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经心理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年轻女教师杨艰遭遇情感骗子后,放火烧骗子的家。在她入狱的3年时间里,她的母亲章云毅然告别教坛,从湖北恩施赴到河南新乡,在女儿服刑地给一户人家做起了保姆。  相似文献   

7.
儿子因一时糊涂犯罪被捕,母亲每天站在看守所的山坡上等待着放风的瞬间看上儿子一眼。 大年初一,她站在风雪中喊着儿子的小名,看守所里所有放风的人都把头扭向站在山坡上满身是雪的母亲。 后来,深爱儿子的母亲在大墙内又有了几十个儿子。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泪     
时间已过去半年,我却常常想起去年秋天在一次信访接待中遇到的那位母亲——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母亲,脑海里总浮现出她那痛哭流涕、悔恨交加的样子。去年9月的一个上午,一个头发花白、衣衫破旧、满面愁容的老太太怀抱着一对孙儿孙女走进我们检察院控告申诉接待室,还没等我问她,她就跪倒在控申科科长面前,边哭边说:“求求你们放了我的儿媳妇吧,都是因为我那个畜牲儿  相似文献   

9.
一个母亲可能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什么?不是贫穷,也不是病痛,而是怀胎10月生下孩子,却无法证明孩子是自己的。美国广播公司就报道了这样两个母亲的离奇故事。公认万无一失的DNA亲子鉴定结果站到了这两个母亲的对立面,她们遭受了种种的误解和怀疑,但她们没有放弃,并最终在医生和律师们的帮助下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确是“亿中挑一”的特例,“万无一失”对于她们而言,依然有“失”。母子基因完全不符幸福母亲突变嫌犯丽迪亚·菲切尔德或许是这世上最百口莫辩的母亲了。她不得不在法庭上证明从她身体里孕育出的两个孩子的确是她的,不得不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10.
受检人陆某,女,48岁,农民.因喜得贵孙,某日下午2时,村里人开玩笑,先在她脸上涂锅灰,接着又有4人(后经法庭调查与陆以前有矛盾)又用屋檐沟中的污泥沙擦她的脸,最后竟把污泥沙强行往她嘴里灌,边灌还边扳动下颌捂往嘴巴往里,使她想吐吐不出,无奈之下把泥沙呛至"喉"部,咽入"肚"中.  相似文献   

11.
决堤     
大凤是被二牛救上岸来的.她被那时的景象惊呆了.浪头扑来时,她与母亲、小妹一同躲在自家的房顶上,那被洪水浸泡已久的房屋,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便倒塌了.母亲和小妹被塌下来的房屋砸在下面,只喊出一声“救我”便再也没了声息,大凤好歹遇到了一扇门板,便狠劲抱住了它.洪水把她往一片汪洋里漂,往漩涡里拽,把她浑身的力气都耗散了.天黑下来,雨一点也不见小,浪头大起来了,她狠命地嘶喊“救救我——”,却没有人能听到.风雨声将什么都淹没了.不知过了多久,意识将要丧失的时候,大凤象被谁抓住、拽住,呵,力气好大!她被人托起来,又有好多人、好多手接应过去……听说又救了人,村长赶来看望和慰问.大凤认出了他:“表叔,我娘和二凤她们都……”她嘤嘤地哭起来,“家也被冲走了.”“别难过,孩子,什么事有我们帮助你.”村长转身向着二牛,“二牛,又是你救了大凤,这可是缘份啊!”  相似文献   

12.
众网友为母爱泪崩 最近,一位母亲在某网站名为"阿翔"的主题贴吧里发帖和亡儿阿翔对话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浏览过这些帖子的网友纷纷表示泪崩. 该贴吧是阿翔在2008年建的,他在贴吧里记录了自己的青春.2011年,随着阿翔生命的逝去,这个贴吧戛然而止.此后,阿翔的母亲进入贴吧,开始在这里与儿子持续4年多的天堂对话.她用3000多个帖子维持着与儿子的"须臾不离"—— 开学你们就高三了,从这学期开始,妈妈每周给你送两次汤,给你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13.
46岁的克里斯蒂娜·惠普现在已经是祖母了.她说,自己在儿童时代就觉得生活中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头.她父亲患有糖尿病,在她6岁时就去世了,她和母亲一直合不来.  相似文献   

14.
王苑 《江淮法治》2014,(4):59-59
正只有在和母亲促膝对坐的时候,我才能理智地掂量这些梦想和期望,从她的满头银发和面上的安详读懂了她内心的淡然和宁静。"姥姥,它在我手上就不会知了知了叫了!"儿子对我母亲兴奋地叫道。每一年的蝉鸣花盛时,一座青峰上,静憩的庭院深深,绿树成荫里,我的胖儿子都会躺坐在凉椅上,吃着西瓜,看着缤纷的电视节目,吹着轻旋在院落里的徐徐轻风,在我年少成长的地方享受着他的少年时光,在我母  相似文献   

15.
亲情的温度     
这个冬天,我获得了一周的假期,打电话给千里之外的母亲,问她都需要些什么,“千万别乱买东西,家里啥也不缺……”电话那头的母亲声音急促。接着是不停的叮嘱: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报告受害者张××,15岁,初小文化,随其祖母在北方某地农村生活.父母在福建漳州工作.19××年×月×日其父带她来漳州一起生活.就在离家的当天晚上住宿旅社,被其父亲奸污了.五天后到其母亲身边.到家后第三天才把此事告诉母亲.又过一星期,母亲带她到法院控告此事.  相似文献   

17.
一个13岁的女孩,带着9岁的弟弟寄居在大姑家。她恨她的母亲,她认为是母亲的不辞而别让父亲成为杀人犯,让她和弟弟成为孤儿。母亲走后,他们便没有了家。  相似文献   

18.
陈驰 《法治纵横》2011,(9):51-52
母亲周年刚过,清明也将临近,73岁的林培芬近一个月来夜夜在梦里与母亲相见……抱着一封长达六页的书信,林培芬将写满对母亲思念情感的纸页交给记者时,眼里噙满了泪水“我母亲这辈子太苦了,希望她在天堂里过得幸福,我们母女如今虽阴阳两隔,但彼此关爱的心,任凭时空阻隔,也不会断了线”!  相似文献   

19.
从园长到社区文艺热心人 吕曦家住桂景湾社区,退休前在一所幼儿园担任园长.从事幼教工作的她不仅能歌善舞,性格也特别开朗.2006年以前,桂景湾社区还没有成立文艺队,一些退休居民自发组织在小区内跳健身舞、打腰鼓.吕曦看到后,经常热情地走到队伍里,指导大家的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20.
一路奔遗,流浪的足迹步步血泪 殷燕1980年出生在四川省成口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里,母亲在她出生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不堪生活重压的父亲带着哥哥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