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丽威 《新东方》2014,(1):51-55
作为政治学家的托克维尔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样值得关注。美国、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经济现状是托克维尔经济思想的现实根源,萨伊、巴格蒙特、西尼尔、密尔的经济思想则形成其理论渊源。托克维尔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体现为合成式思考、知性洁癖、强调事实等三个方面,他对企业家精神、民情习俗、社会贫困及其化解、民主消费等问题的分析构成其经济哲学思想的主体部分。托克维尔经济哲学思想对于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4,(1)
作为政治学家的托克维尔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样值得关注。美国、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经济现状是托克维尔经济思想的现实根源,萨伊、巴格蒙特、西尼尔、密尔的经济思想则形成其理论渊源。托克维尔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体现为合成式思考、知性洁癖、强调事实等三个方面,他对企业家精神、民情习俗、社会贫困及其化解、民主消费等问题的分析构成其经济哲学思想的主体部分。托克维尔经济哲学思想对于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健 《长江论坛》2013,(3):58-61
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内在命题比较复杂,不同的视角将解读出不同的托克维尔肖像。本文试图立足于托克维尔的文本,阐释其民主思想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发现托克维尔视域中民主几乎与平等同义。同时自由、革命和专制构成了作为平等的民主的要素。在这种民主内在的矛盾中折射出托克维尔式民主概念的综合性,即民主是自由、革命和专制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密尔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因而也是其自由思想的基础。不受干涉的自由权是消极的个人自由的维护,而个性的自我发展则是个人自由的积极实现,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密尔自由思想的完整内容。这两种自由在个体德性的生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密尔的德性概念是从属于幸福概念的,这也是他的道德选择中出现相对主义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5.
民主 ,是我们的追求 ;自由 ,是我们的渴望。如何看待两者的复杂关系 ,民主是否必须是自由的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以下我们拟从人性、市民社会 ,有限政府角度进行思考。自由和民主 ,尽管同为世人所追求的两个目标 ,但却有各自的内在逻辑。一旦这两种逻辑互不相容 ,两者就会发生冲突。作为两个独立的事物 ,自由与民主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紧张关系 ,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也格外显著。自由与民主的最基本的区别在于 :自由以个人为中心 ,是一种个体性的权利 ,因此往往被定位于个人自由 ;民主以社会为中心 ,是一种整合性的力量 ,往往被定位于…  相似文献   

6.
托克维尔在19世纪前期正确预言了民主时代的不可避免和普遍到来,更重要的是将民主研究指向民主对人性的深刻影响,将一种依据人人天生有平等权利观念而人为设计的政制,放置在现代人的自我理解中来探究,从而在现代社会与人之自然本性的复杂关系中揭示出民主的"双重面孔";但从社会状态入手理解民主社会人的心灵特征,最终目的还是促使人们意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并真正掌握自由和政治行动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关于民主与自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多数人的意志得到合法的体现就是民主,个人意志的表达就是自由。因此,有理由认为,民主是相对于个人自由而存在的,个人的自由可以存在于民主之中,而民主却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限制。因此也可以说,自由是对个人而言的,民主是对群  相似文献   

8.
伤害原则是《论自由》中的核心原则,也是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研究者们对伤害原则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读。狭义的解读认为,仅仅当行为者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才允许干涉行为者的自由;广义的解读认为,即便行为者的行为根本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只要干涉行为者的自由能阻止他人遭受伤害,就允许干涉行为者的自由。《论自由》中明确支持狭义的解读的文本证据很多,而合作和乐善好施的要求是支持广义的解读的核心证据。于是,研究者们提出两种解决方案:通过解释密尔对两种要求的看法来加强狭义的解读的合理性;尝试采用广义的解读解释两种要求。但前者因未解决两个问题而失败:一是能否将广义的合作的要求纳入个人权利;二是将两种要求纳入个人权利的功利主义辩护能否成功。而后者不能获得《论自由》的文本证据的充分支持,也因未能充分解释广义的合作的要求而失败。因此,两种解读均未完全成立。  相似文献   

9.
言论自由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共识。密尔认为言论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密尔对言论自由的辩护和捍卫是以功利主义考量为基础的,认为言论自由有助于发现真理、有助于促进民主发展、有助于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同时,密尔诉诸于一种非常特殊的伤害概念来为限制言论作合理辩护,从己向性的限度体现为公平性与宽容性,从他向性的限度体现为涉他利益的伤害原则,但这种伤害原则附带着判断困境和存在行之无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年—1859年)凭借他的良心和直觉为现代政府管理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思想武器。在如何管理庞大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优秀的管理者在国家治理的价值和技巧上是绕不开托克维尔的。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他通过9个月(1831年—1832年)在美国社会的考察,发现美国民主社会建立和巩固的制度性元素,提出强大的社会是美国社会民主有效运转的原因。后来多元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大师达尔在托克维尔社会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重少数人"的"多中心"民主观,  相似文献   

11.
惠继红 《人民论坛》2012,(17):176-177
哈耶克、托克维尔都是自由主义思想者,但他们自由主义理论的侧重面不同,哈耶克是从自生自发的市场经济出发,主张一种自由的个人主义,这是原子式自由主义。托克维尔则通过对美国民主政体的考察认识到,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政治参与的责任,他主张一种共和式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李大钊就是民主政治的执著追求者,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民主政治的实质,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他强调资产阶级的平民政治要发展为无产阶级的平民政治,而未来共产主义的平民主义就是自由平等的个人间的自由联合;社会主义不仅不排斥自由,而且要发展自由,实现农工经济上的自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发展应在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以求得大同团结。所有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托克维尔代表了他们那个时代法国大师的传统:典雅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相得益彰,人们通常是用枯燥一词将二者分隔开来。托克维尔却轻易地逾越了文学与学术之间的鸿沟,在他的著作中处处闪耀着文学和学术碰撞的智慧火花。如果说两卷本的《论美国的民主》过于鸿篇巨制,那么仅二百余页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显然是精华的浓缩。在本书中,托克维尔远没有沉浸在对大革命血雨腥风的史实描述上,而是瞻前顾后、不落窠臼地将目光投向革命之前,从大革命与以往的决裂中,寻找出历史的连续性。托克维尔并不认为大革命是在大众暴力推动下横空出世的。他通过查阅…  相似文献   

14.
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根本特征。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但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和谐,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未因基层民主自治而出现缓和迹象。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忽略了对个人两种不同自由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政府职能的区分。解决基层民主自治中的问题、缓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实现政府权力结构从集权到分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根本特征。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但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和谐 ,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未因基层民主自治而出现缓和迹象。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是由于忽略了对个人两种不同自由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政府职能的区分。解决基层民主自治中的问题、缓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基本思路 ,是实现政府权力结构从集权到分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背景下,正确认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人权事业新局面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最近,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正确认识民主、自由和人权》一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鉴于托克维尔思想本身的价值,西方理论界的相关研究用力甚勤.其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致力于挖掘托克维尔思想的知识渊源;第二类将托克维尔置于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来研究;第三类比较托克维尔与其他思想家的异同;第四类则是法国革命史学的视角.通过对西方已有的托克维尔研究路径加以归纳与整合,将有利于国内相关研究者对未来研究趋势的把握,探究进一步研究托克维尔思想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8.
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永不陨落的主题,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探讨自由的思想路径是不同的。从思想的社会基础看,在农业社会中,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对自我命运都无法主宰,人的命运是由某种必然性预先决定了的。进入工业社会,在自由与民主的旗帜指导下,人类把自己从必然世界中解放了出来,驶入了追求自由世界的轨道。但是,由于自由与民主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以自由和民主为坐标所勾画出来的自由世界蓝图还是无法真正付诸实践,在自由与民主的激烈冲突中,人类反而离自由世界越来越远了。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进程中,对自由世界的追求需要超越自由与民主互为前提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贵族制的辩护以及对法国贵族的反思.作为一个贵族的后裔,托克维尔在政治上的态度是开明的,并非一个顽固的保守派.他对法国大革命有几分同情的理解,不同于攻击法国大革命的英国保守主义者伯克.《旧制度与大革命》不是一本攻击大革命的书.我们在该书前言里可以读到托克维尔提起大革命最初阶段的革命者时充满激赏之情: "首先,我要和他们一起经历1789年的最初时期,那时对平等与自由的热爱共同占据着他们的心灵;他们不仅想建立民主的制度,而且要建立自由的制度;不仅要摧毁各种特权,而且要确认各种权利,使之神圣化;这是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时代,尽管它有各种错误,人们将千秋万代纪念它,而且在长时期内,它还将使所有想腐蚀或奴役别人的那类人不得安眠."  相似文献   

20.
杨少星 《前沿》2014,(15):42-43
共和追求的是一种古老而厚重的无支配理想,即一种不受到专断干涉的自由权利。民主与法治则是牵制专断权力以维护自由的制度工具。无支配自由观的政制目标不单是一种个人能够抵御权力侵犯的政治生活,还是一种能够促进个人自由能力的政治安排。公共权力干预个人自由的唯一合理依据,是经过恰当的程序做出的,并且最终是一种个人与他人共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