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戈 《廉政瞭望》2011,(10):35-35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最大的怪癖就是爱骂人,不但嘴上骂,写文章也要骂。鲁迅先生的打油诗《言辞争执歌》,其中言“吴老头子老益壮,放屁放屁来相嚷……”这位“吴老头子”就是吴稚晖,“放屁”乃是他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2.
修路     
厂里行政科长被免,老冯接任。厂长下令修路,可一周过去了,老冯无动于衷。有人提醒:“厂长的话你也敢不听?”老冯说:“不急。”数日后,厂长问老冯:“为何还不修路?”老冯搔搔头皮:“找不着施工队呀。”厂长说:“早说呀,我给你找!”翌日,施工队就来到厂里。大家对老冯无不佩服至极。  相似文献   

3.
厂长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汇报赴沪之行的收获,他感慨万端地说:“人家与我们厂设备、人数、规模大致相同,可人家的贡献要比我们大得多!在产值、产量、利润、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与利润的比率等项经济技术指标上,我们都比人家低一大截子!”代表们小声地议论起来,声音渐渐地越来越大,把厂长的声音淹没了。坐在厂长旁边的书记一看不对劲儿,连忙凑到话筒前大声喊道:“请大家安静下来!”等大家静下  相似文献   

4.
“陈厂长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陈长厂的关心,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是陈厂长把我带进厂,我的生活才有了很好的着落!”这是我们在成都市金牛区的一家残疾人福利企业——白马印刷厂走访时,听剑的残疾职工的肺腑之言。一个名叫彭茂竹的聋哑职工在一首诗中还亲切地称陈厂长为“厂长妈妈”。  相似文献   

5.
李国新 《党课》2014,(3):103-104
我的爷爷大名叫李永炎,晚辈都叫他炎叔,孙辈叫他炎爹(湖北方言:祖父的意思),我叫什么?别人猜不着的,也许会说,你是孙子,应该叫爷爷或者爹爹呗。错了,我小时候才没有叫他爷爷哩,我叫他“炎老头子”!当然,叫爷爷“炎老头子”,是我的专利,别人是不敢叫的。  相似文献   

6.
厂里的一千公斤铜锭不翼而飞了。财务科长急得团团转,这笔损失价值一万多元!保卫科长坐立不安地建议立即报告公安部门和上级机关。费厂长呷一口清茶,吸一口“大前门”,慢悠悠地说:“二位急什么!情况嘛,先甭急于报告,沉住气!”  相似文献   

7.
最缺什么?     
一个记者在采访一家国有企业厂长时曾这样提问:“你认为当前国有企业最缺什么?”那位厂长想都没想就答:“既不是资金,也不是人才,而是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从这句出乎记者意外的回答里,人们不难体会,爱岗敬业精神的有无,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单位的生存、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漫画幽默     
不缺检查团 某厂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名目繁多的检查团,不胜其苦。这天,又一个大型检查团来厂。在座谈会上,检查团团长问厂长: “你们厂目前最缺什么?最不缺什么?”厂长马上回答:“一缺电,二缺钱,三缺高级技术员,就是不缺检查团!”  相似文献   

9.
笑笑     
退休后,我没事常到市内商业街逛逛。一天中午,我从一家酒店门前经过,突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40岁左右的人,看样子像个推销员。他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啊呀!老厂长,好久不见了。”我一看,这个人根本不认识啊!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人就连拉带拽地说:“走,我请你喝酒去!”  相似文献   

10.
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记者随吴从柯老人艰难地爬上了山坡。用了整整21分钟。老人指着眼前十来亩荒草长得快半人高的撂荒地对记者说:“找到撂荒的原因了吧,你身强力壮空手上来都冒汗,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挑担肥料爬坡上坎还不累个半死?”  相似文献   

11.
吴有恒同志逝世5周年了。在粤中纵队成立50周年之际,写文章纪念他,应该说是适时的、有意义的。应该向这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毕生精力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深致敬意! 粤中解放后,吴有恒调任粤中地委书记。50年代初,在一次地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听他作过一次重要而又风趣感人的报告。当时,与会的一位同志说:吴有恒书记是一位将军、一位儒将呀!说“儒将”,勾起了我的寻思和追忆。刚巧,这次扩大会议文娱活动安排观看歌剧《白毛女》,这是解放初期最富有阶级教育、很难得一看的一出戏。当时有同志说,这出戏的剧本是吴有恒书记写的。我听了同他的“儒将”联系起来,觉得他确是多才多艺,“上马挥兵下马文”!在解放初期,工作如此纷繁复杂,他还能挤出时间来亲自写戏剧本子,确是文武双全!  相似文献   

12.
智救亲人     
《湘潮》1986,(3)
1937年,中共中央派林伯渠同志担任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党代表。住在西安城内新街的“七贤庄”,办事处机构也设在此。一天中午,办事处门外响起了阵阵梆声,负责联络工作的王荫圃同志知道这是自己人的暗号,连忙走了出来。只见一个卖煎饼的老头子高喊着:“白糖奶油煎饼……”梆梆梆梆梆!  相似文献   

13.
风雪无情     
赵永亮 《正气》2000,(1):54-54
雪 ,还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风 ,还在呼呼地刮着……耿师傅顶着寒风和大雪朝厂部走去。“金……金厂长!”耿师傅胆怯地走进了厂长办公室 ,差点叫出“金发达”这三个字。几年前 ,在车间里他常常叫这个名字。“噢 ,耿师傅 ,真是稀客 ,您请坐!”年轻的厂长惊喜地从转椅上站起来 ,腆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将军肚 ,招呼着他 :“一年多了 ,一直想去看看师母 ,可工作太忙 ,实在没空!”不等耿师傅开口 ,厂长又说 :“好像……您是第一次到我办公室吧?”厂长拍了拍脑门 ,露出了惋惜之情。耿师傅拘谨地边坐边说 :“一个组十几个人就忙得我不可开交 ,全厂…  相似文献   

14.
激励之道     
查理·斯瓦伯担任卡耐基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发现自己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的产量很落后,便问厂长:“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产量总是落后呢?”厂长回答:“说来惭愧,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至拿免职来恐吓他们,可他们软硬不吃,总是懒懒散散的。”那时日班工人即将下班、夜班工人就要接班。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今天炼了几吨钢?”领班回答:“6吨。”斯瓦伯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夜班工人接班时,看到地上的“6”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过来了,问我们炼了几吨钢。领…  相似文献   

15.
嗨,嗨!老海     
老海,名海涛,年龄43周岁,面相也不老,可一四三团加工厂的男女老少就爱这么称呼他:老海。 嗨!450万 1995年,老海第一年当厂长,加工厂盈利450万元,这可是加工厂前13年利润的总和啊!不少人在惊奇之余,纷纷摇头:450万,吹的;450万,还不是吃前任厂长的“老本”;450万,把厂里“家底”卖光了卖的……当时,团里还真有人来核实。核实来,核实去,比450万还多出了30万。老海说,这是我打的“埋伏”,留着厂里搞技改。  相似文献   

16.
有的职工说:我谁都敢见,就是不敢见厂长。问其原因,这个职工说,不知道,就是怕厂长。 在厂里,职工不敢见厂长原因各异,但最主要的恐怕是企业成员间因地位不同造成的心理因素所致。一个普通的现象是,处在领导层次的人有某些优势感,自觉不自觉地时时表露出来;处在被领导地位的职工则有某些自卑感;形成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现象,在管  相似文献   

17.
下海 《前线》1983,(12)
风行制鞋厂丁厂长看到街头修鞋摊生意兴隆,修鞋师傅忙得不亦乐乎,便凑上前去打招呼:“老师傅,生意真好啊!”“可不,都忙不过来啦!”“那,您一定有什么招揽生意的好经验!”“哪儿呀,这全靠人家风行制鞋厂的帮忙。”  相似文献   

18.
“我身体有病,这是一种困难,但精神不能枯竭萎缩,要向疾病作斗争,要用吴运铎说过的:一个真正的人,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待战斗的回答永远是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握住区政协委员黄建国的手说:“你作为一个农村青年党员,立志走出大山到外面创业,不仅自己富了,而且还将一个穷山村带成一个富裕村,确实了不起啊!”  相似文献   

20.
听说笑话     
三十多年前,听候宝林先生说相声,讲醉汉借酒撒疯的笑话。一个醉鬼横躺在大马路中间,夸下海口,谁也别想让他起来。有人告诉说:“自行车来了!”一拍胸脯:“往这儿压!”又有人告诉说:“三轮车来了!”一拍胸脯:“往这儿压!”“汽车来了!”还是那句话:“往这儿压!”“消防车过来了!'’这回不拍胸脯说大话了,“蹭”地爬起来就开溜。为什么?他心里明白:别的车不敢压他,只能绕着开;救火车可顾不得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