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9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921年至1949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与夺取阶段、1949年-1978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与主导阶段、1978年至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调适与巩固阶段。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科学而有效地掌握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2.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重重包围并且争取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一重大挑战,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时代特点主要有:将树立战略大转移必胜的政治信仰置于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的首位,充分实践群众路线与作风建设来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社会基础,大力开展思想宣传来夯实无产阶级队伍的理想信念,有力展开对敌对阵营的意识形态斗争以争取人的转变。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以时代的主要矛盾与任务为基础来建构,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为条件来建构,要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来建构。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党外人士要始终不忘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初心,不忘与中国共产党继续携手前行的历史使命,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使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旋律越唱越响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综观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发展,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社会主义观的播种、成长、在曲折中发展并不断超越的过程.成熟的社会主义观,可以加速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僵化的教条的社会主义观,则可能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理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贯通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以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从而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科学地审视和前瞻.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包含形式观、阶级观、批判观、实践观四个向度,这样的解读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有重要启示,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筑牢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地基",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诉求与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内在互动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经验,又是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实践保证和现实选择.这种内在互动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构成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执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必将有助于澄清理论误区、拓展理论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国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系统总结。在列宁国家观视域下考察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在"两制关系"的科学认识、民主政治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9.
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之争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而建构和组织起来的.从构成要素上看,是由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三个部分而构成的一整套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拥有解释、规范和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与进程的资格、能力、身份和地位.从根本上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取决于作为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本身所具备和展示的理论特性、价值特性与实践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斗争尖锐的客观要求,是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战略考量。要夯实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宣传格局,积极搭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与平台,科学主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做好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人才支撑工作。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逐步形成了科学准确的中华民族观,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以及历史上各民族的总称,是生死相依、利害一致的共同体。通过革命的洗礼和广泛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这种观念转变为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意识形态的内容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多个理论成果,并各具时代特点。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及其任务的认识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成熟认识构成了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后,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探索和回答标志着我党的意识形态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历史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形成了与时俱进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经过90年来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进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实现了从革命到科学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领导权构成现代政党权力结构的基本方面,是政党执政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基本理论问题、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等三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探寻该问题研究的学术空间和新的学术生长点,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转型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选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话语与“改革”话语的衔接,通过对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实现了革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平稳过渡与成功转型,为今天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时代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作为外交思想的核心论点,三观紧密相连、相互啮合。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时代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三个方面的演进历程分析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的平衡,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平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体系。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思想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中国梦、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搁置党派政治分歧与阶级利益纷争,积极进行意识形态创新——重新划分斗争敌人、重新圈定革命力量、重新明确党员构成和重新践行三民主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构建了政治合法性与正当性、提高了社会整合与动员能力、争取了国际舆论与道义支持、壮大了己方政治与军事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创新实践给我们留下了重要启示:意识形态创新是基于实际需求主观建构的产物,意识形态创新有利于中国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国际因素,是共产国际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的二大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二者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共产国际战略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实践沃土,是党自身的革命实践,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革命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战略反思,对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进行战略上的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现.  相似文献   

19.
浅谈构建学习型政党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执政党必须长期努力的一项重要职责。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继承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制,将相应的价值、理想和信念内化到人们的心理层面,使党的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学习型政党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构建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双重性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应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的现实挑战十分必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加强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是抵御民主社会主义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