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小康》2016,(22)
正尽管信仰不同,尽管是被动地跟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了18个月,但勃沙特的回忆录,客观的向西方介绍了红军的真实面貌。他也成为第一个将长征介绍到西方的外国传教士。18个月,在穷山恶水之间辗转1.9万里,而且是作为红军的一名"俘虏"。这是瑞士传教士勃沙特1934年10月1日到1936年4月12日的经历。他的口述回忆录《神灵之手——一个西方传教士随红军长征亲历记》,比人们所熟知的《西行漫记》早一年出版,他对红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第一次向西方报道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壮举之后,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业绩就逐步传遍世界。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外国学者怀着极浓厚的兴趣研究评论红军长征的历史,多部反映红军长征的史书专著在世界各地相继问世。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日本原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冈本隆三分别于1965年和1969年出版的两本专著《长征——中国革命锻炼的记录》和《中国革命长征史》,英国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于1971年出版的《一九三五年的长征:中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无论在报纸、杂志,还是在电视、广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那难忘的战斗岁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鲁迅把红军长征看做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幽默”地说,与红军长征相比,“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就像  相似文献   

4.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到延安的访问,在北京写出了被国民党封锁多年的详细介绍红军长征和陕甘宁边区的书,交由英国戈兰茨公司于1937年10月出版,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由于这本具有文献意义的历史著作,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事的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相,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出版后几周内就销出了十几万册。到1937年12月,3个月之内在美国就印了5版,以后几年仍盛销不衰。1937年11月,斯诺到了上海,认识了在救国会主持对外宣传工作的浙江人胡愈之。斯诺在麦德赫斯特公寓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送给胡愈之。…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作家斯诺在他写的《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段作者和一个小红军的动人谈话。当斯诺问一个小红军长征辛苦不辛苦时,那个小红军则回答说:“不辛苦,不辛苦,与同志们一起走,什么长征都不辛苦。我们革命的少年不能够想到事情的辛苦不辛苦,我们能够想到我们当前的任务。倘使它要我们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它要我们走两万里,我们就走两万里。……有革命的地方都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22)
正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认为,"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地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作者以细腻动情的笔触记录朱德60岁之前所走过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斯诺在上世纪30年代冒险跑到延安,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曾一举在美国掀起“红色热湖”。50年后的1980年代,《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在76岁高龄,怀揣心脏起搏器跋涉两万里,写就《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之后,世界各地不少“年轻的背包客”来到中国,把红军长征路线选为全球最具魅力的徒步路线之一。红军长征的故事,如同大海的波浪一般,每到一定的时刻,就总是在人们内心深处掀起巨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力量对长征所涉地名进行整理,编撰了《星·火:长征重要地名录》一书。该书由王胜三主编,是红色地名文化系列丛书的第二部,系《印·记:二战重要地名录》的姊妹篇。全书共收录红军长征涉及的120个重要地名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今年7月16日是闽西籍长征女战士邓六金逝世一周年忌日。邓六金在《我与曾山》一书中回忆说"1934年,我在中央党校(瑞金)还没学完,组织就分配我们新的任务——‘扩红’,就是扩大红军的意思。我参加革命后,‘扩红’就一直是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几年中,我们搞过许多次‘扩红’,为红军输送源源不断的战士。福建省苏维埃主席张鼎丞对我们的‘扩红’工作特别满意,称赞说闽西革命‘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指的是邓六金、邓来金、邓凤金三姐妹)从1930年秋至1933年春,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工农红军运用了"游击战"、"运动战"等战术,灵活机动,打了多次大胜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80周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团结奋战的伟大篇章。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北上抗战的标志性宣示行动: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将为人民建立幸福国家的宗旨告知广大民众: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一路播下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启明书局的沈志明应文婵夫妇,因为出版了美国记者斯诺的《长征二万五千里》,并翻印了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冯沅君的《中国文学史》,而双双以"为匪宣传"的罪名被台湾"警备司令部"拘押。可幸的是,在被关押28天冤狱后,他们交保返家候审,之后法庭又正式宣判无罪释放。此事的突然发生以及意外解决,在当时的台湾社会及学界引起巨大反响。那么,这个史称"应文婵案件"(也称"应文婵文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4,(11):F0003-F0003
正2014年11月25-26日,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活动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革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包括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80周年纪念大会、"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80周年学术研讨暨电视剧《突围突围》看片会、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开馆仪式、红军后代湘江祭英烈活动、重走红军长征路等活动。当年参加过长征的60多位老领导老红军后代代表,以及桂林2000多名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3.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人民是革命的母亲"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Z1)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思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何叔衡问我:假使红军主力转移,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我的答复是:我愿意从军去。——董必武《出发前》号角响了,尖锐的声音激励着每个战士的心弦。红军家属在路边送别。儿童团小弟弟叮嘱道: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彭加伦《别》街头巷尾,人山人海,议论纷纷“:有机关炮!“”子弹不多,怎么总打胜仗?“”他们日走一千,夜走八里,刀枪不入,还靠子弹打仗?”——彭加伦《道州城一瞥》他一进门就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相似文献   

15.
谁是最早报道红军长征消息的人,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于1935年9月13日至14日连续发表在《大公报》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被认为第一篇公开红军长征真相的报道。陈云化名廉臣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向  相似文献   

16.
兴华 《当代广西》2006,(20):41-42
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广西籍的红军大多是中下级干部,年青志壮,血气方刚,在突破湘江、乌江,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大渡河等著名战役、战斗中,都有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幸存者经过长征的洗礼,逐步成为胆识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红军“长征”一词的由来“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评刊     
当我看到《今日海南》第10期时,第一眼就被独出心裁、新颖别致的封面吸引住了。在鲜红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帜下,一支红军队伍正向雪皑皑的山顶艰难地前进;图上右边是熟悉的“毛体”“红军不怕远征难”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看了让人不禁回忆起当年红军长征那艰苦卓绝的岁月。这样的画面富有冲击力、感染力,很好!——定安读者苏庆岑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今日海南》推出的主题策划《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堪称是一个大手笔,策划推出时间较其他媒体早,不仅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挖掘较深,有专家评述、…  相似文献   

19.
正刘波,国防大学教授,军事学博士,长期从事党史、军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造诣深厚,著作有《长征纪实》《刘少奇之路》《中共党史青年读本》等书,在各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为做好长征史研究,今年,刘教授开始重走长征路,对一、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四路红军长征路线进行全程寻访,目前,刘波教授是央视长征系列节目的总撰稿和主讲人。2016年7月5日,刘波教授做客  相似文献   

20.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就要到了,去逛书店,有长征专柜,关于长征的书很多,但大都是回忆性的和记录史实的,突然发现一本思想理论性的《长征精神》,就觉得很特别很宝贵。相对于大量的以纪录史实见长的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