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09,(15):64-64
在秦汉两代和蜀汉时期备受关注的贵州地区,到隋王朝时,似乎完全被当权者忽略了.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时间虽然只有16年,却搞了许多影响至深的大动作.他所确立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为唐朝所承袭,也是日本大化改新学习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度的创建,为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提供了一个蓝本,一直延用了1300多年.经济上的整顿户籍,清查人口,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等,在促进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上.都产生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臧峰宇 《前线》2017,(7):34-3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体现了富有深远战略眼光的中国智慧,展现了海纳百川的开阔境界。汇聚社会发展的价值共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世界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与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要求。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这一新要求,对于加强干部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是由民心的向背决定的,剥削阶级的劣根性,决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才能打破这个"周期律".  相似文献   

5.
我党"德、法并治"治国方略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我党执政治国实践经验理论升华的必然结果,是对古今中外治国思想与治国经验科学借鉴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是一个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科学认识,是一个从内涵到形式都高出古今中外治国思想理论的科学治国方略,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将"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在高校党建中,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两个社会规范的作用,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使高校党组织保持先进性,更好地领导高校的发展。在高校推进"以德治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道德水平;健全党建机制,突出"德"在干部任用和考核中的优先位置;加强党组织的新媒体建设,推动党风建设。通过积极推进"以德治党",提升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打造一支思想道德素质高的高校党员队伍。  相似文献   

7.
蔡星天 《奋斗》2012,(7):61-61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对于“德”之功效,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光有过精辟论述: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的正确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应自觉反思世界观并进行世界观改造;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力观是在坚持权力授予原则与权力控制原则基础上确立的“权力来自谁就应该对谁负责、受谁监督”理念;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事业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群众公认和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9.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干部,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选干部,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以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干部,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选干部,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以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干部,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选干部,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活动以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校"是当前许多高校正在推行的一种治校思想.本文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培养过程出发,分析校园文化在高校德治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校”是当前许多高校正在推行的一种治校思想。本文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培养过程出发,分析校园文化在高校德治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14):62-62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与才,如同干部素质的两根“支柱”,互为依托,缺一不可。相比而言,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有佐证。纵观近年来落马的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许宗衡、郑少东等一批高官,都可谓能力不凡,但也都是在德上出了问题、栽了跟头。  相似文献   

15.
干部的选拔任用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们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历史传承,时代所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6.
章哲 《江淮》2011,(12):53
老百姓对我们党的了解和判断,常常是从身边的党员、干部的言行、作风特别是道德修养开始的。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段论述,涉及到培养人才、培养干部的重大课题,既总结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又反映了客观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选用干部标准的思想经历了从毛泽东提出“德才兼备”到胡锦涛明确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历史的、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要使“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不致于流于形式,就必须健全完善不断与时俱进的党员干部“德”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7年时间,德庄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火锅店发展到有着30多家直营店和400多家全国连锁店的大型餐饮集团公司。在其掌门人李德建看来,德庄发展速度领先的背后,是智慧。  相似文献   

19.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新的历史时期,深刻理解其选用思想;准确把握其时代要求;全面贯彻其选用标准,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旧德治属于传统人治的范畴 一提起以德治国,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德治或毛泽东时代的德治。这两种德治的内容和形式虽有很多不同,但就其主体来看仍都是传统旧德治,属于人治的范畴,它们与法治的基本精神是相悖的,对依法治国的实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但无益而且会构成阻碍。因此。要实现以德治国,就必须首先对传统德治加以剖析和反思。传统德治与现代法治的要求有哪些不符?它们所宣扬、所追求的以及实际所达到的社会效果到底怎样?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