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城疫是由副黏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副黏病毒属(Paramyxovirus) 的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diseasevirus ,NDV)引起的一种极易传播的毁灭性疾病 ,是目前危害养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目前普遍采用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病的大规模流行。但由于有些地区的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方法不当以及疫苗质量低劣 ,鸡新城疫仍时有发生 ,并常以非典型新城疫的形式发生。目前确诊鸡感染NDV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然而 ,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和一…  相似文献   

2.
蚀斑单位(PFU)与细胞管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滴定法,是使用组培细胞代替动物和鸡胚作为检定病毒滴度的一种方法。由于使用原材料少,操作容易,准确度高,故为病毒滴定所广泛应用。我们从1976年开始,在检定鸡新城疫Ⅰ系弱毒冻干疫苗时,应用了PFU、TCID_(50)的测定法与ELD_(50)(鸡胚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法进行了实验性的比较,经多次实验证明PFU法和TCID_(50)法的效果良好,准确度高,与ELD_(50)的滴定法相比,基本平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用新城疫病毒(NDV)乳化疫苗免疫鸡,从高免卵黄中提取抗新城疫病毒因子,观察其对未免疫和免疫过的新城疫流行鸡群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未免疫的新城疫流行鸡群的保护率为44%(P<0.05);对免疫过的新城疫流行鸡群的保护率为89%(P<0.001);临床治疗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该因子在冰箱中贮存4a不失效。该制剂可能为防治鸡新城疫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在我国应用多年,对鸡新城疫疫病防治,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生产方法方面,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和为了适应养鸡业大发展的需要,由用鸡胚生产疫苗改为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疫苗。这种方法,比起鸡胚疫苗有很多优点,但仍存在严重的缺点,带有危险性。因为有些禽病,如鸡白血病、鸡伤寒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等,除了通过其他方式传播外,还可经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V4苗临床免疫试验周德群苏承宗熊仲良(重庆市兽医防疫站630043)鸡新城疫V4苗是用澳大利亚学者Simmcn从健康鸡中分离到的无毒力型病毒株制成的疫苗,在东南亚各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探索该苗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饮水、肌肉注射的...  相似文献   

6.
鸡胚接种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1)许美解黎满香艾国良陈可毅唐连飞(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鸡新城疫(ND)的预防免疫接种,目前以测定HI抗体效价为依据来确定首免日龄和制定免疫程序。许多鸡场,按此程序使用ND疫苗后爆发ND仍时有发生。免疫...  相似文献   

7.
用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 (IBDV)和新城疫病毒 (NDV)接种同一鸡胚收取种毒 ,试制IBDV、NDV二联弱毒冻干疫苗 ,安全性和效力检验均达到这 2种单苗《规程》规定的标准 ,证明 2种病毒在鸡体内产生互不干扰抗体  相似文献   

8.
从山东省某种鸡场分离到 1株病毒 ,经血凝 (HA)和血凝抑制 (HI)试验证实为新城疫病毒。经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 ,该毒株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MDT)为 5 5 .2h ,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 (ICPI)为 0 .8,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为 0 .3 1,属于中等毒力的毒株。该毒株点眼、滴鼻不引起 6周龄SPF雏鸡发病 ,将其做成灭活油佐剂疫苗 ,对鸡的保护率为 95 %。该新城疫毒株可用作疫苗毒株  相似文献   

9.
姜红 《中国兽医科学》2002,32(10):40-41
肉用鸡饲养量大 ,接种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 ,且屠宰集中 ,收集血液方便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肉用鸡血液资源 ,笔者制备了肉用鸡血清丙球蛋白液 ,并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肉用鸡血液来源 由安徽华丰肉鸡屠宰分割厂和安徽寿县镇阳关肉鸡屠宰分割厂提供 ,肉用鸡必须接种过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联油乳剂疫苗及真空冻干疫苗。1.2 肉用鸡血液收集 于屠宰线前 3m处收集血液 ,待自然凝固 ,除去血块 ,分离血清 ,加防腐剂 ,低温保存。1…  相似文献   

10.
霉形体是组织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物,它可引起病毒增殖改变,即有的病毒增殖被抑制,有的增殖反而增强,但也有的无明显变化。据报道,国内实验室现行使用的细胞中霉形体污染情况严重;国内用鸡胚和鸡胚细胞培养制造的活疫苗也被霉形体污染,而且证明其污染来源为鸡胚。但实际中霉形体污染对疫苗株病毒增殖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试验在鸡胚培养中,研究了自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对新城疫病毒Ⅰ系、Ⅱ系、LaSota系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_(120)株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某鸡场新引进的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拉稀和个别鸡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鸡新城疫病毒、大肠埃希氏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1999年 5月 ,该鸡场先后从外地引进 2批罗曼雏鸡 60 0 0多只。这 2批鸡均在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在 7日龄时用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滴鼻 ,18日龄注射自制的抗传染性腔上囊病卵黄抗体 ,2 4日龄时再次用上述二联苗免疫 ,40日龄用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 6月中旬这 2批鸡同时发病 ,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拉稀、渴欲增…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ND)发 现至今已有60余年,应用 疫苗免疫防制亦有40余年 历史,迄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仍然严重地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而且常以非典型出现,正如朱晓屏教授指出:“中国属于NOV多发污染区,流行特点是趋向慢性化和非典型化……”。其原因可概括为:母抗干扰、疾病的影响、营养物质缺乏、卫生条件不良、疫苗应用不当等所致。非典型新城疫(CND),多见于二免前后的小鸡或产蛋前后的成年鸡,无明显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剖检腺胃乳头无明显出血点。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广大农村,危害鸡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仍是鸡新城疫。根据农村现状,预防接种还是防制本病的首要手段。但是,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甚多,如疫苗种类的选择、免疫时间、接种途径等等,而雏鸡的母源抗体也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究竟在广大农村雏鸡饲养阶段的新城疫免疫程序应如何制定,确是一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农村孵化房孵化的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及用新城疫Ⅱ系弱毒苗经滴鼻和饮水不同途径接种后产生免疫抗体测定结果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4.
于魁 《中国兽医科学》2000,30(12):42-43
目前防制鸡马立克氏病 (MD)的措施主要是接种疫苗 ,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造成免疫失败的诸多因素中 ,最主要的就是疫苗蚀斑形成单位 (PFU)的损失。为检测疫苗的效力和提高鸡群的免疫效果 ,笔者把火鸡疱疹病毒 (HVT)疫苗接种于鸡胚卵黄囊 ,检查绒毛尿囊膜 (CAM)上病毒痘斑生长情况 ,以此作为HVT疫苗免疫前效力监测的手段 ,获得了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 用国产和进口HVT疫苗 3 0批次 ,分为Ⅰ、Ⅱ、Ⅲ 3个组进行试验。1.2 鸡胚 经隔离饲养、血清学检验 (AGP)无MD抗体的种鸡所产蛋孵育的 4~ 5日龄健康鸡胚…  相似文献   

15.
为监测湖南省洞庭湖候鸟携带新城疫病毒的现状,本研究于2014年春季在湖南洞庭湖畔采集了150份候鸟粪便样品。经SPF鸡胚分离纯化和RT-PCR鉴定,获得1株新城疫病毒,命名为Swan/Hunan/123/2014(HuN,GenBank登录号:KT894018)。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HuN株全基因组,并进行基因组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HuN株基因组长度为15 186bp,编码的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GK-Q-G-R-L117,符合新城疫经典弱毒株的分子特征。F基因相似性分析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Queensland V4疫苗株、La Sota疫苗株和ZJ1毒株的同源率分别为99.8%、90.4%、81.3%。对HuN株的F基因、HN基因和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均显示,此毒株与Queensland V4株聚为一类,属于副黏病毒血清1型中的ClassⅡ类基因Ⅰ型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6.
1984年7月上旬,我们对25只65日龄希塞斯鸡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鸡瘟疫苗按规定方法和剂量同时分别免疫注射,却于8月初发现其中11只鸡感染了鸡痘。而同样保存的同批鸡痘疫苗(均系南京药械厂1983年12月21日生产,批号为33-1)给省属练湖农场的6000多只星布罗肉鸡单独使用又未见有感染鸡痘的情况。原因何在呢?为查清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在1984年12月19日至1985年1月18日对50只星布罗肉鸡和1985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对15只D系罗斯鸡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证实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对鸡痘疫苗存在干扰作用,而Ⅱ系疫  相似文献   

17.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对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rChIL-6)在商品鸡体内对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应用rChIL-6分别对不同种类新城疫病毒(NDV)单联疫苗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三联疫苗(NDV-IBV-H9)进行了免疫增强试验以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田间试验,并进行了将rChIL-6与NDV Ⅳ系预混合乳化制备成的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将rChIL-6与NDVⅣ系、Ⅰ系活疫苗预混合后分别采用滴鼻点眼、肌肉注射接种方式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其他方式;rChIL-6与NDV抗原预混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将相同抗原量的NDV油乳剂灭活疫苗和rChIL-6同时分点免疫接种.rChIL-6对NDV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活疫苗,对NDV单联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NDV-IBV-H9三联灭活疫苗.田间试验表明,rChIL-6对IBDV油乳剂灭活疫苗首免和二免都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二免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首免.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新型鸡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鸡毒霉形体F株新鲜培养物经点眼途径分别感染1、3和20日龄北京白鸡,以测定其对鸡的致病性。其中有部分鸡在感染F株的同时,感染前或感染后接种新城疫Ⅱ系苗或LaSota株疫苗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_(120)株疫苗。试验结果表明:F株对各日龄鸡感染都不引起气囊病理损伤,不影响体增重;从感染鸡至少在感染后30日仍能分离到霉形体;接种新城疫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不增强F株的致病作用。而感染鸡毒霉形体NB_(72)株的部分鸡出现气囊损伤。结果显示F株对鸡不致病。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ND)是长期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虽然各国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工作,研制了弱毒苗、灭活苗,为控制本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的弱毒苗要求一定的冷藏条件,而灭活苗注射比较麻烦,尤其在我国农村农户养鸡仍占较大比例,而疫苗保存设备尚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筛选适合农村用的鸡新城疫苗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据有关资料介绍。鸡新城疫病毒V_4株(NDV_4)具有适宜农村推广应用的一些特点,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免疫相互影响的研究段嘉树,黄荣生,刘文涛(北京农学院102208)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许多地区的鸡场广泛流行,IBDV感染后会抑制新城疫抗体的产生,并能影响多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定鸡群免疫程序时,雏鸡在2周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