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如果仅停留在对当事者的怜悯,那么永远都只是不幸;只有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孵化为一种推动力,我们才能从悲剧中彻底走出,迎接新的生活。7年前的公民孙志刚之死,以悲剧的形式宣布了一项恶制度的死刑,从而也终结了其他更多可能发生的同类悲剧。这一次,个案推动制度进步抑或再度发生在城市拆迁领域。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拆迁"以暴抗暴"的消息不绝于耳,"成都拆迁户唐福珍自焚死亡"这一浓缩了中国特定时期法治困境的悲剧事件,再一次让沸腾的舆论对暴力拆迁发出了集体声讨.是什么导致被拆迁户频频拿起"燃烧瓶"?面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拆迁令,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除了暴力堵截、上访、越级上告外,就连以死抗争都尤法抵挡暴力拆迁事件的频频发生.此时,面对暴力拆迁,我们还能靠什么来抵挡它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3.
梁伟 《法制与社会》2011,(26):41-4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也急剧增多,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与被拆迁方发生激烈的冲突,造成流血事件,这些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近几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完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素华 《法学评论》2012,(3):102-107
近年来发生的众多房屋强制拆迁悲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强制拆迁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公益拆迁与非公益拆迁混杂。为配合《物权法》的实施,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相较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拆迁条例),新拆迁条例对房屋强制拆迁的规定有诸多创新和亮点,但其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要彻底解决强制拆迁难,关键在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同时应当加强有关强制拆迁的配套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改革我国拆迁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落实《物权法》关于征地拆迁与不动产物权保护的立法精神,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授权下,国务院开始了新的拆迁条例的立法工作。而在拆迁立法中,拆迁补偿无疑是被拆迁人关注的焦点,新的立法要拿出让被拆迁人普遍接受的补偿方案,就必须彻底改革现行的补偿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拆迁补偿制度、建立房地统一的拆迁补偿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的估价制度、实行拆迁补偿裁决的司法化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房屋拆迁已经成为改善城市形象的重要工程.然而由于多次房屋拆迁恶性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行政法问题.本文在分析城市房屋拆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房屋拆迁存在的行政法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政制度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主要法律依据是2011年国务院通过并开始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实施以来在实践中依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就表现为拆迁入在拆迁过程中无视破拆迁人的权益,致其物权以及人身权和行政参与权、知情权等法律权利受损.本文通过分析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现状及拆迁制度在法律方面的缺陷,提出立法要从完善征收程序、科学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完善拆迁补偿安置制度着手,以求更好地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概念和种类入手,在厘清公益拆迁和非公益拆迁的界限的基础上,将城市房屋拆迁分为拆迁许可、补偿安置和强制执行三个环节分别论述,进而阐明了城市房屋拆迁在诸环节中现存的问题,并试图通过立法制度的完善、政府转变角色和司法审查范围的扩大等方面,探索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解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因拆迁引发的悲剧多次上演,如四川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北京席新柱自焚事件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如何防控悲剧的发生,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拆迁“以暴抗暴”的消息不绝于耳,“成都拆迁户唐福珍自焚死亡”这一浓缩了中国特定时期法治困境的悲剧事件,再一次让沸腾的舆论对暴力拆迁发出了集体声讨。是什么导致被拆迁户频频拿起“燃烧瓶”?面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拆迁令,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除了暴力堵截、上访、越级上告外,就连以死抗争都无法抵挡暴力拆迁事件的频频发生。此时,面对暴力拆迁,我们还能靠什么来抵挡它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些年来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管理悲剧事件,如"孙志刚案"、"开胸验肺事件"、"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等,正是在这些悲剧前赴后继的出现,一批与社会管理紧密相连的新发或者旧法的修订案也相继审议出台,还有一些正在加紧制定和审议中,立法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在这些悲剧发生之后如此频繁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也从另一面揭示了立法滞后的种种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便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应引起立法部门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房屋拆迁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静 《行政法学研究》2010,(1):40-45,73
本文对我国房屋拆迁的情况以及房屋纠纷的特点进行概括,并从立法和实践全面分析了房屋拆迁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房屋拆迁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包括明确区分公益拆迁和非公益拆迁,严格拆迁程序,完善听证制度,保障被拆迁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对拆迁补偿制度、强制拆迁制度和被拆迁人权利救济制度予以完善等。  相似文献   

13.
为化解拆迁冲突,一些地方政府推行了“阳光拆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拆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阳光拆迁”作为一种新的拆迁实践仍然存在制度创新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地方政府应该牢固树立共赢理念,科学厘定补偿标准,统一规范工作规程,建设过硬拆迁队伍,以保证和谐拆迁及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赫 《法制与社会》2012,(36):192-193
通过确立以法保障农民工参与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在理论上以及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接受其的统摄指导,体现出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落实在具体的制度方面,本文提出了从宪法到具体法律进行体系性的修改建议,但同时是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为前提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我们在法律制度方面做出相应的转型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法律所调整的社会事实,因此构建和修正对于农民工参与城市管理存在有约束性质的法律制度,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私权理念与城市私房拆迁的立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城市房屋拆迁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立法应当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回应。树立私权理念是正确解决城市建设与房屋所有权保护之间利益冲突的重要基础。在城市私房拆迁中应当界定社会公共利益且将其作为私房拆迁的直接目的。债权相对性的基本规则在城市私房拆迁中应予遵守。行政管理活动应当为衡平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利益及其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提供服务。房屋所有权人对建设项目立项知情权和非社会公益拆迁的异议权是有利于城市建设活动规范进行的制度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如此火热的情况下,政府与房屋开发商为了眼前的利益,借着"公共利益"之名,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侵犯公众财产权利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通过研究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基本理论,探讨其须符合的法定要素,总结归纳该制度在我国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在不断完善,城中村的改造在不断进行,“拆迁”这个词不断在人们脑海中深化。而“暴力拆迁”也深深印在了人们脑海中。拆迁的背后,在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也不切断频发,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发生在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在不断上升。本文简要探究了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原因、特点,进而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多年来,房屋拆迁成为多方利益博弈的战场。在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行政强拆与司法强拆并行。许多法律界人士指出,行政强拆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拆迁的博弈中获得了独门利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拆迁暴力事件的发生,甚至引发悲剧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9.
周永坤 《政府法制》2012,(29):32-32
这个刁民还是个女的,名叫凯露,是美国康州纽伦敦的一名护士,1997年,她家刚购买不久的房子被当局征地拆迁,于是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争议,并由此引发了美国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大规模的拆迁,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被拆迁人无家可归,利益严重受损,社会矛盾因而不断升级。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探索了美国城市拆迁制度的设计与运作,并结合我国的城市拆迁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