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 4月 26日,由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瑞士,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为了挫败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阴谋,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威望,周恩来以他高超、娴熟的外交技巧,本着真诚的和平愿望在会上或会外,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   1954年 5月 6日,周恩来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特地宴请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等人。   当时,卓别林正遭受美国当局的迫害,在瑞士政治避难。接到中国的邀请,他愉快地按时赴会,受到周恩来的特别关照。宴会上,周恩来与卓别林谈得非…  相似文献   

2.
冯小刚和周星驰是中国影坛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导演,有“北有冯小刚南有周星驰”之誉。谁能想到,在市场竞争颇为激烈的情况下,两个著名的“喜剧之王”竞成为挚友——  相似文献   

3.
一彤 《党员文摘》2006,(8):10-11
幽默大师查理·卓别林在舞台上饰演着流浪汉的角色,生活中却被人誉为“贤孝绅士”。他虽出身寒微,却与母亲及同母异父的兄长情深似海,在贫穷而充满爱意的家庭里,同样演绎着令人捧腹且耐人回味的亲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窦景渤 《党建文汇》2002,(12):35-35
据《金陵晚报》报道,赵本山的经典小品《卖拐》系列连续两年抢尽了春节晚会的风头,深得观众缘。但在学术界却遭到了很多批评。4月29日,西安举办了一场“喜剧美学小品探讨与争鸣”,喜剧美学家们对“赵本山现象”进行了专门的评论。认为赵本山的作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的表演相当媚俗,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相去甚远。此外,  相似文献   

5.
暮云 《廉政瞭望》2014,(4):69-69
几乎公认的是,伍迪·艾伦这个即将80岁的纽约“糟老头子”,不管是导还是演,一辈子被观众视作睿智的化身。其新作《蓝色茉莉》在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前哨战中大热.这是伍迪·艾伦的第48部作品,但你很难把其简单归为正剧还是喜剧。  相似文献   

6.
张瑞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便在大后方享有话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声誉(另三位是白杨、舒绣文、秦怡)。在风起云涌的抗战岁月里,作为一位亿万人民热爱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激情的火焰始终在无数观众的心头燃烧。张瑞芳也许与戏剧有“缘”,早在中学时代就特别爱好话剧。初中的时候就演过田汉的独幕悲剧《获虎之夜》和《梅雨》,还天不怕地不怕地演过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的大型喜剧《心病者》。高二的时候又主演过中国著名喜剧作家李健吾的三幕喜剧《这不过是春天》,老师、同学人见人夸:“真像,演得挺不错!”张瑞芳实在太爱演剧了…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幽默?幽默是一个外来词,最早由林语堂引入,意为语言和行动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当代汉语词典》解释"幽默"为"有趣、含蓄而意味深长。"谈到幽默,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滑稽、笑话、相声、漫画、小品、喜剧、电视脱口秀等艺术形式,脑海里会涌现出卓别林、马三立、周星驰、赵本山、周立波、郭德刚等艺术明星,感受到欢笑、娱乐、快感、荒诞  相似文献   

8.
冯小刚新作《私人定制》上映,惹来了无数恶评,有人吐槽。把电影的宣传语“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倒过来念,“成全自己,恶心别人”,能充分表达冯氏喜剧在今年大银幕上的口碑溃败。为了成全范伟的“清官梦”,私人定制公司按照客户要求,玩命儿腐蚀范伟,被葛优一行人“下绊儿”的范伟几经考验终于“把持不住”,一边流泪忏悔一边长叹:“群众里面有坏人啊!”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性本善”,但叫“清官不容易”,也不离题。  相似文献   

9.
王洋 《世纪桥》2013,(1):40-41
喜剧《樱桃园》是伟大作家契诃夫留给我们的最后的著作。自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对其戏剧类型进行激烈的争辩。契诃夫本人始终坚持认为它是一部喜剧。初看这部剧,剧中女主人凄凉可笑的生活,更让人觉得像是一部悲剧。但从作者本身的贫苦、医生职业及他的婚姻生活;以及作者渴望拥有健康体魄去迎接“新生活”的方面来看,该剧具有的喜剧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0.
342个方案     
《学习导报》2015,(6):52
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中,有个被人津津乐道的镜头:卖花的盲女在听到重重的车门响后,以为碰到了阔人,就上前兜售鲜花,不忍心拒绝的流浪汉就用自己口袋里仅剩的两角五分钱买下了一束鲜花。人们之所以称赞,是因为卓别林天才般地还原了真实,让盲女仅凭声音判断顾客的身份,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可卓别林在听到人们的赞扬后,并没有做丝毫的表示,脸上甚至连一点喜悦的表情都没有。后来有个莽撞的观众非得让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登上话剧舞台的明星不少,其中包括葛优、陈道明、潘长江、朱时茂、郭冬临等,无一例外的,他们选择的都是喜剧.且都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但像陈佩斯这样能在话剧舞台打持久战,而且在自己打下一片天空之后还提携新人、开办喜剧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4,(7):48-48
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1889—1977)是一位英国喜剧演员及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尤其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跃。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与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并称为“世界三大喜剧演员”。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后来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7,(10):48-49
回族在中国表演艺术上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为观众所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回族梨园群英谱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而回族是所有少数民族里面拥有京剧  相似文献   

14.
邹敏 《学习月刊》2014,(2):101-101
歌唱是人们用来抒发、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歌唱艺术是歌唱者利用人声作为“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的表演艺术,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胡秋春 《学习月刊》2010,(11):37-39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名人”即著名的人物;“故里”有两层含义,一为“故乡”.二为“老家”.其中“故乡”有三层含义.一为“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二为“家乡”.三为“老家”。我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若干年后,斯人已去,其故里因蕴含的文化人文价值.自然就成为惠及后人的一方宝地。  相似文献   

16.
周志坚有个雅号叫“周铁匠”.许多文章说是周志坚参军前学过打铁,所以叫“周铁匠”。但据笔者所知,周志坚从未当过铁匠.之所以有“周铁匠。”这个雅号,是因“周志坚能打硬仗,善打恶仗”而得来的。当年在鄂豫皖地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李木匠山上吊线,周铁匠山下打铁。”“李木匠”指李先念.“周铁匠”指周志坚。周志坚,作为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首任军长.是一位懂得兵马存亡之道的“智将”。  相似文献   

17.
提到“富二代”,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飞扬跋扈”。他们含着金汤匙出生,衣亲伸手.饭来张口。也正是如此.造就了他们认为“金钱可以搞定一切”的错误价值观。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孩子酿成的大祸,父母必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兴许在孩子有错误苗头时就没有及时遏止.才有兮天以李天一为代表的无数个“坑爹”二代。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下半年全国房价出现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跌。鼠年岁末,最热闹的话题就数中国楼市了.有“谁降价就查处谁”的奇谈.有“买房就是爱国”的怪论.有“房价不能再涨了”的忧虑.有“政府不托市”的表态.有“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的广告.有众多房地产公司裁员降薪的报道.还有住房和城市建设部推出的今后3年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多元的声音背后凸现出一幅复杂的楼市图景,争论仍然尘埃未定。牛年春节.当人们用“牛年牛起来”为家人和朋友祈福的时候.不禁要问“2009年.中国的楼市能牛起来吗?”  相似文献   

19.
“争创四好领导班子.争做模范领导干部”(简称“双争”)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在创先争优“双争”活动中.车间党支部始终将班子成员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坚持做到学习内容有安排有规划.学习者有笔记有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杨飞 《党课》2014,(4):80-82
对于陈佩斯大家都不陌生,这位中国著名笑星,电影、小品和舞台剧演员,曾带给了国人诸多欢乐。上世纪80年代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电影多以“二子”的形象出现,甚至还因此造就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他与搭档朱时茂表演的多个小品屡获大奖,并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当然,对于此,其父陈强的教诲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