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讲座上,一直关注道德、哲学的王蒙,依然围绕于此。比如,谈到当今中国人信仰缺失是否与传统文化淡化有关的问题时,王蒙说:全世界,你很难发现一个国家近百年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快,在这迅速的变化中,精神赶不上变化。但是我不赞成信仰缺失是由于传统文化淡化引起的,你去读一下洁本《金瓶梅》和《红楼梦》,会发现那时的信仰已经缺失了。  相似文献   

2.
蒋韦 华薇在8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官职升迁的不确定性己经成为诱发一些干部迷信的动机。关于官员迷信的原因,传统解释主要破.是这些官员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祈求神佛保佑掩盖腐败行为。“这些见解有些道理,但我对传统解释并不满意。”任建明说,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无神论,如果说官员迷信的动因主要是共产主义信仰缺失,那么只要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就能解决问题。而现实情况是,空洞的教育不少,而部分官员依旧迷信。“我觉得传统的解释并不充分,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议就更无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部并未大肆炒作的电视剧《潜伏》,颇受观众的欢迎,收视率急剧上升,不显山不露水地就火遍了大半个中国。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5.7%的人表示喜欢看《潜伏》;55.1%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还有32.4%的人.看到了共产党员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钢铁纪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大概再没有哪一部丛书,能够像《星火燎原》那样传播久远、影响巨大了。这套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今50岁以上的人,都曾从这套书中汲取过营养,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你不爱看大部头,你可能不知道《苦菜花》、《创业史》,不知道《西游记》或者《红楼梦》,可是,只要你上过小学,你就不可能不知道《老山界》、《刘胡兰》、《飞夺泸定桥》,不可能不知道《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和《党费》……那时候,无论去哪个同学家,总会在他家的书架上看到这封面或红或棕、标有“星火燎原”4个字的套书,  相似文献   

5.
徐光木 《学习月刊》2010,(19):50-51
在读罢老舍的《茶馆》原著过后,再来品一品电视剧《茶馆》,你会觉得,你不是在看一部普通的电视剧.而是在品味一件既精雕细凿.又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在糟蹋和亵渎经典似成时尚的今天.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3,(22):63-63
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今天来看,他的学说虽然有许多已经过时,但是比其他任何一个具体的学说都更为重要的是他研究问题的理性主义方法,作廿叩中所包含的态度、观念、信仰和信心,对西方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作品数目大得惊人,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沦》《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相似文献   

7.
《来自星星的你》有多热?“都教授”的粉丝买下《新京报》的一个整版“示爱”已令人瞠目,而周六晚央视的重点栏目《新闻周刊》也给出时间讨论。当名嘴白岩松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唯美画面背景下侃侃而谈.进一步印证了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的说法:“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再次引起了争议——人们发现《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8月12日《钱江晚报》)。  相似文献   

9.
一次旅途.我问正上大学的女儿.“当代的哪部书你最喜欢?”她不假思索地说:《平凡的世界》。还说,“同学推荐给她,开始也不以为然,随便翻了翻,结果欲罢不能。恨不能一口气读完。”最近看到一篇报道称.“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一些网站所作的调查发现:文学类,长篇小说的第一名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何以让国人这样青睐,被推崇为第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社会信仰建设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削弱、国内不和谐现象、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挤压,加之由“经济人”效应导致的信仰物化、信仰冲突、信仰缺失等等种种社会不良现象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应当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公民共产主义信仰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晋 《新湘评论》2007,(7):46-47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5):32-33
10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在欧洲悄然出现,并且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公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员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代表着无产阶级及其共产党公开向全世界发表的一种声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力量,它使其信仰者为了这个信仰,虔诚地献出自己的家庭、事业乃至生命。在中国,《共产党宣言》启蒙了中国第一批共产党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对研究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最大贡献。但在两部《学案》之前,黄宗羲其实已有一部梳理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著作《理学录》。笔者几年前偶然发现了这部失传已久的著作,本文即是对该书的研究。笔者首先考察《理学录》的内容和体例,进而检讨该书与今本两部《学案》之间的同异关系,最后指出该书的价值和意义。依笔者考察,《理学录》是今本两部《学案》的来源,反映了黄宗羲整理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最初构想。其中不少今本《学案》不见的文字,尤其是黄宗羲评论人物或学派的一些案语,对于研究宋、元、明的儒家学术思想史,特别是研究梨洲本人的学术思想史观,提供了最新的文献材料。《理学录》的发现,让我们对今本《宋元学案》的成书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理学录》中宋元的部分,到梨洲原稿《宋元儒学案》,再到今本《宋元学案》,构成今本《宋元学案》成书的完整过程。最重要的是,《理学录》的发现,既让我们了解到梨洲在康熙初年对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看法,又让我们掌握了从《理学录》到《学案》之间梨洲对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看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康德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由三部著作组成。他最先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撰写,我们可以把这部著作看作他的认识论,在这部书里他确定了人的认识的界限——现象界,指明人的认识无法认识物自体。而物自体的把握要靠人的信仰,这属于人的意志领域,即实践理性的领域,于是他完成了《实践理性批判》,这部著作可以看成是他的伦理学,在这里他确立了道德律令的信条以达到对物自体的信仰。然而,当他完成这两本书以后他发现,物自体与现象界成为两个隔着一条鸿沟的对立领域,可是整个世界和人一样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一部展示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精神品质、理想信念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缩91年于一瞬,让我们领略了信仰的内涵与力量。2012年是党组织建设年。如何汲取《信仰》之力量,运用于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乔诗慧 《学习月刊》2010,(20):97-97
《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名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些朴素的语言无疑就是雷锋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在人生长河中,我们不知要唱多少首歌。但有些歌唱后即忘,有些歌却给你导航、给你力量,走好人生之路,更好地服务社会。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我认为要突出的唱好六首歌。一要唱好《义勇军进行曲》、二要唱好《敢问路在何方》、三要唱好《爱的奉献》、四要唱好《团结就是力量》、五要唱好《感恩的心》、六要唱好《夕阳红》)。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廉政瞭望》2006,(7):27-27
有吃有穿不求你,不批不斗不怕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臭骂你,你来硬的要告你。(《中国改革》陈文胜《农村“三难”》中对乡镇干部难做人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2,(5):60-61
潘国本在3月13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人有一种失败应当力免:把做人当一门深奥学问修炼。开始,《三字经》、《弟子规》,读中学大学又将卡耐基的著作立为成功指南,出了校门,听专家讲座,看做人文章,跟儒生体悟“吃亏是福”,“打了你的左脸,送上你的右脸”。  相似文献   

20.
文坛伉俪     
《新湘评论》2012,(16):63-63
记得《白毛女》,会哼《南泥湾》,能够朗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中国人,都会记得这样两个名字:贺敬之与柯岩——这对文坛伉俪、神仙眷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