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洋 《新湘评论》2004,(9):41-43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斗争的深入.一批高官纷纷落马。在这些落马的高官中,田凤歧、麦崇楷、丁鑫发等人落马更是引人注意和深思.因为他们不仅是副省级的高官,更重要的是他们职务特殊,或是省高院院长.或是省检察院检察长。毫无疑问,司法高官犯法在一点点地推毁这个社会的诚信基础。面对违法  相似文献   

2.
于晓丽 《廉政瞭望》2011,(16):52-53
近期以来,又有一批高官先后落马或者受审,其中不乏副部级以上大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刘卓志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副主席李堂堂涉嫌受贿768万余元受审,乃至轰动一时的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的落马等。  相似文献   

3.
数字     
《廉政瞭望》2009,(12):7-7
15名 今年以来,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从年初的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开始,一批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日前落马的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已是今年落马的第15个省部级高官。这一数字刷新改革开放31年以来高级官员因腐败落马的年度纪录。  相似文献   

4.
曹林 《廉政瞭望》2013,(14):7-7
十八大后多名高官落马,舆论对这些落马贪官的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对这些官员落马前的监督,基本处于真空或空白,落马后则是报复性、扎堆式的曝光,形成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5.
李桂珍 《共产党人》2005,(19):23-23
人们发现2004年是反腐败的丰收年,有16名腐败高官落马,欣喜之余,又产生了一些疑问,他们中的有些人原本优秀,从什么时候开始滑人腐败的泥潭?翻阅这些高官的腐败史,不难发现一条共同的规律,腐败的开始就发生在他们大权在握,独挡一面的时候;发生在他们私欲恶性膨胀,一念之差偏向贪婪的时候;发生在第一次受贿担心被查处的事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3,(18):26-27
8月22日,26日.备受瞩目的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在济南中院开庭审理。几乎全盘翻供的表演、对王立军“暗恋”谷开来的供述,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薄熙来在庭审中的一言一行.甚至左手做出“3”的手势,亦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廉政嘹望》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了此前多名落马高官的“庭审时刻”。在这个落马高官最后的舞台上,上演了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7.
话外音九则     
据《京华时报》报道:记者盘点过去七年间落马的75名省部级以上高官,发现官商勾结收受贿赂所占比例相当之高。在获刑的25名高官中,直接从商人手中收取贿赂的占六成;在间接收受贿赂的四成高官中,妻子出现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曹林 《廉政瞭望》2014,(1):57-57
<正>一系列"大老虎"的落马见证着反腐力度的加大,纪委这个过去在中国政治场中比较低调的机关越来越引人瞩目。不过在公众心中,一直以来纪委充满了神秘感。这种神秘,从官员落马后舆论对纪委办案的各种猜测可以看出。比如前铁道部高官刘志军落马后,关于刘是如何被纪委"两规"的,坊间就有各种版本。一个最流行的版本就是:2011年2月,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家老牌五星级酒店,来了一群执行特别任务的警务人员,带走了下榻此地的一名半秃中年男子。人们并不知晓其身份,事后看新闻才得知:他是刘志军。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17):71-71
山西两名副省级高官落马之后,某媒体制作的一张形似蛛网的人物关系图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20余名高官之间,大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梳理近几年查处的贪腐案件便会发现,很多贪腐官员都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很多圈子——他们往往以人情往来为由结成利益共同体,“朋友圈”内的“小伙伴”们平时一起弄权、搞钱和玩儿乐,一旦有人落马则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甚至引发官场地震。  相似文献   

10.
苏北 《共产党人》2011,(5):32-33,29
2010年,我国反腐败斗争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的领导推进下,成效卓著,一大批贪官应声落马,受到应有惩处,人民群众拍手称快。11名省部级高官获刑2010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判处11名省部级高官。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一步一步升到省部级别的高官,曾工作认真、要求上进。然而,只因一个  相似文献   

11.
春夏 《廉政瞭望》2010,(13):58-59
王倩是一名来自山东青岛的留美大学生。在留美期间她亲眼目睹了一位国内西部某市的高官之女,她向笔者讲诉了这位高官之女是怎样从一个奢华无比的拜金女沦落到可悲窃贼的变身过程:无心读书,疯狂挥霍,随着她的高官父亲被查落马,她的人生轨迹骤变……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之后.王岐山执掌的中纪委频频主动出击,一年时间,十几名副部级以上高官纷纷落马。中纪委是中共中央的检察监督机关,其前身可追溯到在1927年中共五大上产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去年11月22日,王岐山在武汉调研期间,就曾到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瞻仰。  相似文献   

13.
短短一个半月内,苏荣、徐才厚、周永康等“大老虎”先后落马,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刮骨疗伤的政治勇气和执政智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的信心。然而,细数十八大后落马的40名高官.周永康、徐才厚、苏荣等多人都存在“边腐边升”现象,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动向     
《廉政瞭望》2012,(11):10
腐败高官发案率政府部门最高纪委最低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涂谦以十六大以来落马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为样本,对其基本特征分析后认为,中国省部级腐败高官的腐败时间跨度较长,且在此期间被提拔现象普遍。"钱、  相似文献   

15.
<正>十八大以来,贪污腐化高官相继落马,他们的"双面人生"也曝光在人们的目光下。一面是勤勤恳恳、废寝忘食,一面则是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不管他们的"双面人生"演得多么入戏,只要触碰法律底线,最终也难逃落入"法网"的命运。刘铁男A面:"玩命干工作"B面:"老子台前办事,儿子幕后收钱"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4,(12):13-13
《廉政瞭望》先后刊登了《高官落马前的“露面秀”》、《高官落马“时间轴”》等综述,多家媒体予以转载或跟进。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受访时,对本刊相关结论给予肯定。李成言表示,贪腐高官从公开露面到落马时间缩短,说明实际上组织很早就掌握了他们的材料;“时间轴”不断缩短,是反腐败力度再加大的体现;尽快处置贪腐高官,也是防止这些人利用背后的资源,去找人、拉关系等,造成反腐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1,(20)
当前中国腐败呈现七大新特征1.群体化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一些腐败现象暴露后,往往引发所辖地区官场的大面积塌方。2.高官化据统计,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共有35名副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年均7人。2009年全年落马的省部级(含副省部级)高官有17人。  相似文献   

18.
古语有云: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吴冠玉曾任落马高官原海南省副省长辛业江的专职秘书,在他身上,这句古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背景资料]在“高官落马,秘书多为腐败助力器”的官场现象中,一些高官秘  相似文献   

19.
去年,全国法院共判处11名省部级高官。在人们眼里,出自基层、一点一点升到省部级别的高官曾为人低调、做事谨慎、工作认真、要求上进。然而,只因一个“贪”字,高官踏上了沉沦之路:记者根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公开报道整理统计发现,落马高官有两个相同的共同点:所犯罪名都有受贿罪,涉案金额都在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自6月令政策落马以来,已有多名与令计划关系密切的高官被调查。而这半年多,尽管令计划频频露面,终难逃落马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