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信琼 《党史纵览》2008,(12):10-14
刘少奇是一位伟大的革命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善于实践的伟大的革命活动家。抗日战争时期.他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意见.竭尽全力地为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而努力奋斗.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金宕莳 《求贤》2011,(12):31-31
天津论陷初期,坚持在天津市内的中共河北省委及天津党组织及时适应形势变化.主动转变工作方式.以租界为掩护,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其中河北省委建立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是党在天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斗争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3.
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走上联共抗日道路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因素诸多.其中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以及毛泽东等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人对其的争取也是重要因素.早在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即开始了争取东北军、十七路军停止“剿共”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便把争取东北军、十七路军,争取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月作为统战工作的重点,作为通蒋抗日的中心的环节。以西北地区的统一战线,来推动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中共中央的重要战略步骤。毛泽东在实践这一战略步骤中起了…  相似文献   

4.
徐斌 《党史博览》2011,(3):30-35
挽民主人士 挽民主人士的祭文、挽词、唁电.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集中体现了建立全民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黄炎培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为了调解国共两党矛盾,积极奔走。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识的三个维度:一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认识,解决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核认识,解决了当时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问题;三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活动,解决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问题。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高举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千方百计为建立、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出了杰  相似文献   

7.
简析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哈思同,傅跃华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十年内战。重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全国而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成文的共同纲领。但山西省例外,抗战初期,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突出的特点是: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建是一个以微观为基础,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统一整体。本文转换研究视角,从追求民族独立、争取领导权、政权建设与意识形态体系建设等宏观层次简述互动仪式视域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殊性质。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建过程中微观互动仪式的形态、要素、结果及运行机制,探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互动仪式形态,揭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互动统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之一。如何坚持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长期关注与不懈探索的问题。张闻天即是这众多的探索者之一。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见解,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均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仅就张闻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领导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0.
金宕莳 《求贤》2011,(7):16-16
为了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天津市委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积极做好华北驻军宋哲元及其所部第29军官兵的争取工作。根据形势的变化.引导青年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及时改变策略.喊出“拥护宋委员长抗日”、“拥护29军抗日”等口号。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早于其他地区体验到亡国的危机,首先具备了发展统一战线的客观条件。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东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3年提出并发展起来。从时间上来看,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明显早于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内容和范围来看,也较为丰富和完善。可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最早形成和实践是在东北。  相似文献   

12.
李和平 《世纪桥》2009,(3):8-9,31
周恩来积极贯彻执行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国民党各界人士的统战工作,争取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形成了红军、东北军、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周恩来与蒋介石国民党举行五次谈判,最终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内的统战大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刘少奇深刻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扫除思想障碍;刘少奇积极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极力争取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刘少奇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的冲突与磨擦,既挫败国民党顽固派消灭共产党的阴谋,又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和维护,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1938年7月国民参政会召开,虽从参政员产生资格和程序到参政会的职权等多方面看,它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民意机关,也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但是在当时抗战形势极为严峻,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关系异常复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全国的共同  相似文献   

15.
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科学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给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略方针、独立自主原则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并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之一。宋庆龄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酝酿、确立、发展、运行各个时期,以其政治智慧和政治影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贡献。尤其是宋庆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建构和宣传方面,超越同时代的政治家而更显珍贵。宋庆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建构方面的努力,彰显了她爱国主义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17.
金宕莳 《求贤》2011,(3):35-35
1936年.中共天津市委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策略,积极推动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调整充实领导机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开创了党在天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雪洗了中国近百年来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战争奇迹。而在抗战中,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决心,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国际赞誉。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值此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关系.进一条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路线。1931年“八·一”事变…  相似文献   

19.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造成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自大革命失败之后,一度沉寂仿煌的上海资产阶级也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从九一八到八一三这一时期,先后发起了一系列爱国民主运动.这既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就这一运动的过程和它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贡献作一概述。从九一八到八一三这一期间的上海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运动,概括的说,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活动和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是在东北九一八事变2后到上海一二八战争前后.在此之前,上海工商界人士…  相似文献   

20.
统一战线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力量的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在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超越阶级、民族局限而结成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努力,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