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间阶层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和平转型的中坚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经历了大约5000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  相似文献   

2.
姚莉 《桂海论丛》2007,23(3):69-71
近些年来,中间阶层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但是纵观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多是从阶层的客观实在入手,很少去关注阶层意识。文章运用调查资料分析后认为,客观认定的中间阶层具有清晰的阶层认知,一致的主观自我认同,模糊的利益冲突意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存在和教育是中间阶层阶层意识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发挥中间阶层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要保障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要培育一个成熟庞大的中间阶层。  相似文献   

3.
《同舟共进》2011,(3):3
改革开放以来,原本凝固的社会阶层重新分化与流动,其中,中产阶层的异军突起是一个重要现象。众所周知,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模式是最稳定、最可持续的。2010年4月1  相似文献   

4.
张虹 《前沿》2004,(6):190-191
中间阶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社会中间阶层壮大是现代化国家消除贫富差距 ,进行合理社会流动的必由之路。中国必须在对中间阶层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促进中间阶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肖滨 《同舟共进》2011,(3):12-14
人们通常把中间阶层视为有助于政治稳定的力量。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中间阶层的一些论述往往被引证。然而,仔细体会亚氏的这些论述就会发现,他所说的中间阶层的政治稳定功能不仅有其确定的语境,而且有其具体的内容。简单地说,亚氏的论述可以从正反两个层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6.
社会流动与中间阶层的壮大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星 《前沿》2005,(3):156-158
中间阶层的壮大与发展可以使社会结构尽快地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 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流动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影响中间阶层的构成与发展。因此, 现阶段要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 推动社会成员实现合理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7.
王冰涛  杨海军 《前沿》2012,(13):140-141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国家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即中间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而南昌市现代社会结构还处于中间略大、底部更大的"洋葱头"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实现南昌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就要扩大中间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重,加快中间阶层崛起。  相似文献   

8.
对中间阶层的探讨一直以来是相对于上层和下层进行比较而研究的,而对中间阶层内部混杂成分和多重认同的探讨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职业类型角度探讨青年中间阶层的社会想象与认同发现,他们总体上对社会的认知是较为一致的,都较为认可当前的中国社会类型为金字塔型,希望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社会;他们的高消费现象并不显著,青年教师和青年公务员都有较少的休闲心态和较高的焦虑心态;青年教师更能看到社会冲突。总体而言,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年对于社会认同、阶层认同、社会公平、冲突等看法大体是一致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青年教师在各方面无疑都是更具批判性的,而青年公务员则相较为认可社会的公平和合理程度,青年白领则处于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阶层结构分化、重组,中间阶层崛起并成长。在政府、市场和"第三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中间阶层呈现出独特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具有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层论是近年来理论界谈论很多的一个话题,而中间阶层尤为人们所关注.虽然如何界定中间阶层,理论界的看法不一,但对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进程,却多抱乐观态度,即中国将走向一个以中间阶层为主导的社会,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之中.对此,本文持异议,并从中国各阶层的来源、中间阶层形成的基本条件、目前中间阶层发展中面临的障碍等方面论述了中间阶层近期在中国产生的艰巨性,否定了中间阶层正在形成论,提出政府必须警惕和防止国家向二极社会转化,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重视并为中间阶层的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俊丽  盖凯程 《前沿》2004,(11):214-2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中提出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一提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培育全面小康社会的主体 ,即目前尚未充分发展的中间阶层 ,使大多数人进入中间阶层 ,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胡伯项  吴晓俊 《前沿》2006,(3):163-16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一个奋斗目标,扩大中间阶层比重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在现阶段的中国扩大中间阶层比重有着客观现实性,它对我国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必须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相似文献   

13.
唐昊 《同舟共进》2008,(1):17-18
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复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个阶层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人奋斗"获得,并可通过继续奋斗获得更大发展。不过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这个人群除少部分人外,其财富水平、知识结构、生活取向与欧美的"中产阶级"还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贺筱华 《前沿》2007,(12):128-130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剧烈,中间阶层在社会的崛起与变迁,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研讨,其有序的政治参与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战略。但目前,我国中间阶层在政治参与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假性"政治冷漠,这是当代我国政治文明发展不充分的一种表现。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冷漠现象,采取措施积极调动其内在的政治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是当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社会中间阶层既具有一般社会中间阶层的历史共性,更具有中国独特的发展逻辑,并在经济地位、政治行为、文化品格、阶层意识等方面体现出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发展特征,从而与其他社会阶级阶层区别开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产阶层的社会结构与自我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产阶层的状况反映一个社会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折射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等多方面指标.它引领着社会的潮流,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体现社会的主体价值观.对社会中产阶层的主观认同,在国外不是一个问题,而在中国,存在着诸多有待探索的问题.其中,有过去扭曲心理的阴影,现实的柔弱,有不愿意自我证明的合法财富,也有难于启齿灰色收人,还有有悖于道德、法律的暴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伴随社会转型出现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变化。其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中间人群”的形成和凸现。社会中间人群的存在 ,有效地防止了社会两极分化 ,极大地减轻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利益碰撞 ,削减了社会张力。社会中间人群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 ,社会中间人群将会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8.
胡蓉 《青年探索》2016,(5):25-33
在当下中国社会,住房成为了青年中间阶层在都市生活中面对的主要压力之一,住房既在客观上影响其生活方式,也在主观上影响其生活感受。为了研究住房产权、住房消费、住房条件等住房状况与青年生活幸福感间的关系,特以广州青年中间阶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构建认知取向和情感取向模型,对幸福感内部结构要素进行细致分析,以最终揭示住房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从幸福感总体模型来看,住房状况是影响青年中间阶层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住房产权对总体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住房消费压力则会显著降低幸福感,住房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曲线关系。从幸福感结构分析模型来看,住房因素对于情感取向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住房状况主要通过影响青年中间阶层的地位认知来对幸福感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型,流转方式的改变会重组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研究发现,分散式农地流转催生新中农阶层,该阶层构成当前农村社会生活和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农地集中大规模流转则将新中农阶层推向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速农村精英流失,使社区公共事务和村庄治理丧失积极分子,农村社会秩序维系及其接应国家政策的能力面临困境,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影响。研究认为,政府应正视分散式流转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支持、保护和引导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间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新的问题和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阶层的社会一政治功能是有关中间阶层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