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态位"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社会需求的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的生态人",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位"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社会需求的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的生态人",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契机的同时,也让其面临着巨大挑战。高校需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确保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使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紧密配合,创造优质的生态教育资源;还要把引导和规范相互结合,营造积极的生态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或者说高度媒介化的社会,Web2.0时代乃至Web3.0时代在一夜之间悄然改变了人类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改变了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媒介生态。最显著的变化是,传媒由国家、机构或精英控制的时代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全民信源与全民传播的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党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在担负起新闻宣传主力军的作用。然而,新媒体也是双刃剑,利弊共存。不论你喜欢不喜欢,新媒体已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渊源及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按生态规律运行的人类生存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范畴,生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合理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崇俭抑奢、需求引导供给的物质生态文化,以人为本、自由发展的制度生态文化,天人合一、尊崇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和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精准把握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历史机遇,积极在实践中探索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方法,通过构建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融合场域、创新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故事化叙事策略和多维度打造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矩阵,使红色文化适应了新媒体传播环境,挖掘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完善了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推进红色文化象征符号的新时代转向,开创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格局,丰富了红色文化话语的新时代阐释。为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效能,要坚定党的领导、构建传播大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红色文化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关联,使红色文化有效链接历史、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民族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生态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给民族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客观审视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找到民族高校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瓶颈,从抢占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媒体阵地、树立利用新媒体推进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建立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网络防控导相结合的新机制、打造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媒体精品等四方面重构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立体化创新路径,是新时期民族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以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便捷性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发展和应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好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建立新媒体管理的顶层设计,依托校内优势文化品牌,着力推进新旧媒体的深入融合,挖掘和培养一批新媒体骨干队伍,加强新媒体领域核心价值教育,发扬校园正能量,重塑校园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互动模式,影响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动摇了组织与成员传统的话语模式,对高校团组织与团学青年之间的关系影响深刻。全面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挖掘新媒体的精神内核,重塑团组织与团员的关系;借鉴新媒体的创新思维,改进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提升团组织与团员的互动质量;消减新媒体的负面效应,确保共青团工作正确的创新导向。  相似文献   

10.
王利 《理论研究》2012,(5):54-55
新媒体依托超强的信息渗透性、参与带动性和独特的传播效果创造出全新的媒体空间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并伴随媒介技术的进步从边缘走向主流,进而带动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构建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客体的交互化、传播载体多样化以及媒介环境的开放性,不仅推动着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也推动着民主政治生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团温州市委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手段在团的工作和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充分运用其强化团的组织、活跃团的工作,全新塑造了温州青年动漫形象——"瓯悦",以温州特产水果"瓯柑"苦中带甜、先苦后甜的独特味道和一果包多瓣的生态形状,象征"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抱团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以活跃的橙色、活泼的表情、活力...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重要载体的新媒体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交往方式的重要体现,浓缩着一种内在批判性的精神价值诉求。新媒体为培育具有现代话语民主的形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为促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共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规制现代政府的科学规范合理运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面对新媒体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冲击及其契机,我们要以新媒体酝酿社会民主意识来推进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发展,要以新媒体激励公民知情权诉求来推进社会治理的透明化发展,要以新媒体促进法律体系完善来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发展,要以新媒体培育现代社会网络体系来推进社会治理的协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建宣传报道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都有着重大影响,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已经成为公众发布信息、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如何认识新媒体的出现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并且充分运用新媒体,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服...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的互动模式,影响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动摇了组织与成员传统的话语模式,对高校团组织与团学青年之间的关系影响深刻。全面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挖掘新媒体的精神内核,重塑团组织与团员的关系;借鉴新媒体的创新思维,改进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提升团组织与团员的互动质量;消减新媒体的负面效应,确保共青团工作正确的创新导向。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我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完善的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显著的教育成果尚未产生。批判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批判精神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促进作用,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模式三个角度出发,探索通过培养批判精神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新时期我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是和谐福州的灵魂,发展生态文化为和谐福州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为和谐福州的构建提供理念保证.构建和谐福州要以确立生态道德观念为立足点,培育和谐福州的生态意识;以确立和谐理念为切入点,建设生态型的和谐福州;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根本点.建设_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福州.  相似文献   

17.
从结构看,生态的基本关系包括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特征上看,生态文明需要突出人类在发展中的主体性,也需要突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从结构上看,推进生态文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生态文明建构的基本方向;弘扬和谐精神,把握生态文明建构的基本方式;发展生态经济,把握生态文明建构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大学生生态危机意识和生态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人才保证,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生态法制规范、生态文明行为的教育;探索生态文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新媒体情境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党建宣传报道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都有着重大影响,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已经成为公众发布信息、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如何认识新媒体的出现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并且充分运用新媒体,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服务,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关乎全局发展.我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复杂性的现状,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基础差、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指示和要求,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