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樵夫 《观察与思考》2005,(14):44-45
恬静地望着眼前的一缕缕风,我都怀想联翩了,我是看见这缕清风的魅力的,我看见它用温爽的手牵出了一个个原本慵懒地蜷缩在屋子里的人.炽热的高温让人受不了,昨天,宁波的气温已高达摄氏三十九度九,一团团的暑气仿佛在巷道甚至空旷的草坪上凝滞了,它们好象一堵墙挡在那,人们在这原本柔弱的东西面前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2.
警校de树     
我最爱警校的树。 它们都是那么的郁郁葱葱,自由自在,洒洒脱脱。虽然它们没有脚步去流浪,但它们的心胸却是如此宽广和博大。你看它们的每一枝每一叶,在风霜雪雨中傲然成长。每一个细胞都找寻着自己的方向,每一个方向都是那么完美无瑕。它们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它们是真正属于大地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人,往往在痛苦中寻找一种完美的人生,在孤寂中写满人间最凄凉的情感。这种凄凉曾让我如此富有,如此心动,如此美丽,似乎在我的一生中都在追寻这种凄凉的意境。年届而立,梦幻与浪漫可能早已不属于我了,可每次孤独寂寞时不觉中牵出这份浓淡相宜的色彩来,有时人的情感是不会被苦难所吞没的。我很是激动,很是高兴。请放慢您的脚步,在文字的行云中,我用厚重的心情托起一生的美好,谢谢您接受了一个叫梅子的故  相似文献   

4.
我来北京干保安工作整整4年了,这些年的历练让我有好多美好回忆。但就气候而言,我常常觉得北京的风忽大忽小,来的毫无规律。这几天的夜里就老刮风,而且风还不小。我们宿舍的窗户正对着北边,我常听见大风撞击玻璃发出呼呼的声音,因为年轻,我早早就把压脚的大衣收起来了,所以有时半夜醒来,还觉得有点冷。我的老家是大西北甘肃省的古浪县,那里春秋两季都有风,甚至比北京的风还要大、还要凶。记得小时候我最怕刮大风的夜晚,因为大风常常把我家屋顶的东西狠狠地抛下来,然后咣啷啷一阵响。每当此时我总从睡梦中被惊醒,可这个时候母亲准会点亮桌上…  相似文献   

5.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4):53-53
有一些故事。它们在我的心里放置很久了,它们在我的心里,就像是一场孕育。我知道。它们一旦被我写成文字。就像脱离了我的生命体的另一些生命.它们将不再属于我。我看见它们走离了我。走到许多人的中间,我会长久地、长久地沉到某种失落里,我知道,失落的一切.就是永远的失落了,它们是不会失而复得的。所以.我的生命的底里,总是沉埋着如获至宝的一些故事不肯轻易的示给你。  相似文献   

6.
站立在星空下面,朗诵《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那是937年前的声音,如此漫长的时光,在今夜被缩短了,我仿佛就与苏东坡站在一起。在我面前,可以看见"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看见的不是937年前的那个时间,而是自己的心灵,因为苏东坡的心此刻也是我的心。  相似文献   

7.
警絮三题     
我肃立在红色娘子军雕像前,默读着那篇浓缩了的血与火、青春与生命的历史。于是,我的面前出现了一条血路,那些驱赶黑暗的英魂向我走来……沿着时间隧道,我来到她们中间。我看见她们憔悴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我看见她们吃的是草根,心中便涌出一种难言的滋味;我看见她们坐在月光下,哼着小曲,憧憬未来,是那样充满自信;我还看见,当枪声大作的时候,她们是怎样地奋不顾身……是什么支撑着,使得她们如此坚强?是为了什么,她们竟这样舍弃生命?她们笑了,但笑得并不轻松。她们谈起了她们的经历、她们的遭遇、她们的苦难,从她们的目光中透出的是怎样的一…  相似文献   

8.
翔舞的风     
<正>我梦见我在风里。这是我所向往的,因为我喜欢这种扶摇的感觉。我更喜欢一个人站在风里,特别是在我思想最无助的时候。昨夜,我走在风里,在旷野之上任凭风的来袭。那是东北平原,似乎是科尔沁草原,我不记得了。远处有树,是那种高大挺拔的白杨树。风在吹,像无数只奔跑的鸵鸟;然而叶子不响,我只是看见风在翔舞。  相似文献   

9.
夏天     
刚刚入夏,热便让我们无处可藏。一颗焦躁的心企盼和等待一场雨来。   我知道我的等待就像微不足道的一些蒙蒙雨雾,它们潮潮湿湿地缠裹着我。一些刻骨铭心的爱情随风落入泥土,它们是一些会发芽的种子,是一些好看的向日葵。我看见它们在离我不远的园子中生化着。   我知道誓言也与夏天有关,火热火热的。一些有血有肉的誓言,构成另外的风景,另外的人生,像一些高大的人类的骨骼,走过我时,我听见如旗帜一般哗啦哗啦飘扬的声音。   雨来了,蝉就不鸣了。蝉在听雨,一棵大树一棵大树紧挨着数雨点的大小。我数雨的脚步,雨光着脚什…  相似文献   

10.
前日下乡,在某镇获悉:曾在该镇当了三年多“一把手”的A君,离任半年后旧地重游,该镇的群众看见只当没看见一般。镇机关一些当年的“老部下”也只是点一下头而已,很是冷淡。A君感叹,真正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我问知情者,何以如此,告知:  相似文献   

11.
感谢上天赐给我如此美妙的生命,让我能享受如此丰富的人生.   在人生中只要你肯去领略,就会发现人生是多么的可爱!每个季节里都有让你难以忘怀的赏心乐事.春天的芳香,夏天的虫鸣,秋天的暮钟,冬天的炊烟…………  相似文献   

12.
深秋花开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流浪省城,搬家自然频繁得让人麻木。我住过臭水沟旁狭窄的平房,也住过按单元计算的高楼;住过人声鼎沸的闹市区,也住过凄寒冷清的城市角落。只是我没有料到,这次搬家居然让我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感动,而且仅仅因为阳台上几盆濒临死亡的平凡花草。三米来长的阳台上有一盆仙人虫,它们的身子满是皱纹,算活得最好的。另外两盆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叶子已经落尽,只剩下指头粗的花茎。我用指甲在它们身上抠了几下,皮里依旧显露出绿色。花盆里的泥土已干裂出指头宽的缝隙,我从旁边拣起一把断了的螺丝刀刨了刨,尘土飞扬。我心里明白,它…  相似文献   

13.
书缘     
为了闯荡,我浮萍似地飘到了北京。   很奇怪,一来到文化氛围浓郁的北京,就有种不再想走的感觉。我留了下来,当了一名保安员。   从没见过如此高的大厦,从没见过如此多的车辆,古典的建筑、现代的立交、华丽的小区、清幽的胡同,让你感觉北京无愧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国际都市。我很自豪,分外珍惜这份工作。几年来,我努力改变着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想改变命运是多么不容易呀 !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有时为了交学费,竟让父母求亲戚、邻居,借钱交纳,然后等粮食熟后,卖掉还上。在这样艰苦、…  相似文献   

14.
《松州》2010,(6)
<正>我喜欢看见别人微笑,因为在那浅浅淡淡的笑容里带着温暖。单位有一老同事,是专门接待上访群众来访的,他的办公室里总是人来人往,全是来上访求决的群众,有时每天接待五六起信访件十多人,遇到难缠的,就更难做工作了。  相似文献   

15.
黄碧新 《当代广西》2011,(24):52-52
偶尔的晴日,大多时候风清凉,秋天到了。我喜欢的秋天到了。 一直以来,我喜欢秋天,仅仅因为它可以给我故乡的父老乡亲带来短暂的从容和慰藉。 在这个季节里,我的乡亲不再慌里慌张地劳作,可以把割下的稻子一扎扎地置于稻茬上一天两天,让它们在秋风里、太阳底下自然消了水气。  相似文献   

16.
“看不见你的脸,看不见你 的手,看见的只是银行卡上的金额 在走;有时喜来有时忧,有时笑来有时 哭,大梦醒来全身抖。”——这说的是 目前诈骗短信满天飞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立起     
摇一只很小的虫子,能在没有水分的茫茫大漠一代一代生存繁衍,我纳闷它们靠什么活着?看了电视上的一个自然类节目,让我再一次惦记起这些小生命,并对它们生出几分崇敬来:清晨,沙漠中的小虫们早早起床,打开房门,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它们的家爬上来,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抚过沙丘的表面,爬上小虫的身体。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长时间一动不动,在它们的背甲上也悄悄地凝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聚越大,它们相互…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一个雨夜,伏在书桌上发呆的我,无意间发现了扑在灯泡上的飞蛾,一个坏念头闪过我的脑海。关掉了房间里的其中一盏灯,发现它们奋力地向另一盏灯扑去,我索性将另一盏灯也关了。借着客厅的灯光,发现它们正没有目标地窜飞着,正当我得意之际,却看见飞蛾们一只只朝客厅飞去。无论我如何为难它们,它们都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19.
我想我一直是在一片山林里走着。太阳在山林之上。我看见的太阳不是真正的太阳,那是太阳的光芒。太阳的光芒从树冠洒落下来,在山林里形成许多的斑驳陆离。山林里并没有路,我走在斑驳和陆离里,像青草和飘落的树叶子一样渺小,远处有溪涧里的水雾在阳光里幻化成彩色的雾珠,它们在光芒里追逐着,光芒在它们的追逐里一个一个地化了,碎了。无声地化,无声地碎,然后,无声地再长……  相似文献   

20.
俄国作家科雷洛夫一则寓言是这样讲的:张三带着斧头在树林里走过,一棵小树拦住他,对他说:“把这些树木砍个干净吧,好心肠的朋友,我希望你砍掉它们!它们不让我自由发展,太阳光照不到我的身上;伸展伸展我的根子吧,我根本就找不到地方;我的四周没有一点风的声音,这些树木在我的头顶上结成了一个道地的罗网。我告诉你吧,要不是它们挡住我,要是我能自由生长,一年之内你就可以看到我成为这地方的光荣和骄傲,我的友爱的树荫将要一直遮蔽到山谷的左右两边。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如此,你瞧!我是灌木──就这么点儿高。” 于是,张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