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个性品质是心理素质的结晶,是心理健康及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也与其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密切相连。良好个性品质作用于人生逆境的心理机制,即作用—反馈—修正—升华的过程。良好个性品质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设定择业目标;有利于提升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兴趣和能力;有利于提升把握机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其基本模式是"双主体"模式,即对于高校来说,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塑造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首先,发掘、张扬校内先进典型;其次,实施具有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特质的科学管理;再次强化体育工作。作为大学生,首先注意克服"习得无力感";其次进行"思想锻炼";再次,从时间上说,应该从大一开始。  相似文献   

2.
"00后"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勇于竞争、亲近网络等特点,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不小挑战、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要精准把握"00后"大学生的特征,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为"00后"大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00后"大学生是空前开放的一代,这种开放打开了他们的视野,充盈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变得包容而自信,活跃而博学。自带网络基因、拥有个性需求的"00后"大学生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实现,他们渴求融入小众化兴趣圈层的过程,也是他们彰显个性,寻求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呼唤——谈校园民谣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是时代的先行者”,这话并不夸张。在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似乎更适合于担当“先行者”这种角色。因为,一个时期的某种社会流行文化的流传,几乎总能从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中寻到足迹。譬如,作为时下校园文化之一的校园民谣就是在大学生中先期流行而后再流入民间的,这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人们知道,早在80年代初期,台湾校园歌曲就以《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为主力军,并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大陆校园刮起了旋风,一时间铺天盖地风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各项工作,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全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对于统筹推进"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社会实践覆盖面广,可以作为"合力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助力精准扶贫的"三针对""三优先""三提高"模式,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使命担当、提升综合素质、激发爱国情怀,是高校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锻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主阵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党校工作要做到"三进"、"三结合"。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6)
正安徽卫视HR手撕"简历帝"的节目,向人们残酷展示了今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无可突破的真实天花板和鄙视链。一部分高校的学生仍奋力挣扎在"前现代"或"现代"的就业战场之中,一如"简历帝"那样,每日斗志昂扬、征战杀伐,渴盼着一将功成的那天;另一部分高校的学生却早已一脚迈进"后现代"的状态之中,形成一种"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倾向。我曾撰文分析过95后一代大学生的特点。95后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4)
法治信仰影响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当代部分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知识欠缺、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认知功利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基于个性与共性关系,遵循"个性发展完善要服务于共性目标"和"共性目标要着眼于个性发展需求"两大原则,从完善法制教育、强化权利意识、优化法治环境、参与法治实践入手,重塑大学生的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10.
李鸿 《传承》2008,(4):70-71
当代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独生子女病",对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是医治此"病"的有效途径。对大学新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正确处理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共性和个性、集中和民主、刚性和柔性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情况,不仅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大学生在重大事件中的社会心态,而且折射出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有信心,认为自己应该担当科学的传播者、理性的辟谣者、健康的守护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国家号召的响应者。  相似文献   

12.
刘洋  韩雪峰 《前沿》2013,(5):39-40
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理论学习现状,从"90后"大学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90后"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并结合"90后"思想特点,详细分析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与途径,这对于立德树人,为党培养忠诚、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新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独生子女病",对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是医治此"病"的有效途径.对大学新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正确处理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共性和个性、集中和民主、刚性和柔性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孟凤英 《传承》2010,(21):40-41
大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开发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大学生创造个性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二是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是提供内在智力支持和方法论上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姚洪  张培杰 《政策》2012,(4):2-2
刘普林,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学生,到武汉上学两年来,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利用课余休息时间、节假日替当环卫工的母亲清扫街道。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他身上体现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孝敬父母的好品格,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被称为"马路孝子"。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社会关系、素质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结合,可以从实施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着手,以学生发展目标为导向,贯穿大学全方位和全过程,将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成才价值的地位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价值便是人的一生的活动产生的意义,不同的个体对于人生活动的意义的判断不尽相同。那么,大学生对于自我人生活动的价值的判断又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将重点研究的是当代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或曰个性,以及形成这种特征或个性的本质。此外,文章还将简要分析回顾80年代以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上述特征的表现与演变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8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初心"就是当初面向党旗庄严许下的铮铮誓言,就是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当前,覃塘区各级党员干部与全国各地党员一样,正如火如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廉洁自律落实到行动上,争当"四讲四有"的模范。讲政治、有信念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开发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大学生创造个性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二是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是提供内在智力支持和方法论上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