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邹妍 《江淮法治》2008,(18):34-35
2008年6月的一天,马鞍山女青年朱某因轻信手机短信中奖,被人诈骗3万余元。因为是瞒着父母拿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朱某心急如焚,最后想到偷东西搞点钱来把自己被骗的钱填上。  相似文献   

2.
张红卫  路芳 《政府法制》2011,(32):23-23
一个在家待业“啃老”的“90后”,居然仅仅因向父母要钱被拒绝,便通过放火烧自己家房子的方式报复父母。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9月20日审结了这起放火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张效瑜有期徒刑3年6个月。  相似文献   

3.
曾永涛 《证据科学》1999,6(4):161-161
偷窃癖属冲动控制障碍类的一种精神障碍.其主要特点:不能抗拒的偷窃冲动和行为,没有明显合理的动机,偷窃的目的不是为了偷窃物的经济价值或使用价值.偷窃前出现紧张感,偷窃时和偷窃后心里有一种满足感、愉快感和轻松感.笔者在司法鉴定工作中遇一例偷窃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最好的报复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演讲完之后,他问在场的有多少人打算原谅自己的敌人,大约有一半人举起了手。显然,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他旁征博引,又讲了20分钟,然后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这回,有80%的听众举手。心理学家仍不满意,继续高谈阔论了15分钟,此时大家已饥肠辘辘,除了一位坐在后排的老太太外,其余的人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5.
“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作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最后的、最强有力的强制措施,在争端解决执行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止WTO义务的目标关乎对贸易报复机制的评估和规则设计.由于DSU条文本身并未就这一点做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产生了很多争论.在对既有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报复机制的目标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认为WTO报复机制具有多元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宁 《法治纵横》2011,(3):41-41
日本千叶县船桥东警署1月6日以非法入侵住宅罪逮捕了一名隶属于日本警视厅警备部警护科、名叫加藤正博的高级警官。 据千叶县警署透露,5日深夜,在日本千叶县船桥市的一户人家的浴室外,发现一名正在偷看女性洗澡的男子。  相似文献   

7.
刑罚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惩罚罪犯,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它毕竟也是一种恶,会造成新的社会矛盾。本文阐述了刑罚报复的正当性依据,刑罚报复的等害性,以及对刑罚等害报复的规诫。  相似文献   

8.
曹凯 《政府法制》2010,(10):23-23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出狱后因怕遭报复,设法翻墙“重返”监狱。3月21日,法院判他入狱15年,令他“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9.
大陆封锁政策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欧洲战争期间,拿破仑为了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治措施。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没使法国走上强国之路,反而给法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利益,最终以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而告终。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山东德州一家烟酒超市来了—位外国人,等这位客人走后,店主纳闷,怎么少了2万多块钱?  相似文献   

11.
刘克梅 《政府法制》2010,(15):11-11
北京市首位举报贪官获最高奖励的市民李素(化名)6月22日拿到了奖金,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宋蕾将10万元的支票交到了他的手里。  相似文献   

12.
13.
误会产生报复之心 孟晓菲和王静是丹东市某中专的学生,两人不仅从小一起长大,还一直是同学,关系很要好,平时经常在一起玩。论学习,王静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而孟晓菲则贪玩,功课较差;但论模样,王静要比孟晓菲逊色许多。孟晓菲长相出众,身材苗条,有“校花”之称,因此有很多男同学追求她。其中有个叫刘宇的高年级男生,高大帅气,逐渐获取了孟晓菲的芳心。  相似文献   

14.
聂云飞 《经济与法》2003,(11):54-55
世界贸易组织(下称WTO)争端解决机制自从1995年1月1日WTO成立以来一直非常活跃。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是《争端解决程序与规则谅解》(下称DSU)第22条有关补偿和中止减让的规定。该条有关中止减让的措施被喻为“给WTO装上了牙齿”.并认为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关键成就,也是国际经济法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WTO争端解决机制本着既往不咎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贸易救济措施,其中作为执行保障的贸易报复措施被认为是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简述WTO报复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WTO报复制度现存的问题,同时归纳了三种改革建议。在此基础上,纵观我国的立法现状和经济发展,给出了我国的改进建议以及启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毛骁骁 《河北法学》2008,26(6):154-157
WTO授权报复机制被称为WTO的最后救济手段。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的规定,授权报复的程度应与利益丧失或减损的程度相等。然而经济学研究已经表明,授权报复的程度很难与利益丧失程度严格相等。而在外国销售公司法一案中,DSB改变了对授权报复程度的既有解释,将"相等"程度解释为一个"恰当"的区间,希望以此来促进DSB裁决的履行。然而,由于在授权报复机制中存在的"囚徒困境",借助"恰当"的报复程度来促进DSB裁决的履行的初衷恐怕很难实现。只有通过引入第三方力量或者多次博弈来破解"囚徒困境",才能实现"恰当"报复所希望达到的"促进履行"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女儿的报复     
她满怀仇恨来到上海,眼里容不下团圆的欢喜,复仇的火焰吞噬了伦常,也灼伤了母亲。多年未见,女儿意外出现王女士今年54岁,20多年前离异的她只身来到上海打拼,因为条件所限只能狠心将5岁的女儿小梅交给前夫抚养。离开那天,女儿不谅解的眼神让王女士一生难忘,到了上海之后由于忙于生计,王女士很少回老家,偶尔回去想见女儿,却遭到前夫和女儿的拒绝,渐渐地她便不再回老家  相似文献   

18.
陈立虎 《法治研究》2012,(12):30-35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贸易报复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和制度。这一制度不同于传统国际法上的反报,也有别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之中的贸易报复规则。WTO立法和实践同时表明,WTO法律中的报复制度依然存在模糊和漏洞,甚至还有不公正之处,需要完善并推出报复制度的新版本。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法》上的报复制度的历史和目前的特点,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及启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报复社会为目的实施的严重刑事案件在我国频繁发生,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但目前理论界对用于指称此类犯罪的概念认识观点并不一致。该类犯罪可以统称为报复社会型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的弱势性、犯罪目的的报复性、犯罪行为的突发性宣泄性、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和犯罪结果的严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钱昊平 《政府法制》2010,(21):36-37
2007年,王好让向河南沁阳市公安局提供了一起抢劫案的线索。警方根据线索控制住了案犯,不过在监控过程中,案犯逃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