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莲 《学理论》2009,(24):173-174
为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避免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毒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按《政府采购法》有关要求,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绿坝一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本文从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绿色过滤软件的现状,指出了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作用,并对怎样通过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史娟  李智 《学理论》2010,(1):193-194
本文以网络上盛行的"王道"现象为例分析了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传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建设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为青少年上网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近年来,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与日俱增。而青少年阶段是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里,网络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影响着青少年还尚未完全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也随之凸显,试图通过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发挥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并就克服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健康茁长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5)
我国网络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全世界人数最多的网民,其中又以青少年占最多人数。青少年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国家网络安全和民族发展未来,要形成系统思维,从事前预防机制、行为管制机制、影响诱导机制、事后补救机制四个环节入手,加强青少年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成长氛围。加强源头治理,规范办网;提升全民网络素养,形成合力,督促青少年自觉文明上网;创新网络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途径载体,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引导和网络教育、文化工作;积极开展对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有失范行为的青少年的救治和心理法律援助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扩展了的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问卷",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与网络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接触网络年龄越早的个体自我统一性完成所需时间越长;人际关系不好的大学生上网时间更长;大学生能分清网络的虚拟与真实;真实世界越不自由越易引发网络围攻行为。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6,(10)
正来自搜索引擎关键词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时间主要集中于游戏、社交、看影视剧等,真正用于与学习相关的搜索内容仅占0.6%,甚至低于某些不良信息的搜索量,而即使与学习扯上边的相关搜索里边也有了新的问题——"学习有困难?作业有问题?拿起手机轻松一拍,小学、初中、高中作业问题立刻秒杀……"这是一款名叫"问他作业"的作业解答软件打出的广告语。此外如"爱辅导"、"作业帮"、"爱考拉"等这些软件在中小学生口中也有了一个霸气的名字——"作业神器",当这些答题软件风靡校园,学生花钱就能求来答案,久而久之则可能使青少年形成"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拜金主义思维,自然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2)
"性善说"是孟子对"仁"、"义"、"礼"、"智"的道德回答,对当今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网络犯罪、浏览和传播色情资源、放纵言行和深陷数字化迷宫等问题。以"仁"的思想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义"的思想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礼"的思想引导青少年约束言行、以"智"的思想引导青少年科学使用网络,是基于"性善说"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观点总结。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5)
青少年自媒体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表现,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自媒体"去中心化"表达方式、"裂变式"传播方式和"广场效应"等特点对青少年政治参与形成了双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净化网络政治环境、把控网络参政过程以及保障网络政治秩序等方面对青少年网络参政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矫治网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者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根治网瘾应疏重于堵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预防和矫治,是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重点所在。正视网瘾青少年比例目前,网络的使用者正逐年快速地增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当前,互联网平台发展迅猛,青少年是上网主力军,部分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悲剧事件屡见不鲜。分析表明,青少年沉迷网络和其所处的青春期生理阶段有关:一是青春期的心理反抗,最明显的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与父母、老师、周边人产生反抗情绪,严重者甚至反抗社会,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交往正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时期。深入研究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找寻消解网络交往困境的对策和途径,优化健康绿色的网络交往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交往的概念和内涵(一)网络交往的概念。网络交往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网络使用者角度看,广义的网络交往就是"互联网使用行为",指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的行为;而从狭义上看,网络  相似文献   

12.
倪邦瑞 《民主》2004,(12):42-42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有26个省份近800名网友加入了“网络妈妈”志愿者行列,她们以网络为平台,以母爱的特有方式,对迷恋上网的青少年进行“诊断和矫治”,让他们远离有害信息,为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引自新华社南昌9月15日电讯稿)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普及,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析了目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心理特点,对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心理问题从学生、学校和社会诸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万雪飞 《学理论》2010,(1):96-98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模糊的网络文明意识;有悖道德的网络行为;异化的网络双重人格。社会转型时期之于青少年网络文明失范现象的产生,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引发了青少年网络文明意识的紊乱;其次,转型时期的"规范缺席"助长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生成;最后,转型时期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诱发了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青年研究》2021,440(5):24-3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两期的相关数据,探讨同伴网络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社会濡染以及社会比较是同伴网络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三种主要机制。核心同伴网络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影响程度呈现边际递减趋势;核心同伴网络的社会濡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产生积极影响,也产生消极影响;正式同伴网络的社会比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影响,基于相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比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多消极影响。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上述三种机制各自独立运行。建议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干预,从多种途径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导致青少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十分严重,这也给我们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严峻的考验,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陈秀红 《学理论》2009,(21):71-72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上海市阳光中心针对网瘾青少年基于资源的社会工作服务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总结出社工在与社会资源联接的过程中对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即来自青少年自身、朋辈群体、家庭、政府部门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笔者概括出了政府推动、社工引导、社会多方参与的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董方光 《学理论》2010,(10):120-121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的心理后果进行探究,分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带来的负面后果,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季平 《民主》2005,(12):17-19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 着整个社会的日新月异,也给人们的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 化。互联网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 要渠道之时,也对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 新的要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四 次统计报告表明,截止2004年12月30日,我 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其中18岁以下 的未成年人占到总数的17.3%,超过1500多 万人。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地利用网络信息 资源,为其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当前 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是事关社会稳定和长远发 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徐珊珊  鲁宽民 《学理论》2011,(35):251-253
网络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不仅使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重大变革,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展示出虚拟空间的复杂性,青少年网民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受到网络发展带来的震荡和变革。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非传统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势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所认同的、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和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