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4年3月,我正在福州市烹饪技工学校学习,有幸被分配到所有同学都梦寐以求的福州旅社实习,因为它拥有刚刚在北京夺得"全国最佳厨师"桂冠的强木根和强曲曲师傅。1985年毕业时,我因表现优异,被师傅点名留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强"弟子,同时也有幸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生活在闽江这片水域的强派闽菜以及强派的发展过程。我到福州旅社报到的时候,双强师傅已接到新的任务,重返北  相似文献   

2.
"马师傅,我们全家都要感谢你,你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马师傅,真是多亏了你,我才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像这样的话,"马师傅"自己都记不清已经听了多少遍了,无论他走到哪,都会有人跟他热心地打招呼,说着感谢他的话。  相似文献   

3.
52岁的安徽人年师傅,在杭州三十多年了。去年,年师傅到杭州拱墅区景翠公寓小区当垃圾清运员,到现在刚好满一年。近日,年师傅在小区做垃圾分类时,捡到一个信封,里面是一查整整1万元现金,他立即报警,在警方帮助下物归原主。失主要给感谢费,年师傅谢绝了,但主动要求失主给他颁发一张奖状,“家里四个孩子(孙子),我主要想教育教育我们孩子拾金不味,(我)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4.
说个性     
记得上中小学的时候,每学期期末班主任老师都会在我的成绩通知书上做个鉴定,下个评语。不谦虚的说,那时候我各科成绩优秀、尊重老师、人缘好,也是学校各项活动的活跃分子,算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吧。班主任老师在送了我一大堆赞扬之后,到最后总是给我一个"个性太强"的不足与缺点。久而久之,我也错误地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5.
善待退休职工 一位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一车间的老王师傅退休时间到了,车间主任通知他去劳资科办相关手续。 手续办完了,老王又到主任办公室找主任,主任说,完了?完了就完了,还找我干什么?收拾收拾回家吧! 老王师傅双腿灌了铅似的,眼里含着泪水回家  相似文献   

6.
杨涛 《就业与保障》2014,(11):53-53
正从浦市古老的青石板板路走过,我们突然发现一家破旧的民居里,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堂屋的左侧,正在制作杆秤。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上街去买菜或水果,已少有卖家用杆秤给我们称东西,替而代之的几乎都是电子秤了,在浦市居然还有人在做杆秤,这不得不令人称奇。强烈的好奇心使得我停了下来,拿着相机东拍西拍,做杆秤的师傅也并不恼火,甚至习以为常,看也不看我一眼,依然做他的杆秤。我不好意思地说:"师傅,拍个照没意见吧。"他才轻轻笑了笑说:"你拍吧"。我不知道这个做杆秤的师傅还能坚持多久,很多人现在连杆秤都不会认,做生意的人图方便  相似文献   

7.
服务是不断改进的话题. 记得读书时,班主任给每人发了一本信用社的活期存折,但几次以后同学们均不敢去存取钱了,因为怕储蓄师傅那凶巴巴的脸:"你们这些学生仔,50块钱存什么?10块钱也来取一次,要存多存点,要取多取些!"那时银行是稳坐钓台的.  相似文献   

8.
没有去过灾区进行救援和实地走访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所以,对于曾经在灾区战斗过的人我充满了敬意。史永明师傅就是我曾碰到的一位有着自己特别的救灾故事的人。他是一名技术员,他总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所做的事情虽普通却不平凡。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笑声爽朗、皮肤黝黑,他说"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讲给你听"。于是我坐了下来,听史师傅讲他的救灾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是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孙立红,我16岁从安徽来到了北京大兴。我进入美容美发行业拜师学艺。师傅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副队长。在师傅的带动下,我知道了服务队的宗旨是“一辈子学雷锋、一辈子做好事”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服务后,便决定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每逢节假日就和其他队员一起到部队、上街头、去敬老院和残疾人工厂义务服务。看到了他们满意的笑脸,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从那时起我就立志从我做起,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人鼠相依     
1987年秋,十八岁的我在江西的一家小煤窑打工,带我的,是一位姓徐的老矿工,我叫他师傅。第一次下井,他吩咐我用破旧的饭盒带一些剩菜剩饭到井底。我心里纳闷,却也照办了。师傅他自己也带了一些吃剩的饭菜。坐缆车时,我奇怪地发现,好多工人手上都拿着个旧饭盒。我想,这可能是防患于未然吧,万一发生了矿难,被困在井底下,有这一盒饭,就  相似文献   

11.
朱宗保 《人民公安》2012,(18):41-41
我也有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因为他是一名派出所民警——老徐。 《大话西游》里,师傅唐僧的话痨功夫,实在是令人忍俊不止,佩服不已。很荣幸,我也有这么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他是派出所民警老徐。 刚从警时,我对调解那些家庭、邻里、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很是头疼,一丁点大的事情,没完没了跟你扯.我话说轻了解决不了问题,说重了还被指责态度不好。可许多难题到了老徐那里,却是迎刃而解,化千戈为玉帛。我向师傅取经,他说:“调解纠纷就像医生看病,语言交流是必须的过程,不然你怎么能发现病灶在哪里?不知病灶怎么对症下药呢?”从那以后,我开始密切注意老徐工作时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0,(2)
正"粤菜师傅"工程在广东省内开展如火如荼。广东正着力打造开放的粤菜师傅培训平台、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加强校企双制共育粤菜师傅、开展地方特色粤菜烹饪技能标准开发和粤菜师傅评价认定。2019年12月17日,在广东顺德厨师学院"粤菜师傅"培训班上,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30名学员,戴着白色高帽、穿着厨师制服,正在学习制作煎焗鱼骨、均安蒸猪肉。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我可以像我师傅一样,在吊车技能大赛中金榜题名。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我可以像电工师傅一样,面对着故障迅速判断出症结所在,面对棘手的电路问题不用看图纸就可以让机器正常运转。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我可以像钳工师傅一样,在废钢区选几块废钢,不到20分钟就可以做出一辆三轮车。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2)
正从厨36年来,常胜对粤菜情有独钟,注重观赏价值并力求精益求精。对于参与"粤菜师傅"工程,他满怀热情和憧憬。工程实施以来,常胜以大师工作室为首要平台,带领技术团队,开展技能培训,指导餐饮从业人员学习技能,提升烹饪水平整体实力。2018年以来,珠海市开始实施"粤菜师傅"工程,逐步取得成效。2019年,珠海首批认定7家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3家"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  相似文献   

15.
<正>2003年,我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我给自己的退休生活规划为八个字:"健身健脑、读书创作"。这里,我讲讲篆刻。对篆刻产生浓厚兴趣小时候,我家的胡同口有一家刻字店。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经过这家小店,看着师傅们刻字觉得非常有  相似文献   

16.
有个女孩曾经是我的师傅○王保师傅是个女孩,年轻漂亮,她比我大5岁,可看模样她比我要小得多。这已是1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是刚分到机械四车间的新工人。有一天早晨我贪睡,上班迟到了10分钟,师傅当着全班工友的面批评了我。我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但还是嘻皮笑脸地...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拼命压制我们就是想提高班级考评成绩,好多得点考核奖,我们就是不配合他,大不了再被他罚点款,看他怎么办!?"无意听到一群学生"义愤填膺"地声讨他们的班主任,笔者突然有一种惶恐,我们有些班主任简直就是"苦行僧","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是"白  相似文献   

18.
园丁梦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自然也不例外,遇到过几次这样的提问。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听见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想了许久。其实在那个年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要做什么。转眼就到了小学三年级,新来的班主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又想了许久。那时候班主任年轻英俊又和蔼可亲,课也上  相似文献   

19.
学无止境,何以言满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大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2)
正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美誉的广州酒家参与"粤菜师傅"工程,并以"培养工匠精神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其通过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平台,全面实施"粤菜师傅"培育行动计划,为当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广东人喝早茶、食点心的文化历史悠久,民间用"一盅两件三杯四盏"来形容。而粤菜行业领头之一的广州酒家则是粤菜文化、技艺的重要传承者。来到广州酒家位于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