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试论黄兴     
本文对黄兴作了论述和历史的评价。文章首先指出,在辛亥革命前后,“涌现了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旗帜的一大批革命家,黄兴就是其中的一位独步一时的领袖人物”。接着,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问题)、教育各方面,介绍了黄兴的主要思想,指出了这些思想的革命性因素及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并介绍了黄兴立身处世的风貌。作者还对有关黄兴的“流行的某些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黄兴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大节无亏,不应将他贬抑为“右派”、“妥协派”;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武装斗争方面的一个忠诚出色的战士”,不应“抹煞他在这一方面的汗马功劳”。文章最后结论: 黄兴终不失为一位有理想、有文采、有事功、为人正派、坚韧不拔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2.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04,17(6):28-29
有人说 ,近代革命是广东人革命 ,浙江人出钱 ,湖南人流血。纵观一部近代革命史 ,在某种意义上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正是湖南人的鲜血 ,孕育了现代中国。被章太炎誉为“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的黄兴[1 ] ,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黄兴勇于任事 ,不争名利的高贵品质则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黄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 ,湖南人的骄傲。他仅仅生活了 4 2年 ,就因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就是在这短短的 4 2年间 ,黄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 ,尤其是其精神为时人景仰。什么是黄兴的精神呢 ?1 聪慧勤奋 ,学以…  相似文献   

3.
汉阳失守以后,黄兴是否提出过放弃武昌的主张?在近三十年的中外史学论著中,几乎众口一词,肯定他提出过这样的建议。有的论著甚至认为:“和历次革命起事后,一到失败,他就脱身而去,如出一辙”,这是黄兴的特点。个别对此提出怀疑,认为不论黄兴还是别的革命领导人,当时不可能提出这样的主张,是湖北某些军阀政客“蓄意捏造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最近,笔者因工作关系,意外地看到1912年黄兴的一篇演说词,其中特别谈到了关于放弃武昌主张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件有争议的重大史实,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晓天 《求索》2007,(12):207-211
文章认为,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五权宪法”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考察可知,孙中山的监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辛亥革命为界标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随着其革命恩想的形成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而形成,而发展,而完善。孙中山还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这是孙中山认真考察和研究外国的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得失利弊之后总结出来的。孙中山还对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权等作过多次阐述,在监察机关及其职权的设计方面可谓匠心独具。总之,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相似文献   

5.
<正> 薛君度、萧致治教授合编的《黄兴新论》一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本黄兴研究论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黄兴新成果的总结,也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发展。“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对黄兴的挽联,高度概括了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辛亥革命,向以孙黄并称。但由于各种原因,黄兴却长期受到冷遇,对他的评价也不尽公允。直到1978年以后,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黄兴的研究才开始出现转折。《黄兴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收录  相似文献   

6.
断指革命元勋——黄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首领,威望和功绩与孙中山齐名,时人以“孙黄”并称。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打倒封建统治,黄兴与孙中山组织、领导和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黄兴更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亲赴战场、冲锋陷阵。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黄兴曾多次负伤,并留下了终身残疾。 黄兴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1874年10月25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一个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在家读书练字,背诵诗词。后来进入  相似文献   

7.
民国之初,黄兴多次举借外债,期间又多次参与反对举借外债的活动。黄兴在外债问题上看似矛盾的言行举止,实际上有着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须不损害国家主权,须适民意、合法律,须利共和、惠民生,国内筹款优先于国外债款。黄兴并不真正反对外债,他所反对的是有损国家权益的外债、反对非法借债、反对用非其当的外债。黄兴这种外债思想,根源于他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但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也是出类拔萃的思想家、理论家。仅就其政党思想而言,包括组党建党思想、政党建设思想、政党内阁思想等等。黄兴的政党建设思想包括党纲、党德、党风、党规、党略、党务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他特别强调革命党人要"重责任心","除权利心","勿争权夺利,勿侵人利己","不能有丝毫私意、私见、私利、私图","见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  相似文献   

9.
蔡双全 《求索》2014,(5):148-153
孙中山的党魁制,是他从反省和总结二次革命失败的教训出发而不得不采取的一时权宜之计。在当时激烈、残酷的军事时期,在党内采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既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特殊发展规律,又符合当时革命党内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黄兴则相对忽视了民主革命严酷的政治军事形势,其认识未免偏颇、肤浅。在这一问题上,孙中山的确比黄兴更富有远见,更深邃。因此,孙黄当时分手,主要责任在黄而不在孙。  相似文献   

10.
在出版界持续不衰的“毛泽东热”中,一部内容和视角全新的关于毛泽东的学术译著合集《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奉献给读者。毛泽东和他的思想永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在世界范围内,毛泽东则永远是一个关于中国的神话。在毛泽东远离了我们之后,毛泽东及其思...  相似文献   

11.
彭德怀学习苏军的思想对我军 5 0年代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彭德怀学习苏军思想的演变轨迹与毛泽东的相关论述和指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的“一边倒”战略和学习苏联的思想与彭德怀学习苏军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经验的论述和彭德怀学习苏军要结合我军实际的思想 ,以及毛泽东对军队“教条主义”的严厉批判和彭德怀在军内“反教条主义”扩大化等 ,都有着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2.
论黄兴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中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军事家。他关于“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武装反清起义的战略 ;武装斗争依靠革命党人、会党、新军三结合的思想 ;武装斗争以国民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以“爱国、保民、御外”为军队的宗旨 ;建立资产阶级正式军队的设想 ;普及军事教育和全民皆兵的主张 ,等等 ,都是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而且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 ,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1,(2):64
黄兴,字克强,原名轸,字廑午,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时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为"孙黄"。黄兴1874年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青年时入读武昌两湖书院。1902年黄兴被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他到日  相似文献   

14.
时贤把曾国藩列为中国近代的重要哲学家[1] ,判定他为哲学家虽有轻率之嫌,但曾氏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却是鲜活而丰富的,其“德治”思想亦折射出辩证的光芒!  一、曾国藩“德治”思想中的全面观曾国藩继承了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精华,而且根据时势需要,把“德治”方略拓展到军事、外交等领域,使“德治”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从而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意义。1.主张把国际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忠信笃敬的基础上。在清廷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与其他各国不是平等的主体。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执政当局在皇帝能不能及如何会见外国使…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发达国家资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研究,比较着重阐明他的“平均地权” 和“节制资本”思想,而对他的“发达国家资本”思想则注重不够。实际上,不论在旧民生主义中,还是在新民生主义中,孙中山都把“大资本公有”或“发达国家资本”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实际上认为,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应当把“发达国家资本”当作通向“集产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论黄兴的建国主张萧致治,张建雄黄兴是辛亥革命前后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过去,人们对于黄兴的功绩只把注意力投向他组织革命力量,推翻清朝统治;至于他的建国主张,则很少涉及。其实,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多次发表演说,组织各种团体,书信往返,函电交驰,阐述他的建国主...  相似文献   

17.
<正> 1912年初,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北迁以后,黄兴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南京留守。时间虽然不长(4月6日—6月14日),但他当时发起的抵制袁世凯政府举惜丧权外债,倡导劝募“国民捐”的活动却对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当年关于国债的经济思想颇有见地,在今天看来,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袁世凯夺取民国大权以后,日子并不好过,国库空虚,大农仰屋;地方不靖,风潮迭起。南方二十万大军和几省政权尚在革命派手中,尤使他不得安宁。一方面为了处理包括裁减大量军队在内的善后事宜,一方面为了加强北方的政治、军事实力,袁世凯决定举借外债。帝国主义乘机要挟,提出了极端苛刻的借款条件,“要求请派外国武官监督撤兵,会同华官点名发饷,并于财政部内选派核算员,  相似文献   

18.
最近常有人说,当今年轻人,尤其是以中小学和大学生为代表的几亿中国青少年,能叫出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名字者可能会以亿计数,而能说出历代中国教育家、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名字的,就少之又少了。历史上,中国当属最重视教育的国度,孔子早已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级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而家喻户晓。他关于学习与思维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是各国教育家不断挖掘的宝贵财富。近代,蔡元培是中国学人皆晓的教育圣者,他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理念,兴…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 ,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思想理论遗产 ,探讨与学习他的人生价值观 ,对于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 ,意义是深远的 ;对于领会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以自己的血肉 ,换取民族的解放”邓小平早就立下了“以自己的血肉 ,换取民族的解放” ,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誓言。这无疑是他人生道路的出发点 ,也是他生命的归宿。 1 92 4年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把自己的一切和党的、阶级的、民族的事业联系起来。他常常告诫自己 :“我是一个中国人 ,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一些…  相似文献   

20.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要求认真学习《纲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他指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实现十六大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