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援引大量史料,对近代中越宗藩关系这一特定历史现象做客观的历史考察,揭示其阶级本质,并对其历史作用做实事求是的评价,着重阐明宗藩关系与殖民关系的本质区别,驳斥越南某些史家的谬论,揭露越南当局出于地区霸权主义和反华的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越南民众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的街头集会与示威等抗议行动,由零星的活动,逐渐演变成常态化的活动,表现形式是定期活动与突发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定期活动往往出现在越南视角下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时间点即每年的1月19日和3月14日,突发活动则会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刺激下发生,如2014年的5月事件.越南民众针对南海问题的街头抗议,客观上因应并强化了越南官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华博弈,事实上形成了越南对华博弈南海问题的"双簧"态势.越南官方在此类活动中的放任(纵容)以及"收放自如"的管控,均显示出民间的此类行动事实上也符合越南官方对华博弈南海问题之需要.越南民间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的行动,其实也是越南官方长期培育的结果.民间在街头集会和示威行动中的口号和主张——包括中国"侵略"越南和越南对于南海岛礁的"主权"主张,均来自于越南官方长期不懈的宣传以及对民间对华"负面认知"的培育,而且这种"培育"已经形成了有利于越南民间以街头集会示威为主的对华博弈南海问题的社会氛围.事实上,这种氛围的形成,也有利于越南形成对华博弈南海问题的"合力"之势和"双簧"效果.  相似文献   

3.
越南"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向东 《当代亚太》2002,(11):14-17
越南的革新开放始终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越南共产党起初在理论上否认商品经济,后来承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机制,最后到越共九大,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理论框架.越南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表现出实践先行、理论建设滞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封建时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宗藩关系曾经维系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仍坚持"和为贵"的传统理念,提倡"和而不同".这一理念尤其体现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的主张上.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是建立在完全平等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5.
佛教在公元2世纪经过多种途径传入越南。在越南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状况,佛教表现出了极其明显的“入世”特征。僧侣们不仅精通佛学,还谙通汉学。他们积极参与朝政、外交、文化教育以及文学创作事业。这不仅促进了越南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越南古典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是越南南海政策的必然结果。在该冲突中,越南注重运用基于民意基础的综合性手段,如舆论战、推进南海问题的国际化策略以及加强对美日的依赖。越南之所以能够维持长时期的强硬应对,其原因在于:南海诸岛是其宣称的"固有领土";事发海域是越南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区域所在;有美日的援助;吸取了菲律宾在"黄岩岛事件"中的教训。据此,文章推断,今后越南的南海政策将会继续采用系统性举措维护其非法所得,并极有可能在平衡美日与中国的关系中倾向前者。有鉴于此,在增强与美日等国博弈力度的基础上,中国需积极回应菲越稳定关系的举措。另外,中国还有必要推进战略和战术并举的南海维权举措,同时强化社会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叙事/叙述学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女性主义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点,发现了在女性叙事文本中,传统叙事无以到达的彼岸:叙述声音与女性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越南女性叙事文本为考察研究的对象,借鉴叙事/叙述学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以叙述者的"声音"为切人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解读,探讨"在越南的社会环境下,女性作家写作所要表达的观念受叙述者的叙述声音限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越南人的祖先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先崇拜在当代越南是全国性和全民性的民间信仰,儒家思想是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对祖先的崇拜实际是在血缘基础上对人伦关系的关注,其实质是对血缘关系的崇拜.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越南人民的精神生活,决定了越南人普遍重家族、重血缘亲情的文化心理以及习惯用家庭、家族中的各种秩序关系、血缘关系去认知、阐释并构建社会关系的家庭伦理社会化倾向,同时,也强化了越南人"报恩答义"的社会交际理念.  相似文献   

9.
"早期收获"方案对中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收获"方案的实施将为越南的农产品贸易带来巨大的利益,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将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但从长远看,中国农产品仍将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8年6月国内媒体着力报道越南"经济危机"的情况,本文着重探讨国内媒体关注越南的动因,并探讨越南经济"危机"与否.2007年末开始,持续走好的越南经济出现了若干困难,并持续到2008年.2008年6月,国内媒体大规模地报道越南的经济"危机"--楼市、股市等表现,同时也有学者用"较大困难"一词形容越南经济.国内媒体对越南的关注更多地是提醒中国.类似的关注模式此前也有出现.此类关注更多是借题发挥,而对越南的报道显得有些片面.  相似文献   

11.
陈竹  李娜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109-122,153,154
兵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典章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繁荣的有效手段。李朝作为11至13世纪中南半岛上的强国之一,十分重视兵制的建设。由于中越复杂的历史联系,李朝立国后在兵制的设置上借鉴了唐宋兵制,尤其是重点效仿唐宋兵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军事制度。不过,李朝兵制并没有完全照搬唐宋兵制,它既吸收了唐宋兵制的精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符合李朝自身国情的兵制,并增设了新的兵种"象兵"。李朝兵制无论是在平定内乱抑或开疆扩土中,都契合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反过来,李朝兵制也对宋朝的兵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朝也参考了李朝兵制对其兵制进行改革。宋朝兵制在改革中充分借鉴了李朝的军事编制,尤其是"军"这种新的军队编制的创设,成为宋朝改革军队编制的开端。从李朝兵制大力效仿唐宋兵制,再到宋朝亦在兵制建设上借鉴李朝兵制的优点,这种相互学习与借鉴,增进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进一步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中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越南西原的民族分裂问题是越南三大民族分裂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法国的殖民统治催生了越南西原地区民族分离主义,而美国则支持和豢养了西原民族分裂势力.以"福洛"组织为首的西原民族分裂势力在越南国内外进行的以建立独立自治的"德伽国"为目的的民族分裂活动对越南的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既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出于统治和开发边境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越南封建王朝加强自身统治的需要。汉语汉字通过多种途径在越南进行传播,对越南社会政治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包容的文化意义也就因此呈现出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被收集在《李—陈诗文》中越南11世纪至14世纪初的汉文诗歌为中心,分析了佛教在越南的传入和发展以及李、陈时期越南文学所呈现的特点,阐述了佛教曾经对越南的社会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76年越南武力统一的实现不单是因为美国从越南的撤军,也是复合权力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越南统一问题中全球硬权力结构、全球软权力结构、地区硬权力结构、地区软权力结构、国家硬权力结构以及国家软权力结构六个因素的比较分析,离析出了武力统一模式的重要因素"同质性复合权力结构",以及武力统一模式的关键因素"异质性复合权力结构",从而论证复合权力结构影响越南武力统一进程的研究假设。该结论对中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views three recent books on labour politics in Vietnam and China: Angie Tran’s Ties That Bind: Cultural Identity, Class and Law in Vietnam’s Labor Resistance; Jeffrey Becker’s Social Ties, Resources and Migrant Labor Conten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Peasants to Protesters, and Eli Friedman’s Insurgency Trap: Labor Poli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These three books capture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labour unrest and labour institutions in Vietnam and China, which are accounted for by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resistance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Their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that they draw out the new dynamics and new venues within the state that can both enable and constrain labour resistance and struggle in these countries. However, this article also argues that these works have not adequately theorised the nature of change within the state and the role of the law in labour resistance. It therefore suggests that bringing in the law to socio-political institutions is essential to a research agenda that explore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labour politics in Vietnam and China as transitional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7.
在15世纪前期复杂多变的中越关系史上,黎澄(胡元澄)的一生和其官宦生涯历经变故,跌宕起伏。他先是越南胡朝王子,官居高位,后降于明朝,因献"神枪法"、督造火药兵器,为宣宗和英宗器重,以明朝廷臣终其生。他为仕颇有政绩,也是火器专家、文学家,著《南翁梦录》传世,对中越两国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31年7月,在日本精心策划和挑唆下,中朝民众因租地出现对立,酿成了万宝山事件。朝鲜民众不明真相,甚至以日本撑腰而将矛头对准在朝鲜的华侨,掀起了惨无人道的“排华运动”。朝鲜排华运动发生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妥协的方针和立场,并借此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从而导致了中国驻日公使汪荣宝的被免职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东南亚诸国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重建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北方印支三国及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南方各国,东南亚地区形成了“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究其成因,主要外因有:西方殖民主义者殖民统治方式的不同对东南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起了加剧作用,美苏在东南亚的“冷战”及相关战争使印支三国失去相对和平的经济恢复环境;内因则是南北方国家经济发展体制与发展战略方面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20.
黎跃进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2):106-115,156,157
耶谢巴尔是印度现当代进步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的描绘,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篇小说《虚假的事实》,以印度独立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艺术的形象体系,以文学虚构叙述,重新建构印度的"民族自我",是后殖民语境中印度民族自我的"寓言"。小说在印巴分治、教族冲突的民族灾难反思中,提出正视现实,清理殖民统治带来的文化后果,革除独立政府新权贵的种种弊政,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后,建设一个进步繁荣、平等团结、理性奉献、自力更生、代表民众利益和愿望的新的民族自我。这个"民族自我"在小说主人公达拉与和布兰身上得到"寓言"式的体现,达拉的经历和命运是印度民族的象征性写照,她勤勉温雅、宽容仁慈、正直清廉的性格,是新的"民族自我"的人格化。小说的构思也艺术地体现了寻求"民族自我"的突出特点:在历史框架中虚构情节,民族知识分子聚会,本土风习描写,坚信民族光明前程的结局。小说在表现耶谢巴尔一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同时,鲜明地体现了探讨"民族自我"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