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晓黎 《亚非纵横》2005,(4):76-78
印度不仅自然风光妩媚如画,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这个把“惟有真理得胜”写在国徽上的国度,用她的泰姬陵、红堡等历史遗迹保留着对昨天的记忆,又以“软件王国”的声誉,焕发出对明天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油气资源极为匮乏的印度,正面临能源短缺的严峻挑战。为了维护能源安全,印度积极开展与“大周边”地区的能源合作。印度推进“大周边”能源合作计划有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近几年,印度的“大周边”能源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涉及大国和其他力量的利益,这个能源合作计划还将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4.
英国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R·吉卜林与印度有着微妙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关联,这与他早年的印度生活密不可分.在他的创作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历史缺席"现象.本文拟从这两方面进入,探讨吉卜林与印度的心物邂逅及其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一样,印度同属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拥有世界上众多的人口,同样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欺辱;在经过英国人近百年“西方文明”的殖民后,印度本应变得更加和平,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往往是选择了冲突,从国内大规模民族暴乱到印巴三次战争,从中印边界冲突到出兵斯里兰卡,从南亚核竞赛的硝烟到近期的克什米尔争夺战,印度自独立以来几十年间几乎烽火不断。 直到现在,印度政府仍在推行其强硬政策——“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不惜血本从俄罗斯等国购置大量先进武器;同时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更令中国人们关注的是印度一直毫无遮掩地支持达赖搞独立。 人们不禁要问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退出印度"运动的原因及其是自发的还是有计划的等问题做了探讨.文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三年以来的英印矛盾的不断积累与激化,是导致"退出印度'运动的根本原因;而8月9日的大逮捕是诱发"退出印度"运动突发的直接原因.就"退出印度"运动爆发的方式而言,它是自发的,但就其进程而言,则是有计划的,不应因为"退出印度"运动爆发方式上的自发性而否定它在爆发前和实施当中的计划性.  相似文献   

7.
在吉卜林、叶芝等英国作家笔下,出现了与两个“东方”即中国和印度有关的文化信息。探索这些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和印度书写之异同,成为本文的旨趣所在。英国作家对于这两个“东方”形象的描绘反映出西方看待东方的许多复杂信息。  相似文献   

8.
杰哈布瓦拉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小说家之一。她以印度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炎热与尘土》因为其复杂暧昧的东方主义手法而引人注目。本文将这一作品放在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它的文化复义性。  相似文献   

9.
一、印度经济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时间维度上的必要张力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类思维也从未停止。特别是在历史的重要转折关头,人们总是强烈地想弄明白自己应向何处去的问题。而要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就必须弄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这就构成了库恩所说的“必要的张力”。冷战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日本《21世纪》杂志把印度作为多极世界的一极,美国也将印度视为90年代末世界三大地区力量中心之一。世界经济观察家也指出,在未来20~30年内,将会产生五大世界强国,其中三个在亚洲,那就是日本、中国和印度。因此…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吉卜林是典型的殖民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印度被殖民的历史本貌,其滋生于帝国心态的帝国话语使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表述印度主题,并以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印度进行艺术直陈.本文分析了吉卜林的印度书写,探讨了他在殖民文学创作中反映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印度全球大国梦的主要内涵就是要建设一个强大、统一的印度,成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为实现这一梦想,印度几代政治领袖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建设强大统一的国家、领导不结盟运动、追求拥有核武器和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印度走向全球大国的四重奏。印度力争要实现全球大国梦,其直接原因是长期殖民统治后所产生的刺激反应,而辉煌的文明和日渐强大的国家实力则是其根源。印度走向全球大国之路的波折历程带给我们诸多启示:精英与民众的脱节、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的脱节、国际目标设计与现实的脱节、周边外交利与义的脱节等。  相似文献   

12.
印度推进"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的诉求在于,通过渐进方式分阶段实现南盟一体化目标、服务于"邻国第一"政策,以重塑地区影响力、平衡国内地区发展与资源配置以及构建以印度为主导的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目前,"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但受基础设施条件、满足投资需求的能力、相关国家的政局稳定性以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孟不印尼"合作的地区环境并不理想,其未来成效也有待观察。中国致力于推动与南亚发展战略对接,但信任不足限制了彼此倡议对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亚洲政治结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印度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印度教文化分别在两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主流文化地位,它们所体现的特有政治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两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上,使政治层面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界在进行中国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研究的同时,还在进行中国文学研究.这以印度独立以来的几十年最为典型.限于语言等多种复杂因素,印度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具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如论文多专著少,重现当代文学轻古代文学等.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由教育部公布的汉语新词中,“炫富”上了榜,更有人道:“这是一个炫富的时代。”19世纪以来,人类历史进入到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金钱已然成为人们的上帝和人生梦想的最高点。金钱真是人生的至上的“炫”点吗?或许是,环望周围的世界,许多神话般的梦幻都在金钱的闪闪炫光之中:  相似文献   

16.
吉卜林、福斯特和奈保尔是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的三位重要作家,其创作与印度关系紧密。他们的印度书写不同程度地带有东方主义的思想痕迹,其作品均体现了文化身份认同之思考。探讨三位英语作家的印度书写及其文化身份思索对于深化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根据自己的农业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两次"绿色革命"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技术型农业现代化之路,印度的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拟从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先后发生在印度大地上的农业大变革,揭示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内涵.  相似文献   

18.
老挝是东南亚地区受印度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之一,在老挝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可以找到古印度文化的影子,古典名著<休沙瓦>便是这方面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保罗&#183;司各特关于印度的神秘化、色情化描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小说以“性神话”书写印度和探索东西关系提出质疑,并以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对这些东方主义手法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20.
2013年5月21日,在中国总理李克强“首访印度”之际,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与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在成都联合举办了“印度‘东向政策’与中国‘西进战略’”学术研讨会,近30多位专家学者就印度“东向”政策的新走势、中国的“西进”战略及其影响以及中国与南亚合作的前景三个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