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邵建斌 《人大研究》2002,(10):46-46
据法制日报报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为了拓宽民主渠道 ,于 2 0 0 0年 4月出台了《公民旁听镇海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实施办法》 ,允许公民凭个人身份证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申请参加旁听常委会会议。然而 ,出人意料的是 ,旁听制度在镇海区实行一年多来 ,至今的 6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只有 2人申请参加旁听。而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 ,是改进和完善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确…  相似文献   

2.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吉林省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而为进一步规范这一项工作,9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公民旁听提供了新的法律平台。早在2000年5月26日,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试行)》。实施8年来,对于激发全省广大公民的政治热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人大意识,  相似文献   

3.
《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为了实现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在例会期间设立公民旁听席位,以此敞开民主大门,让人民群众多一条直接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渠道。旁听的可以是工青妇等群众组织成员,也可以是各民主党派代表,还可以是工厂职工、街道办事处居民,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城郊农民、个体私营者,解放军战士等社会各界人士。对旁听者一是让其享有一定的发言权,让他们表述自己的意见;二是印发旁听人员征求意见表,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此表来反映,会后由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收集整理,转给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并负责回复本人。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设立的旁听席位,是国家机关与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  相似文献   

4.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渠道。鉴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属于创造性的新鲜经验,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新生事物。本文从建立公民旁听制度的法律依据,公民旁听的权利和义务,作用及影响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年初召开的珠海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一群"编外"代表特别引人瞩目,他们就是旁听席上的公民代表。在旁听人员座谈会上,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  相似文献   

6.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旁听条件的不恰当限制影响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公民旁听时应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是旁听名额少。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旁听办法中规定:凡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享有旁听会议的权利(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同时又对每次旁听的名额加以限制,规定每次只允许有限的少量公民旁听,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公民旁听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好…  相似文献   

7.
邀请公民旁听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一种有益探索和有效形式。1985年8月,山东潍坊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这是公民旁听活动在地方人大的最早实践。  相似文献   

8.
公民旁听制度是发展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一项具体实践。但对已经实施公民旁听制度的地方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公民自愿报名申请旁听的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各地人大常委会最初开展公民旁听时.公民积极性较高.但往往一阵新鲜过后,逐渐冷淡下来.甚至出现无人报名的现象。为了防止旁听席“冷场”.各地人大常委会依靠商请有关单位推荐人员充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全市人民的意志,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公民旁听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办法>.经报请市委批准,旁听活动于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组织实施.会前,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房凤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军、王德惠,秘书长乔富源亲切会见了旁听公民,并与大家一一握手致意.……  相似文献   

10.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简称公民旁听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期间,无法定参与义务的公民凭有效证件,通过自愿申请、组织者邀请等方式,经批准后,参与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各地人大常委会就此做了不少探索,公民旁听就是人大工作向社会公开、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公民旁听,不是作"政治秀",而是让公民真切体验人大制度,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12.
不断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和监督实效,是山西省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锲而不舍地探索、研究、规范、创新的课题。实践中,他们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提高会议质量和监督实效的制度。其做法是:一是建立旁听制度。于1999年12月出台《关于本市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办法》。2000年2月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首次设立旁听席。运转4年来,已有86人次旁听了常委会会议。让公民直面民主进程,既是民主监督的重大突破,又为群众和政府之间更多地加强沟通和理解提供了条件,还为人民群众监督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郑市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5月25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新郑日报》、电台、电视台发布公告:公民通过申请可以旁听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此举在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新一届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规范和完善了《新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并于今年元月召开的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发布实行。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就是根据议事规则,经过审查批准,有8名新郑市公民旁听了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参与国家大事神彩飞扬,享受民主阳光心潮激荡……这是2008年11月24日吉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期间举行的旁听公民座谈会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赋予公民旁听权,并不代表公民拥有人大议事决策权,包括会议发言权。人大议事决策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法定职权,单个公民不应拥有,若赋予旁听公民发言权有悖法律。公民旁听以"听"为主,重在知情知政。从公民旁  相似文献   

16.
各地动态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邀请公民旁听5月31日,包括退休干部、高校师生、企业职工、法律界人士等在内的20位普通公民,应邀旁听了湖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成立27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作为我国地方特色的人大民主形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制度保障。本文结合罗源县人大工作实践,对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进行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读完公民导刊第三期《旁听让公众走进"议事殿堂"》一文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区县人大工作者,感触颇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级人大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作为人大在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西山区人大常委会试行公民旁听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始于2002年8月。通过组织公民旁听,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高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反映良好。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拓宽地方人大民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强化人民群众监督职能;有利于动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20.
1月23日,大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除了与会的代表和列席人员外,还多了20位旁听公民,他们坐在会场二楼第一排的旁听席上,胸前佩戴的桔黄色证件格外引人注目。在1998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就设立了公民旁听席。这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二十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有170名普通公民参加过常委会的旁听。实践表明,旁听席的设立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极大热情和关注。每次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前,都有许多市民积极报名申请旁听。有些人还提出,旁听常委会只能见证常委会组成人员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只能了解全市局部的、短期内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