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格对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其无意识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论述和总结,以加强对无意识理论及其与艺术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一在艺术创作中,直觉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是,它的复杂机制至今还是一个有待我们继续探索的神秘的领域。过去,我们对直觉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将它斥之为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看来是很不妥当的。直觉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心理现象。且不说在艺术创作中,在科学研究中它存在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可见。比如,屋里进来一个人,你过去并不认识他,但你凭直觉,就在心里做出判断:这是一个善良的人,老实的人或是一个狡猾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严重障碍,如何克服这一障碍?适当地采取无意识教育的方法具有独到的功效。所谓逆反心理,即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本文里所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随着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发展,无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文化无意识     
<正> 李述一在《哲学研究》今年第二期撰文说,文化无意识是精神现象的一种,是人类文化心理积淀的产物,具有后天的特质,与弗洛伊德那种先天的、动物本能的无意识不同。文化无意识对于人们在决策与评价这二类行为的影响巨大。首先是对决策行为的参与。决策行为常常与决策者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有关。一般来说,关于个体实践的决策采取活动,其中理性的因素、自觉意识的因素相对减弱,而文化无意识的参与力量则相对增强。其次是对评价行为的参与。人们在生活中可能对某一事物不假思索地作出自己的评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维与方法中的无意识是以非逻辑,无目的,无计划,不自觉和模糊不清为特征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形式方法.培养这种非理性的设计思维形式,不但可以提高设计师自身的创新设计思维理念,还可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和修养,注意观察体会生活中新的设计元素,应对不断变化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无意识认识胡敏中我们知道,认识就是认识主体通过认识工具观念地再现、接收和把握认识客体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达到了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上的统一。人是认识的主体,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主体,就在于人在认识中...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历史背景之下,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塑造与传播新型农民形象,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使文艺创作和艺术传播实现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无意识教育是一个具有天然优势的领域,它与有意识教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立足军队建设的目标和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无意识教育的基本路径应着眼现实,遵循思想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从军营文化、科学带兵、大众传媒、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劳艺 《理论月刊》2005,(9):143-144
本文就音乐创作的特殊性以及音乐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创作之间的差别作了阐释与说明。同时,对如何促进音乐创作水平提高、促进创作者素质的发展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无意识》一文(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2期)发表以来,不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笔者收到全国各地不少来信,其中包括钱学森教授的来信。来信大都谈到,揭示并研究“文化无意识”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期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研究这一课题。此外,也对《文化无意  相似文献   

12.
胡友慧 《求索》2012,(4):147-149
经世思想是湖湘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明末清初湖南武陵艺术家髡残在其同乡龙人俨和东林党人钱谦益、明末遗老顾炎武等的影响下,青壮年时期就已形成强烈的经世思想和遗民意识。这一思想意识成为了伴随其整个人生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生涯,使其创作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协同性地体现于犯罪行为无意识动机的各个方面。青少年犯罪动机包括意识的犯罪动机与无意识的犯罪动机两大方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典型地体现在犯罪的行为动力中,它们是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深度心理力量,并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在多层面无意识的作用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具体体现为本能冲动力、罪恶情结动力、好奇心动机、逞强动机、逆反动机等多个动机成分。它们对于犯罪侦查、罪犯矫正与犯罪预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实施无意识教育,一定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解决路径问题。对此,本篇着重加以概述。 在良好环境中熏陶。人创造环境,环境也改变人,环境对人有一种无形的潜在影响和改造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创造和谐、团结、友善、互助的良好工作环境,还要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优美宜人、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比如,结合厂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无意识理论为主要线索,结合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装置”,着重对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的内部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这个内部机制是大脑基本结构“语言获得装置”(LAD)与儿童出生后经过“锻炼”而内化了的、对语言的生成发展有直接作用的集体无意识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无数代人历经饥荒和匮乏,使得中国人在潜意识里对饥饿怀有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已深入到国人的骨髓,故而在饥荒社会下形成了饥民心理,在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没有艺术家主体的审美活动就不可能产生艺术作品。这是艺术生产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但是,从这个特征是不是就可以得出审美活动完全等于艺术创作的结论呢?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提问题似乎有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其实,这并非我的发明。在中外美学界,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一种把审美等同于艺术创作的观点。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规律等根本性问题,有必要把它辨析清楚。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业内一些人士纷纷提出,适应当今工作对象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探索实施“无意识教育”。 何谓“无意识教育”?这是指思政工作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教育者去自我感受、体验、认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教育活动。如果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便是:实施教育有意识,接受教育无意识。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作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创作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是特定价值观的表现方式。艺术创作在提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同时,也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并成为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