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田堂 《各界》2008,17(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互联网在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对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好奇心强、爱模仿且辨别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来说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大事.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特殊的时期.不仅生理上而且心理上也都发生着变化.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也就不可能会健康全面的成长.学校、家庭、社会要结成一个青少年心理干预网络,加强协作、沟通、联系,共同承担青少年心理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9)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友善观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和素质,对青少年友善观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为青少年友善观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本文在结合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社会青少年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践行友善上所存在的问题,并由问题出发结合儒家"仁爱"思想在友善观践行上的启示给出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普及,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析了目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心理特点,对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心理问题从学生、学校和社会诸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与上年同比10-19岁网民比重增加,青少年网民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可以说,网络已成为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构建、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怎样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拓展作为,是当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由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进一步凸显。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巩固阵地引导舆论的难度增加,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的任务更加艰巨。互联网在成为社会交流工具,深刻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为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叶青 《民主》2013,(1):21-22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中开始出现多元特别是不良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当缺乏,再加上青少年个人认知模式偏差等原因,使得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对自身生命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网瘾、早恋、厌学、吸毒、犯罪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对学校、家庭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7.
社会急剧变化对青少年成长和教育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并且正在发生着的巨大变化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青少年的顺利发展和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我们必须认真地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近年来,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与日俱增。而青少年阶段是处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里,网络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影响着青少年还尚未完全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也随之凸显,试图通过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发挥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的基本思路,并就克服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健康茁长成长。  相似文献   

9.
马超 《学理论》2014,(32):275-27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开展社交活动、寻找娱乐消遣。伴随而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成为互联网中的"瘾君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家庭和睦,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对此提出"网瘾"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心理辅导法;"以网治网"法;团体互助法;合力教育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弊得失,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认识也很不一致。我想谈几点粗浅认识。一、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源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传媒,高速度、大容量地传播社会的新动态、新知识、新信息,引导和提供休闲  相似文献   

11.
王小元  朱文媛 《学理论》2012,(12):56-58
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当前,青少年逐渐成为了网络社会的主体之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成长等内部原因和社会大环境等外部原因的共同影响,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王雪梅 《学理论》2010,(2):104-105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和随之而起的网络游戏,超乎想象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今天,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调查,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力军,也是网游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游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13.
都市里的辍学青少年--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探讨了都市青少年辍学问题,指出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合理化"、家庭教育的失位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是导致都市青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交往正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时期。深入研究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找寻消解网络交往困境的对策和途径,优化健康绿色的网络交往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交往的概念和内涵(一)网络交往的概念。网络交往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网络使用者角度看,广义的网络交往就是"互联网使用行为",指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的行为;而从狭义上看,网络  相似文献   

15.
张纯 《学理论》2010,(15):146-147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哈克成长过程中三次内心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都获得知识;其认识与道德都得到成长;最终成长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同时我们提出青少年自我意识和思想上的冲突与其成长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青少年属于新式的弱势群体。该群体的成长问题事关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已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但就针对该群体成长危机方面的解决措施而言,始终缺少一个合理、持久和有效的力量来协助该群体解决成长必须应对的危机。尝试在留守青少年集中的中学引入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相关的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后发现,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充当多重角色,能充分利用多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方法的交互运用,能及时、有效地关注并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施佳薇 《学理论》2012,(35):71-7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通过对青少年、群体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加以分析,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的文化法律保护是青少年行政法律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文化法律保护的研究极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在“社会保护”一章中作了一些规定,但也只是局限于如何创造和净化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就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青少年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文化如同文化本身一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源于青少年自身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郑重 《瞭望》1990,(22)
最近,记者就如何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访问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最富有朝气的人生阶段。青少年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容易接受好的教育,也易受不良思想的诱惑。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走上正途十分重要。 下面是四位政协委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们走访了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村镇社区和党政机关,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和个别访谈等形式,专题调研了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研表明,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