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6年4月15日,中山市城区莲园储蓄所发生特大杀人抢劫案,穷凶极恶的歹徒在杀死一名出租车司机后,驾驶该车到莲园储蓄所,当场杀死三名女营业员,抢走14多万元人民币和8万多元港币,后驾车逃走。这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罕见的特大杀人抢动案,影响很大。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案发当日,我即受派前往中山为嫌疑犯进行模拟画像。我通过详细询问目击者,掌握了案犯的主要特征,连夜画出了案犯的模拟像(图1).模拟像通过电视的播出和报纸刊登,社会反响根大,群众积极提供线索。案犯自己也终日惶恐不安,连夜将赃款转移到其祖坟处藏匿…  相似文献   

2.
模拟画像的成功,依赖于画像专家与目击者的有效沟通。但是,由于目击者的描述内容有的带有较强的主观情绪特征,使画像专家感到困惑。对此,笔者对目击者描述内容中常见的七种情绪特征进行了剖析,使画像专家能够更了解目击者的情绪特征与记忆形成条件和过程的关系,排除情绪特征的影响,进而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正确处理描述内容,最终作出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电脑模拟绘画案犯相貌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已有十余年历史,并已开发出多种模拟系统。其中多次成功的案例足以证明电脑模拟画像技术的生命力。综合国内各种模拟软件及本单位的情况,我们决定对一著名图像处理的软件──PHOTOSHP进行开发利用,把它应用在模拟案犯相貌的刑事技术上。其基本操作原理是,基于该软件强大的图象处理功能,将大量已输入的相貌资料利用事主的记忆重新组合、绘画,从而得出案犯模拟像。该技术的开发在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画像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多次实战的尝试,已进入实用阶段。下面介绍其中一件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震惊山城的多起坐台小姐被杀特大连环惨案,经重庆高新区公安处连续11个昼夜侦查,昨日终告侦破,杀死3名坐台小姐的犯罪嫌疑人穆春雷落入法网,而侦破此案的“头号功臣”是警方绘制的、几乎与案犯一模一样的嫌疑人电脑模拟画像。一幅模拟像 逮住杀人狂  相似文献   

5.
利用DNA给嫌疑人画像警方在通缉犯罪嫌疑人时往往需要画一张像,传统的方法是根据比较模糊的公共监控录像或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来画像。然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可以利用从犯罪现场提取的DNA来为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6.
浅谈心理学在模拟画像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使模拟画像更客观。方法:运用心理学寻找影响模拟画像的因素。结论:在模拟画像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客观引导目击者进行回忆。  相似文献   

7.
刑侦画像是依据目击者的记忆语言描述,利用素描等手法模拟刻画犯罪嫌疑人相貌特征的技术手段。刑侦画像造型训练方法的研究,为刑侦画像技术的教育实践工作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训练方法,以适应我国公安刑侦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刑事模拟画像在全国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工作中越来越普及。本文试从刑事模拟画像形似和神似两方面进行阐述把握刑事模拟画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素描肖像艺术与刑事画像在内容、形式、综合知识等方面的差别,使技术员明确从素描肖像艺术转型到刑事画像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周洁 《人民公安》2020,(1):6-11
模拟画像工作是一种侦查方法,在实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一名模拟画像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懂刑侦手法,又要掌握绘画技巧,还要有犯罪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和目击者沟通。全国200多万公安民警当中,每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仅有一名模拟画像师的“标配”,他们像警队“大熊猫”一样珍贵,经常全省范围跑,有时还要去外省市协助兄弟单位画像破案。  相似文献   

11.
摹拟画像是刑侦领域普遍采用的侦查手段之一。目击者对目击活动的描述是完成摹拟画像的依据,但描述内容往往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画像专家必须对目击者实施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从而使沟通双方最大限度地获取与犯罪嫌疑人相貌有关的线索。本文剖析了影响目击者描述内容的三个主要因素:记忆效果、主观意识、沟通策略,并分别研究了其对描述内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性能 天网智能刑事模拟画像系统是在充分研究总结国内外同类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刑事模拟画像系统,其智能化、高速化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是在深入研究了相貌学、心理学、记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以及成功案例后确立的,相貌整体识别的原则符合人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侦讯活动中,借助人工智能捕捉与识别嫌疑人的微反应,可以帮助侦讯人员及时获知嫌疑人的真实情绪及心理状态,从而判断嫌疑人口供的真假,为侦讯人员制订有效的讯问策略提供依据。借助微反应掌握嫌疑人的心理动态是侦讯智能化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在人工智能对大量微反应特征样本的深度学习与模拟的基础上,也建立在对微反应特征的心理语义的理解上。因此,实现侦讯智能化的前提是对微反应特征进行广泛采样并建立精准的心理语义标记。  相似文献   

14.
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质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画像是借言语或文字进行心象描述,由心理特征群刻画犯罪嫌疑人形象。犯罪心理画像实质为侦查中对嫌疑人的一种分析,其独特价值在于,这类分析以犯罪行为资料和人格资料的积累为基础,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规则与逻辑的研究为根据。犯罪心理画像对侦查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使之更好地扩展侦查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母爱的歧途     
母爱的歧途索世宁这是我以前办过的一件案子,我曾多次想把它写出来警示后人,但考虑到对当事人,确切地说是对本案被告的影响,我一直未曾动笔,现在她已经释放到外地去工作、生活,我才拿起这支沉重的笔。案犯是个年轻的姑娘,我给她起个名字叫玲,我在看守所头一次看到...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给罪犯画像河南省公安厅通信处张贵然引言人像组合也叫人像拟合,是案件侦破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有时是很有效的技术手段。它可以为办案人员提供直观的案犯面部形象,有助于缩小侦察范围和及时地发现案犯。我国古代社会就有“画影图形,缉拿凶犯”的...  相似文献   

17.
谋略即计谋,指对立双方在斗争中,一方根据具体的形势、情态而针对另一方采取的行为方针、方式、方法等。侦查谋略则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为达到一定侦查目的而对案犯、嫌疑人、知情人等使用的计  相似文献   

18.
微机刑事犯罪情报资料管理系统已成为公安刑侦破案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早期开发的系统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只能管理文字信息,如姓名、作案手段特点、面貌特征等,不能管理人像照片。有些案件的受害人或目击者看到过罪犯,有辨认条件,也只能先用微机系统检索出嫌疑人,打印出清单,再用人工抽卡,逐一辨认,速度慢,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对原系统进行扩  相似文献   

19.
21岁,她经历了人生中最悲凉的时光。66岁,她用一支笔与邪恶对抗。洛伊斯•吉布森,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警察局一名模拟画像师,她被称为“全世界帮助识别罪犯最多的画像师”。当记者问起45年前的强奸案时,66岁的洛伊斯依然历历在目,她说:“我很庆幸自己能活下来。”  相似文献   

20.
Photoshop图像处理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主要从模拟画像、指纹比对、模糊图像处理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性阐述Pho- 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在刑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