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及其防治对策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受阻乃至停滞等政策执行阻滞现象。这种现象使政府的政绩受到不良影响 ,妨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进而导致权威流失 ,危及政府的合法性和政权的巩固。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导致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的主要制度缺陷及其作用方式进行了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防治政策执行阻滞的相应对策 ,以期能够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效率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政策执行是行政管理的关键。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利益差别、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政策评估制度的健全程度、政策环境的优化程度等。提高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有: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民主化程度;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机制;优化行政管理政策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国家意志需要通过政策来表达,社会改革需要政策来推动,政策落实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公共卫生政策作为国家政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执行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与研究。文章从分析我国公共卫生政策执行的现实背景与主要问题入手,探寻影响公共卫生政策执行的多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卫生政策执行的调整机制,其重点在于增强公共卫生政策自身的合法权威、追求政策设计与执行的公平公正、强化政策执行的法规制度与监管评估、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职业操守,以及优化基层政策执行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暴露出诸多弊端 ,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作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人 ,其政治态度、职业技能、利益需要和行为习惯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为此 ,必须重视建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优化机制 ,通过提升人的政治社会化水平来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建立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制 ,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促使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2021,(4):113-118
在党和政府的长期探索中,中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及实践优势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从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看,中国公共政策执行在实践中具有执行环境和谐稳定、执行方案科学民主、执行主体协同高效、执行对象合作参与的优势。从制度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政策执行优势产生的根本基石,党领导决策和行政体制是政策执行优势发挥的基本保证,政府执行的体制和机制是政策执行优势运作的重要安排。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策执行力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政策执行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机制、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环境等。目前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偏离政策宗旨的行为,利益错位和政策执行力要素缺失是影响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架构和开通各种路径以实现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搓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绩效,达成相应的目标。在政策研究领域,行为作为一个中介变量,成为研究政策与绩效两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以公共政策的执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公共政策执行的客体、公共政策执行环境、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机制等角度研究行为与环境、行为与绩效、行为与制度。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良好的制度体系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培育现代公民文化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执行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许多领域制度执行中还存在制度本身设计不合理、执行主体搞变通、制度环境不厚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制度绩效。为提高制度执行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从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培育制度执行文化、厚植制度环境优势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研究、探讨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破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梗阻现象,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维护政策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政策目标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关于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研究多关注政府内部层级间的互动以及基层政策执行者作用的发挥,鲜有研究聚焦于政府与社会之间互动以及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在借鉴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以及高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政策执行过程,构建包含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者、受影响者和外部环境等五项因素在内的政策执行理论分析框架,并以L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案例对此分析框架的解释力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执行偏差的出现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与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者、受影响者和外部环境等五项因素作用的发挥存在密切关联。具体来说,包括:决策机构刚性考核方式给执行机构带来的压力、政策执行机构与政策执行者的分离以及政策执行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政策执行部门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关于利益问题的调适互动、政策本身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政策执行效果产生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执行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运行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对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给以简要的分析,期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给其以足够的重视。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资源(执行人员的投入、必要财力的投入和管理资源的投入)和组织(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关键在于完善监督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政策的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的效率,而政策执行的效率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否对政策执行的效率至关重要。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政策执行效率,其关键应从增强政策执行活动的透明度、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以及落实和健全各项社会监督制度等方面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影响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政策执行体制因素、中央政策因素、地方政府因素与中央政策对象因素。提出这些因素并进行系统分析 ,是实现确保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乡村生态振兴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实现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需要和关键所在。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政策规避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而且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策规避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相关政策设计缺陷、执行主体执行偏差以及目标群体动力缺失。矫正政策规避问题,完善相关政策设计是基础条件,提高执行主体能力是关键所在,增强目标群体动力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街头官僚的规则变通意愿势必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我们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调节效应,在政策执行三重压力中介影响下构建街头官僚规则变通意愿的理论模型和拓展模型。在L县发放1320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初始回归模型和调适回归模型,并用两个回归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双侧检验。结果表明,政策执行三重压力和政策制度条件对规则变通的行为意愿具有最高的显著性影响,政策执行主体因素显著性影响一般;政策不确定性对政策制度条件和政策执行主体因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政策执行主体因素甚至出现负相关性;距离和年龄两个控制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政策执行三重压力对政策制度条件和政策执行主体因素的中介作用显著。通过对街头官僚规则变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厘清了街头官僚规则变通意愿影响强弱的内在机理,进一步验证了街头官僚规则变通意愿拓展模型在L县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的公共政策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政策系统中潜在很多来自于系统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因素,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对公共政策产生的风险影响,针对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识别和风险分析,以期达到有效地降低政策风险,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政府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中处于最底层的位置,是国家和上级政策尤其是三农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从制度视角下看,乡镇政府在政策执行中产生的选择性行为是由于政策执行监督流于形式,考核机制不科学,人事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五反"运动。总起来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开展"五反"运动的决策是正确的。"五反"政策执行是贯彻"五反"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五反"政策在上海执行的结果,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偏差。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是因为存在着主观阻碍因素和体制弊端的影响。从公共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总结"五反"政策在上海执行的经验教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对于促进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公共决策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有决策主体因素、决策客体因素、决策自身因素和决策环境因素。研究公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分析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方式和作用结果 ,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死刑制度违背人道主义和人权主义,国际社会许多国家已经废除死刑,我国虽现阶段还没有废除死刑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民人权意识的增强,对死刑适用的限制甚至废除将会实现。特此提出一些限制内容如下:改变死刑观念;在实体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健全死刑核准程序、执行死刑的方式;死缓制度对死刑制度的限制;刑事政策对死刑适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李亚威  黄荟宇 《学理论》2010,(24):23-26
“限塑令”是国家针对超薄塑料袋的环境污染现象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政策,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限塑令”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各类零售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执行缺陷,消费者的反响也有所不同。结合公共政策方面的理论,我们得出了影响“限塑令”执行的诸多因素,包括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问题及政策以外的因素。针对以上问题,从完善政策本身、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限塑令”有效执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