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鹿发生狂犬病较罕见。1984年绥棱农场马鹿群爆发此病。我们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1个月内使马鹿狂犬病的流行得到控制。 (一)发病情况 绥棱农场养鹿场饲养马鹿600多只。于1984年5月26日至7月4日,在承包一组同一栋的2个不同圈舍先后有5只马鹿发生以神经兴奋性增高,意识障碍及发生麻痹,并以死亡为转归的急性经过的疫病。首先在马鹿承包组的3号公鹿圈的1头成年公鹿发病,继而8号产仔母鹿圈的3只成年母鹿和1只当年公鹿,亦随之发病,经急救无效2~3天后均死亡。  相似文献   

2.
农二师某鹿场饲养塔 里木马鹿700多头,1992 年6月鹿群发生了以败血 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60头,死亡24头,致死率4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学检查、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鹿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病学 该鹿场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面,已有30多年的养鹿史。鹿场以玉米面、米糠、棉仔饼、苜蓿为主要饲料,全年舍饲。1992年6月3日至7月15日先后发病60头,死亡24头,其中成年公鹿22头,成年母鹿1头,周岁公鹿1头。  相似文献   

3.
用发霉的玉米做饲料,容易引起畜、禽中毒发病。但霉玉米引起鹿中毒的报道则少见。1979年6月下旬,我县第一鹿场饲养的梅花鹿发生了霉玉米中毒,先后死亡了11只。 (一)病因调查 该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之生存全凭气与血,气血调和,则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气血失调,则死机潜伏,危危欲绝。”为此,作者试用中草药主要从调理泌尿、生殖、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公鹿体内新陈代谢,促进肾、肺的细胞再生能力,以达到增产鹿茸之目的而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均为梅花公鹿(4~8岁),二号公鹿群为对照组30头,三号公鹿群为试验组30头。  相似文献   

5.
曲霉菌及其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附着在饲料表面。当温度达2 4~30℃,湿度达80 %以上时,曲霉菌就会迅速繁殖,动物采食发霉的饲料后很容易引起曲霉菌病。笔者曾遇到一起土杂肉雏鸡采食、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而引起的禽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某专业户新进1日龄土杂肉雏鸡5 0 0 0只,到达后立即给以含恩诺沙星和胺基维他的饮水,让其自由饮服,经观察该批幼雏精神状况较好,弱雏很少。饲喂成品颗粒料,垫锯末育雏。第4d发现有几只幼雏不愿走动,无精神;第5d病雏增多,至第6d该群雏鸡暴发了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先后发病4 2 0 6…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 本鹿场1976年发生破伤风3只,死亡2只,治愈1只;1977年发病2只,死亡1只,治愈1只;1979年发病4只,死亡2只,治愈2只。这9只患鹿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途径,有3只母鹿在放牧中蹄叉被利物扎伤引起,有1只育成公鹿,因创伤引起,1只成年公鹿,因割茸消毒不严引起,另外4只公鹿,在配种期互相争偶,被顶破皮肤引起。 (二)临床症状 据观察鹿的破伤风潜伏期在1~20天左右。发病后,表现头颈部肌肉强直,可见采食、咀嚼、吞咽和反刍困难,呈现动作缓慢死板,两眼呆滞,第三眼睑麻痹,瞳孔放大,四肢强直,后期牙关咬紧,饮水采食困难,四肢开张站立如木马状。跌倒时四肢  相似文献   

7.
1980年9月下旬开始,我县城关种禽场饲养的三群北京鸭(共计2983只),发生了霉稻谷副产品饲料中毒。先后发病死亡537只,死亡率为18%;急宰472只,急宰率为15.82%。由于群鸭病情严重,于1981年1月下旬被迫全部淘汰。该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已有23年的养鸭历史,本病为首次发现。特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6月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某鹿场饲养的梅花鹿发生一种以排血样稀粪并伴有神经症状的疾病 ,共发病 5头 ,全部死亡。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病。1 发病情况及症状该养鹿场自 2 0 0 1年 4月起 ,先后从东北引进良种梅花鹿 12 5头 ,以后又繁殖 70多头 ,分群分圈舍饲 ,鹿群生长发育良好。该场远离村庄 ,有较为合理健全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 ,对鹿群定期注射羊痘、羊三联四防苗等疫苗。从 2 0 0 2年 6月初开始 ,主要饲喂青苜蓿。 6月 18日早晨 1头公鹿发病 ,虽采取多种措施治疗 ,但未奏…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某新办鸡场,首批600多只鸡苗,养至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1.2市斤,生长发育均较正常。由于饲料供应不上,于40日龄后改用自配混合料(其中含玉米30%、面粉15%、淡鱼粉5%),饲喂4天即见个别雏鸡出现病态,5天后陆续死亡,最多一天死23只,计发病率81%,致死率8.6%。这次疫情过后35天,该鸡群第二次又发生症状相似的疫情。所喂饲料是质量较差的市售饲料,饲喂一周即发病,第二次发病率94.3%,致死率15.7%。两次发病中均采取防制霉菌毒素中毒的紧急措施,5~7天即被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白银区冷库养貂场饲养的水貂,长期以加工剩余的肉、内脏、骨等作为饲料,自1981年10月中旬开始,仅喂肉类,停喂兔头、兔骨架,在1982年4月10日到5月底,曾投放多维糖钙片3300片(有效成分1.5克/片)。自1982年 6月起仔貂(40日龄左右)陆续发病。其特点是全群发病,病程长,死亡缓慢,死亡率高。但大貂无感染现象,精神状况良好,食欲正常,并且自分窝后大貂体况恢复日趋明显。另有大艾虎19只(公4、母15),第一次产仔64只,其发病及流行情况和水貂完全一样。死亡并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1928年Mcnutt等首次报道了猪的霉玉米中毒,可引起外阴异常肥大,阴道外翻,乳腺胀大等雌性发情症状,怀孕母猪吃入有毒饲料后还可引起流产。此后,国外学者相继报道了动物饲喂发霉谷物可引起生殖系统相同症状的病例,还观察到幼龄公猪霉玉米中毒后睾丸发生萎缩,乳腺扩大。经过深入研究,从霉玉米中分离出玉米赤霉菌,并证实此菌的代谢产物玉米赤霉稀酮(Zearalenone)乃是引起霉玉米中毒的病因。我们于1980年8月,在一次猪的  相似文献   

12.
1975年元月我场熊桥猪场因饲喂受镰刀菌与穗状葡萄菌混合污染的霉饲料(杂交高粱,一部分带壳)引起猪中毒432头,治愈371头,死亡71头,治愈率为83.6%。在此之前,我场农科所猪房也曾因以发霉杂交高粱壳垫圈,被猪拱食而发病,临床病状和剖检所见与熊桥猪场病猪极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兰州市某鸡场于1988年8月5日和9月26日分别购进接种了马立克病疫苗的1日龄法国明星鸡760只和1200只,放进消毒过的育雏室内保温饲养。12日龄时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Ⅱ系疫苗,40日龄时第二次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Ⅱ系苗,并移入育成鸡舍,舍内通风不良,有明显的氨味。饲养密度大,互啄现象严重,加之疫病发生,个体体重差异较大,不能按期达到饲养体重而推迟出售。1988年9月16日发现第一批肉鸡有少数发病死亡,随着日龄增加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多,高峰期每天死亡20只以上。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土霉素霉1g,死亡数仍然增多。后改换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万单位,连用5天,同时对病鸡施行  相似文献   

14.
我县一社员自办貂场,共养水貂104只,其中60~70日龄幼貂76只,发生幼貂痢特灵(呋喃唑酮)中毒,发病21只,死亡5只。现报告如下: 貂场于1981年7月3日和6日因胃扩张和肠炎死亡幼貂4只,为了治疗和预防肠炎,从7月8日起每天给每只健康幼貂的饲料中加入痢特灵0.1克、合霉素0.2克,于早餐时一次喂服,结果7月10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6只,7月11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12只,死亡2只,12日凌晨发病3只,全部死亡。12日清晨,貂场停止喂痢特灵、合霉素,发病即行停止。  相似文献   

15.
1974~1982年,我们对全场新生仔鹿及经旧结核菌素点眼阴性的成年鹿进行卡介菌苗预防接种,从流行病学效果来看。成绩明显,近三年来已无因本病死亡的病例。现介绍如下:(一)结核病流行概况 1973年12月份,我场仔鹿群因病死亡6只,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病变组织细菌培养分离及直接涂片镜检,确诊为结核病。随即于1974年3月10日~15日对发病的仔鹿群进行结核菌素点眼试验,结果阳性反应23.2%、疑似21.2%。其后于5月3~7日进行第二次点眼试验,阳  相似文献   

16.
1987年8~12月,在本市一新建肉鸡场发生败血霉形体感染,发病肉仔鸡除具有慢性呼吸道症状外,并伴发腹腔积水。 (一)病况及症状 第一批2205只红宝雏鸡进场后,按常规在饮水中加高锰酸钾,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磺胺类及痢特灵等抗菌药,但雏鸡每天仍不断死亡,最高死亡率为2.46%,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某养鹿场的马鹿群发生一种以胃肠严重出血为特征的败血性疾病,先后共发生24例,死亡20头。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学检验及防治效果,诊断为马鹿肠毒血症。 (一)流行情况 该场成年公鹿全部单圈饲养,母鹿和2周岁以沟的育成鹿全部大圈饲养。从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在6个火鸡场、8个专业户发现疑似火鸡组织滴虫病的病例,引起大批死亡,成为危害当地火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保证火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发病较严重的T、Y两个场的火鸡进行了较系统的诊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流行病学 1985年7月T场从广西购入6月龄青铜火鸡36只,由于管理不善,无青绿饲料,加之阴雨连绵,相继发病16只,病重的5只,死亡2只。同年12月3日Y场首次从河北香河购入61只4月龄的青年火鸡(其中贝蒂纳火鸡10只、尼古拉火鸡51只),回场后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 深圳某食品公司下属有13个养猪场,采购外地的加工混合饲料(不加防霉剂),统一发送到各猪场使用。1988年9月13日至15日,先后给6个猪场发送上述饲料,饲喂后从9月17日起,有大批猪只减食,个别发生呕吐和流产,发病率为63.8%(2751/4313),致死率为14%(389/2751),其中流产55胎。最先发病死亡的为纯种外血缘猪,而且外血缘越高、越健壮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但哺乳仔猪无一发病。未投喂该批饲料的其余7个猪场的猪只没有发病。病情的轻重、发病率的高低与投喂该批饲料的时间长短、多少成正相关。在停喂该批饲料后,未见新病例出现。肉鸭偷食该批饲料后3~4天死亡。经查,该批饲料中25%的麦麸已变质成块状,有腐霉味。  相似文献   

20.
马属动物霉饲料中毒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均有发生,各地区霉饲料真菌分布状况如何一直不清。查明我国各地饲料中有毒真菌的分布,对预防畜禽真菌中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发病地区饲料为重点,开展对甘肃省东部地区马属动物中毒的霉麦草进行了系统的检查,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