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国际政治理论有四个基本来源,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国外国际政治理论的引进与吸收、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光大、当代独立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衡量必以后二者为标识。本文在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际政治思想和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概述中国国际政治理论中国特色与中国学派的建构历程。笔者认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出现了哲学路线、外交史路线、政治思想史路线、国际关系理论路线等四种探索路径。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根基尚不坚实,研究缺乏原创性、科学性、独立性,还未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理论话语体系。面向未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即确立中国重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处理好古与今、中与外的关系,实现独立的理论创新,为建构更有解释力的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梳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中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有助于了解地方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决策选择变化,进而为地方政府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以2003—2021年地方政府的175份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在文化产业合作具体领域方面,地方政府对内容创作生产给予了更多的注意力,而对创意设计服务的关注度较低;在时间维度上,2013—2017年地方政府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有关的政策文本数量高达70份,这一时期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使得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合作多个领域的注意力比重均有所上升,2018—2021年地方政府对新闻信息服务的注意力比重达到最高水平;在空间维度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中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分配呈现西部地区偏高、中东部地区偏低的态势,但“东—中—西”地区政府对内容创作生产的注意力比重均达到最高;在行政层级上,省市两级政府的总体注意力比重相差较大,且在文化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方面,政策注意力也存在层级差异。据此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政府主导型展会占据主导地位是现阶段中国会展业的突出特征。但有些政府主导型展会由于不了解展会发展的内在市场规律,造成一些展会经贸成效不显著、政府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本文以我国发展较成功的政府主导型展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分析其取得成功的优势,并以其为借鉴对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提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雷王君 《和平与发展》2015,(3):40-49,111,112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司法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发展以冷战结束为起点,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从单一到多面,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提升期等阶段。但无论是双方司法合作的开始、停滞,还是合作层次的不断提升,都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政治关系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国际关系结构变化的大背景、政治关系的亲疏、经济依赖度、法律体系的差异、政治体制的不同,也是影响中国与东盟司法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仍是中国与东盟政治层面的互信程度。  相似文献   

5.
黄信 《东南亚纵横》2014,(12):36-3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战略意义决定了中国—东盟新闻报道的宣传价值取向,媒体应从宣传的角度来确立中国—东盟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方法,把宣传价值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东盟报道的新闻特点,要处理好宣传与新闻、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博览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和投资合作。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翻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的几种应用文—新闻报道、演说和地方特色介绍为例,结合语域理论,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几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掌握这几种应用文的特点,翻译时考虑到各个因素,以使译文能真正传达原文意思又不失通顺流利。  相似文献   

7.
近10余年来,国家级大型展会发展迅速,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会展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家新的政策颁布后,会展业将进入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对国家级大型展会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今后该如何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冷战后东亚地区认知结构的变化及中国对东盟规范的内化使中国有了新的身份定位,在这种身份定位指导下的国际实践加深了东盟对中国新身份的重构和认同。中国身份定位的温和与理性及中国自我利益的不断扩大是导致东盟认同中国新身份的重要因素。身份政治理论在给我们提供新视角的同时,其学理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解释和指导国际实践。  相似文献   

9.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核心合作区,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东亚国际社会解体以来,东亚地区并未完成具有主体性意义的现代东亚国际社会建构。地区性国际机制繁多却缺乏整合,虽在功能性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共同意识建设方面却无明显进展。此外,各方对于建构过程中的主导权问题也存在争议。然而东亚国际社会的形成有助于维持地区稳定与促进区域内合作,推动东亚国际社会建构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有必要基于地区共同利益从功能与意识层面开展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论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都在国内,巩固睦邻友好、推进战略协作是两国维护各自国家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中俄两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各自的崛起与振兴。中俄两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和俄罗斯需要加强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更要在人文领域开展对话。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广西是边境民族地区,作为中国-东盟的连接地带,能用于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要在自由贸易区中争到更多贸易份额,需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把广西建成旅游大区、强区,建成中国连接东盟的旅游大通道,同时开发广西与东南亚的海洋文化之旅,使广西成为与周边国家连成一片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俄与朝韩经贸合作发展状况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俄罗斯与朝鲜、韩国经贸合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俄朝双边经贸合作由20世纪90年代的急剧萎缩到现在又开始逐渐升温,同期俄韩经贸合作则由迅速扩大转为发展速度相对放缓,形成较大的反差.目前,俄罗斯又成为朝鲜继中国、韩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重点引进外资的对象国,而俄韩之间则变化不大,在对方的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位置一直在第十位之后. 今后,俄对朝韩的经贸关系均会有较快的发展,前景较为看好.  相似文献   

14.
去冬今春朝鲜形势沸沸扬扬,有两点尤为引人关注:其一,美朝核风波所以再起绝非偶然,系由美朝双方各自立场相左而引起。风波事态发展严峻,但还不致引发美国对朝实施类似对伊拉克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在中国卓有成效的斡旋之下,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朝3方会谈,展现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曙光;其二,朝鲜推出的经济秩序调整和增设特区的举措,不否认对其活化濒临崩溃的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却因受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影响,导致通货膨胀发生,个别特区建设搁浅。朝鲜距全面复苏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刘红 《东南亚纵横》2010,(11):97-101
在海外,马来西亚具有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积极参与政治的功劳,近年来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维护华文教育的地位。在持续7年的反对数理英化运动中,以董教总为主的华人社团主要通过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政治参与形态来维护华族子女接受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