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动住房保障方面,上海正在实行谨慎的“廉租住房”计划:由财政拨款,向最低收入家庭及住房特困户目前测算标准为人均月收入290元以下、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以下提供一  相似文献   

2.
王荣轩市长去年拿了联合国的“人居奖”,被聘为联合国地方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他主持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府南河工程、“农家乐”旅游经济、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0.7平方米、环境指标居全国第六。 这位唯一拿了“人居奖”的中国市长不事张扬,用他的话,是“书记谈思路,市长多干活”。而办事过程的阴差阳错更是增加了采访的难度。在毫无进展地等待了3天之后,我请人递给王市长一封亲笔信。第二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胡欣同志吗?我是王荣轩。”  相似文献   

3.
数字浙江     
《今日浙江》2012,(10):7-7
60.8平方米 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经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17.4万套,浙江农民人均住房已经达到6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9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张旭 《小康》2009,(11):50-53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从9平方米跃升至29平方米,每一平米空间的扩大,都见证了中国住房变化的六十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建设部提供的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美国60平方米,英国38平方米,德国38平方米,法国37平方米,日本31平方米。据一份资料对不同收入国家居住水平的分析,低收入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居住面积减半);中低收入国家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国家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国家29.3平方米,高收入国家46.6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可圈可点     
法国总统不住总统套房 据市场报报道:上月来华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到成都访问,当地为他在索菲特万达大饭店预备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总统套房。而希拉克感到总统套房“太豪华了”,婉拒入住,亲自挑选了一套普通豪华间,面积只有64平方米,每晚的价格为1200元人民币。 点评:只有真总统才不会上“套”!北京“蓝天计划”实施不容乐观  据新京报报道: 在剩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还要实现38个“好天”目标,而前年和去年同期仅有32和35个“好天”,因此北京实现今年完成62%的蓝天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蓝天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决心从现在起,各部门和…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古欧村党总支部书记陆少良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脸的“得意”。陆少良“得意”是理直气壮的:四五年前,他刚当上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时,全村村民收入低,生活条件差,治安问题严重;到了200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80%的农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浏阳市房地产管理局在没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 ,6年建安居房 30万平方米 ,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 4.2平方米跃升到 9.6平方米 ,每年上交国家利税 1 2 0 0多万元 ,各项指标考核名列全国县级城市的第一名 ,被建设部赞誉为“浏阳模式”,局长袁念收也被群众誉为“安居解困”的好局长。1 992年该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 4.2平方米 ,不少家庭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 ,大片旧房还是 50年代的干打垒。要改变这种面貌 ,钱从何来 ?当时房产局守着公房靠收租过日子 ,每年由财政补贴仍入不敷出。为此 ,袁念收几个晚上彻夜不眠 ,经过缜密的思考 ,…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间特殊的“教室”。不到20平方米的地方坐着30来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师”是讲台上的一台电视机,电视机旁还坐着一位老人。当电视里的“空中老年大学”节目开始后。所有老人的目光都投向电视机旁老人的手,他快速地打着手语,将节目主持人的话翻译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0.
澄迈县中学     
澄迈中学创建于1924年11月11日,是我省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规模较大的县(市)级重点中学。澄迈中学创办后几经搬迁,现定址于澄迈县金江镇南渡江南畔,校园占地面积21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458平方米,教学大楼6930平方米,教学研究苑大楼2964平方米,科学馆大楼1920平方米,图书馆大楼1240平方米,老师套间楼9幢共162套,总面积12960平方米,11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和饭堂正建设中,绿化面积7600平方米。设有多媒体教室20间,语音室2间,电脑室5间,共有240部电脑,实验室11间,仪器室9间,多功能会议厅1间,小会议室1间。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坚持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规划合理、设计新颖、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居住舒适、交通便利、精神文明、社会安定、人民富有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路子。截止到1999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2290美元;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7.8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到100%;用气普及率达到98%,住宅供热普及率89%;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9标台;市区每千人拥有电话400部。大连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燃气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2.
《乡音》2007,(11)
有一个统计数字: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是6.7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提出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到1998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提高到18.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他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具体地说,就是到那个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 ”在以后几年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不断总结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已经成竹在胸了:他在1987年4月全面表述了这一构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本世纪  相似文献   

14.
刘景旺 《世纪行》2009,(1):28-28
到2010年,湖北省要基本实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城镇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的完整体系。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陈林祥 《世纪行》2010,(4):43-43
<正>关于湖北省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与措施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湖北群众体育可考虑达到以下目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体育人口按最新统计指标达到35%(2007年全国平均为28.2%),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0%(2005年湖北省为88%),人均体育设施达到1.1平方米(2003年湖北省为人均0.9平方米,全国为人均1.03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乐清以敢为天下先而闻名四方,率先建立了以股份合作企业为产要组织形式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海内外新闻界、经济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1993年开始,乐清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3年全讪国内生产总值217.1亿元,财政总收入2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5元,人均居住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95元,人均居信面积36.1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标准。如今,一个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正悄…  相似文献   

17.
仁宝当家     
中国有90多万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可能是任职时间最长也是最著名的一个。28岁起他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书记,直到48年后才宣布退休,然后把这个职位又通过支部大会选举,交给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在他的治下,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成为“全国典型”。他刚上任时,这个苏南小乡村负债2.5万元,而当他退休时,已拥有固定资产30亿元,村办企业58家,全村2000多名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美元,每户均“分”到了一辆小轿车,还有一座4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圣西门的大同世界与毛泽东的人民公社理想似乎在华西村真的实现了。尽管吴…  相似文献   

18.
交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命脉。都市上海,这个有着1300万人和300余万外来流动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足7平方米。2000年的春天,根据公安部、建设部的部署,一项旨在解决影响城市交通突出问题的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在全市范围轰轰烈烈掀起。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原局长刘云耕深情地说:“畅通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人民满意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同时,“畅通工程”也是一场“人民战争”,公安民警要义不容辞地“冲锋陷阵”。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全市近万名交巡警在…  相似文献   

19.
陈迁  江忠昌 《今日浙江》2011,(19):54-54
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宿舍里,可以去基地食堂吃饭,另外每月还有800元收入,这种生活对大半年前的祝某来说,简直是梦一般的待遇。去年年底,祝某服刑期满走出监狱,无业可就、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三无”生活让他感到迷茫,甚至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建德市司法局了解情况后,找到祝某,让他到“中途之家”去安置。  相似文献   

20.
唐颐  林影 《福建乡土》2012,(4):12-13
李扬强老师的祖厝是清代古宅,厅堂高悬“聚德堂”匾额。他的大哥仍住在左厢房,老厝收拾得清清爽爽。那天,我们看到一位年纪比他小,而辈分比他大的他叫叔公的老人正和泥瓦匠站在高高的屋脊,翻修檐瓦。而今,一片青瓦价格5角,修旧如旧也不是件易事。他带头响应镇政府号召,实为可嘉。穿过毗邻石板小巷,就到了典型的明末“三房厝”。土木结构,两间合院,占地8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