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有一种叫“奥飞拉”的苍蝇,这种苍蝇头部长着一张锋利的针形嘴,人一旦被它咬上一口,会像针刺一样痛,而且伤口处会马上长出一个大包,当地人对它都是深恶痛绝。最近它却成了当地人的宠儿,原来德国昆虫家最近发现“奥飞拉”苍蝇的一个习性:一旦遇上别的蛆虫,它就会将锋利的嘴扎入其体内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2.
桃源  力扬 《瞭望》2007,(33)
时下正是暑期旅游旺季。到海边度假消暑,是不少人的选择。但少数不良旅游业主的乖戾行为,如今又有新作。据媒体报道,有的商家鼓如簧之舌,向游客推销海上惊险、刺激项目。而一旦把游客揽到手,却要游客为游玩这些项目签下"生死状"。  相似文献   

3.
话说“原则干部”湖北胡思勇有一种干部,传达中央文件,上级指示时,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头头是道。而一旦接触实际工作,却模模糊糊,东转西绕,套话连篇,不着边际。对这种只会说"原则"话,不办具体事、以原则代替了实践的人,人称"原则干部"。各级干部是党的方针...  相似文献   

4.
论发烧     
一个人一辈子从来不犯糊涂,脑袋从来不发烧,对任何纷繁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事变都能做到冷静分析清醒地处理,大约只有神仙能做到吧。正如人的体温,在犯病的时候总难免有高烧或低烧。据我观察,生理上的疾病,只要对症下药,降温并不难;而精神上心理上一旦发热,要退烧却很难。退烧的药,必须自己配治。  相似文献   

5.
语丝     
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隔阂虽小,却能容得下所有流言。欲服其口,先服其心。用说服能达到的,用压服也许无能为力。你能与群众对等,群众才不会同你对立。使人信服的功夫,有一半在嘴上。自己不想作适当的改变,必然也难以有效地去改变别人。与喜欢被人称赞相比,人们更希望被人理解。一旦旁观者成了觉悟者,旁观者就会成为参与者。用群众的话同群众说话,群众才最容易听进你的话。语丝@关制钧  相似文献   

6.
萧乾 《瞭望》1996,(Z1)
新年伊始,却来介绍一本谈死的书,岂非大不吉利?其实不然。这是一本立足点最踏实,读了使人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书。因为人一旦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怖,也就变得大无畏了。这还是一本渊博的书,作者广泛地涉猎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关死亡的抒写,并从历史、哲学、民俗等角度,对死亡这  相似文献   

7.
禁忌一旦破除,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欲望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泛滥。  相似文献   

8.
初次听到蒋铁柱这个名字,我有种强硬和刚直的感觉;一旦见了面,却觉得"名不符实",他总是笑嘻嘻的两眼眯成缝,可以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记得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去请时任上海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的蒋铁柱,来给我任职的南市区的干部们作报告。他讲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据有理,讲股份制试点的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令  相似文献   

9.
一些地方,一旦出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将信息公开,将事实真相尽早告诉社会各界;而是怎样捂盖子,怎样防范公众和媒体捅娄子。所谓出事,多不是好事。对于负面消息,一些人有一种职业敏感,不能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深怕一旦真相捅出去,会不会引发骚乱?会不会有损政府形象?会不会对政绩不利?会不会上级不高兴?所以,一旦发生了不好的事  相似文献   

10.
初次听到蒋铁柱这个名字,我有种强硬和刚直的感觉;一旦见了面,却觉得“名不符实”,他总是笑嘻嘻的两眼眯成缝,可以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记得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去请时任上海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的蒋铁柱,来给我任职的南市区的干部们作报告、他讲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据有理,  相似文献   

11.
鲁迅曾经剖析过“猛人”和“包围圈”现象,指出:“无论何等人,一旦成为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着的人,那结果该猛人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致力于现在     
我们一些同志在谈论美好的前景时,常常心神往之,而一旦落实到具体实事却往往是一阵叹息:我们还落后啊,工作太难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便想起鲁迅的杂文《听说梦》。一九三三年初,有个杂志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坚守善良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是善良。有了善良,人类才会和动物不一样;一旦抛弃了善良,人很可能就会如猛虎,似豺狼,没有慈悲,没有友爱,没有真情,甚至连一些动物都会有的怜  相似文献   

14.
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过程中,厂长、经理们有四怕:一怕职工的承受能力不够,引起风波。深化改革的措施一旦实施,就要落实到具体人,使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减少或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决定搞市场经济之时,我参加了一个北大学生、教师谈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会。会上有些年轻学生非常激动,他们憧憬着,中国一旦市场经济化了,“我们的个人天性就能完全地迸发出来,人性的光辉必将炫目照耀,一切对于人格的歪曲、一切不自由都会被扫进历史的拉圾堆”。青年人的浪漫激情当然使人感动不已,但却也令人有几分不安:如果市场经济没有这么美好(这几乎是必然的,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创造出一种社会形态,可以真正地被称为“自由王国”),如果市场经济甚至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这种浪漫激情会不会一下子消散,甚至走向反面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到几个效益较好的企业采访,却接连吃了几个闭门羹.他们都以害怕出名而拒之.这些企业缘何怕出名?笔者和这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的闲谈中,发现他们存在“四怕”心态:一怕人羡慕.企业一旦出了名,就会引来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学习取经者,从而加大企业负担,分散企业领导精力,打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过去的抗击非典斗争中,中国以居委会为管理核心的社区的作用让人刮目相看,国际舆论甚至评价说“中国依靠居委会战胜非典”。 但专家指出,当前社区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在特殊时期非常奏效,但在平时却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一旦行政机制不起作用(比如信息不畅等),社区管理就会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蟋蟀大辞典     
一张 《瞭望》1993,(38)
国外有人年年编纂世界名人大辞典、杰出人物大辞典,我国也有不少人看出此中门道,在编层出不穷的名人辞典。这种现象说明了天下名人之多和喜欢出名的人之多,而名是值钱的,一旦入典,得到  相似文献   

19.
鲁迅曾经剖析过"猛人"和"包围圈"现象,指出: "无论何等人,一旦成为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着的人,那结果该猛人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恰似"猛人",他们身边也总有一些人包围着,往往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失察失明,以致公正的变得自私,廉洁的变得腐化,聪明的变成糊涂.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5,(7)
<正>某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懂书法吗》。文中这样说:"我就见到不少国人面对书法作品,特别是遭遇放浪形骸、恣意无忌的作品,先是逐字辨认,一旦认不下去,便态度混沌,手足无措,连连自嘲‘不懂书法,不懂书法’。相反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外国人却不这样。中国书法常常可以调动他们愉悦的情感而少有困惑……其实,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认字’,外国人不‘认字’……以致在我们面对书法艺术时,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