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更须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为何发展"与"如何发展"两大问题。对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发展观是否具有认识上的科学性,反映了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诉求;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反映出发展观特定的价值取向和底蕴,体现了主体活动的合目的性诉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坚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论党的执政理念的合规律性维度与合目的性维度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合规律性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合目的性就是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因此,必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合规律性维度与合目的性维度的辩证关系,按照时代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价值观;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处理"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坚持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长期指导思想,坚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宋德孝 《求实》2008,2(2):29-31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为何发展"与"如何发展"两大问题.对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发展观是否具有认识上的科争洼,反映了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诉求;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反映出发展观特定的价值取向和底蕴,体现了主体活动的合目的性诉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坚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为何发展”与“如何发展”两大问题。对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发展观是否具有认识上的科学性,反映了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诉求;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反映出发展观特定的价值取向和底蕴,体现了主体活动的合目的性诉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坚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加以探究,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逻辑归宿与终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加以探究,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逻辑归宿与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合规律性预示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演变的一般过程,而合目的性则揭示了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人的主体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特征体现了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依据与思想来源刘军撰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前提、坚实的国情基础和宽广的全球视野。一、理论依据与基础性来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厚底蕴。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是一个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看成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过程。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这些基本观点,正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建构上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品格的本质规定性;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取向的本质规定性;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特质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建构上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品格的本质规定性;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取向的本质规定性;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特质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个人活动目的的设定必须依据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人与个人的活动目的在现实实践当中经过冲突、转化成为社会的目的,这种社会目的的形成建立在个人目的的合规律之上,达到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及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其实质在于个人活动,而不是社会活动,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前提就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外化为合规律性之中。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伟大事业的全新概括,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从合规律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表征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契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关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合目的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立场,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中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内核、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以此解析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涵,从而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是对传统发展哲学的继承和扬弃,实现了发展理论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现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展开:心理转换、科学决策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万寿 《世纪桥》2008,(1):12-13,21
科学的执政理念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而且在于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对执政规律的正确反映,有其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执政改进执政方式、培育先进执政文化等。  相似文献   

16.
刘仁营  裘白莲 《探索》2011,(3):183-188
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就是被经济关系中介过了的"合规律性"。工具、原料、劳动力等生产力构成要素是死的物,它们不会自动地由落后形态向先进形态发展。能够促使它向先进形态发展的,从主观上讲就是先进社会集团的利益追求。历史发展合规律性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集团追求和实现利益诉求的客观制约性。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最符合中国人民和国家利益的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属性,因而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的诉求已经蕴含在科学发展观的完整阐发和表述之中,如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和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等重要思想的表述,都深刻蕴涵着和平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在以往事实与价值冲突的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陷入只关心自身利益、忽视客观规律的发展困境。这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当前,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真正使事实与价值协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论导报》2013,(7):62-62
参考思路:"美丽中国"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诗意表达,其实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文明发展新境界、新形态,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和期盼。美丽中国由环环相扣的三个层次的美构成,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世界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生态世界观主要包括系统论和系统自组织演化理论两方面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系统整体性、关联性、层级性、目的性的要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条件及其规律,要求我们根据形势需要积极稳妥地进行体制改革。系统在临界点的自组织特性要求我们防微杜渐,提高自身协调、应变能力。系统自组织过程中序参量的功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和制度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