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挫拆(英文为Frustration)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种特定的曲折状态。所谓领导角色挫折,即指领导者在实现其角色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角色需要不能满足的某种状态。领导者的角色挫折都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引发领导角色挫折的原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领导角色挫折的外部原因又称外因,它是指由于外界的事物或情境阻碍领导者实现目标而产生的角色挫折。外部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社会原因又包括一般社会原因和组织原因。自然原因指的是领导者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自然…  相似文献   

2.
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毛泽东同志曾概括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本文试用这一原理,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在管理方面,对企业如何走出困境作一些探讨。一、企业发展的外因构成企业做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始终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中,任何企业都不会孤立地存在,必然与其外部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条件,是外因。外因虽然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标志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行将结束,全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即将建成。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一、机遇在事物发展过程今的地位和作用所谓机遇就是机会、时机。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事物而言,它的存在、发展,既受制于事物自身矛盾斗争所产生的原动力,又受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当…  相似文献   

4.
略论结构方法的客观依据及其实践意义刘进富,贾秀莲一、结构方法的客观依据结构方法的产生离不开事物结构的存在。所谓结构,从哲学上来理解,可以表述为:事物的结构,是指事物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它既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又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  相似文献   

5.
论内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耗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一种普遍属性。它是指事物处于某种无序、不协调状态下,其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相互抑制和相互冲突,从而使各种有用力量相互抵消的现象。换言之,内耗是一种无组织力量,它瓦解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削弱事物的外部功能,阻滞、破坏事物的进化发展。在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中,内耗现象也是随处可见。因此,研究内耗理论,分析内耗的形成、类型及如何降低内耗,对于组织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个命题,从表面来看是指中国革命这个局部同世界革命的全局之间的关系。但是,二者的关系,同一般事物的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它有很大的特殊性。因为世界革命的全局是由许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自然地理条件悬殊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这样极其复杂的各个局部构成的。各个局部之间存在着象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等根本的差异。因此,各国革命同世界革命之间,既有互相影响、互相援助不可分割的联系,各国革命自身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中国人民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同世界革命之间的联系、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在实践中如何坚持中国革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4,(8):1-1
如何积极开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的思想?首先要了解今天阻碍思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我认为,这一障碍就叫做“外部反思”。在哲学上,外部反思是作为忽此忽彼的推理能力,从来不深入到事物的内容本身当中;但它知道一般原则,而且知道把一般原则运用到任何内容之上。通俗而言,外部反思就是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它属于主观思想。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或范畴,结合现代科学成果,探讨它的含义、机制等,对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发展的含义关于发展的含义,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指出:“所谓发展,就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①刘延勒等主编的《哲学辞典)也指出:“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②上面的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却太笼统和模糊了。我们认为,应该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研究成果,来丰富、充实发展的定义,使它变得清…  相似文献   

9.
封来贵 《理论导刊》2007,20(12):32-34
将和谐看作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或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和谐的前提是"不同",即不能是同一个东西而应是多个事物,其相互之间具有外在的差别;矛盾中的同一指的却恰恰是同一个东西,其差别是内在的差别。其次,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只是不同而和的最典型、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此外,和谐还包括三个乃至更多事物之间的统一、协调;而且,并非所有具有对立或相反关系的事物之间都存在或能够实现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0.
龙云  肖东生  李彬 《学理论》2010,(3):197-198
高校发展风险源是指高校发展风险因素或是危险因素产生的环境,它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各类风险或危机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集合,是高校风险产生的源头,它主要分为外部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本文分析了外部风险探,它包括高校面临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和法规的约束、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及对其资源配置的调整、非自由、一元化的市场环境以及地域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11.
一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民主这种事物、也有它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民主的质就是它的阶级性。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的权力”,或者是由人民直接地或按照地区选举产生的代表来统治,治理国家。可见首先指的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总是同一定阶级划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定国家的民主,总是属于这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民主,并且是为了维护那个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民主,反之,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企业内在活力初析——兼论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中国有股权的设置雷新昌一、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对企业运行的作用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本要素,是经济总构成的细胞,也是经济运行的动力源泉。企业作为客观存在的独立事物,其发展、变化(运行),既有...  相似文献   

13.
史丽 《学理论》2009,(27):234-235
我们对汉语语料库出现的间接回指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将先行词与回指项之间的关系根据语义重新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借助意象图式理论着重对其中的同义、部分同形、上下义关系、部分整体、隐喻等几类间接回指进行解释。意象图式是在完形感知、动觉和意象等认知能力基础上构建出的认知结构,我们认为,它可以很好地解释间接回指现象。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任何问题都要有个正确的方法,我认为从根本上说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应作为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的要求是,首先必须掌握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分析这些实际材料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和矛盾,通过分析升华为抽象的规定(概念),引出事物固有的特点和规律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而是深入到它的本质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真面目。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也必须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必须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现状并联系它的历史和未来,具体地分析它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要找出它的主要矛盾。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在做这样研究的时候,从方法论上看,需要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当然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源及对策董秀华环境一般系指事物周围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事物周围的条件和情况往往左右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经济环境不优化,发展空间不拓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必定会受到阻碍。本文试就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源及对策作以...  相似文献   

16.
"两个和解"是指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与本身关系的激烈冲突。"两个和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由自我占有走向全面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两个和解",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抓住时机”,指的是要善于把握当前国际形势中有利于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8.
钱明辉 《理论视野》2010,(10):21-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量变质量规律和内因外因关系等基本原理对于事物发展具有普遍真理意义,学习活动也不例外,成功的学习活动总是遵循渐进性发展和内驱性推动规律。毛泽东至迟在1917年就比较明确地认识到这种规律并自觉用以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留下了大量反映学习经验和智慧的文献资料,依据这些资料,提出了毛泽东渐进内驱学习观这一新观点并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黄敏 《各界》2010,19(3)
评价就是从事物的内在品质和外部功效出发,对有价值事物所作的调查研究,以判断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而考虑提高价值的可能性.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相似文献   

20.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变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也有自身发展变动的规律。揭示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变动规律,就是要阐明它同相关因素有着什么样的本质联系,这些联系和影响又是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的,它给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什么样的思路和要求。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变动规律,有利于人们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地位,有利于公正评价政工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新形势下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党的领导决定律(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状况的规律)(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是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