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质单纯的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IFV)是供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步兵可乘车战斗或下车战斗,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完成作战任务,俨然是步兵的“战场的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的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乘坐装甲输送车进行战场机动。60年代以来,随着主战坦克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性能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和武装直升机的出现,迫切需要解决步兵协同坦克作战、提高部队进攻速度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红军率先装备BMP系列步兵战车,接着,美、法、德、英等国陆军也装备布雷德利、AMX-10P、黄鼠狼、武士等型号的步兵战车。随着步兵战车的大量使用,陆军在地面作战中的火力、防护力和机动作战能力有了重  相似文献   

2.
一战后的自行火炮坦克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英国坦克的最初亮相曾让德军惊惶失措,但随后回过神来的德军使用火炮抗击坦克,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致使坦克部队遭到很大损失。炮兵成为对抗坦克最有利的武器。为了支援坦克作战,坦克部队和炮兵的协同就成为一种必要。然而,由于当时技术低下,火炮通常由畜力牵引,其机动能力根本不可能与坦克协同  相似文献   

3.
早在1943年7、8月间,英国战争办公室就为一种A-41巡洋坦克和另一种更重型的步兵坦克拟订了主要性能指标,这两型坦克均使用罗·罗公司研制的流星发动机,巡洋坦克由英国坦克设计局负责研制(这也是该设计局首次独立承担坦克设计任务),此前  相似文献   

4.
早在二战爆发之前的1939年5月,美国就开始着手研制当时称作M2的中型坦克,其改进型则称之为M2A1。1940年春,德军在欧洲战场上取得的战绩震惊了全世界。尤其是德军坦克部队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不仅使军事专家们看到了坦克的巨大威力,也促使美国陆军意识到仅仅给坦克安装37毫米加农炮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立即将M2A1坦克上的75毫米榴弹炮改为加农炮。接着又经过一系列改进,最后在1940年7月11日由美国军械委员会定型为M3坦克。1941年4月,位于美国底特律的克莱斯勒坦克厂等4家企业生产出试验型样车。8月样车试验合格,4家厂开始正式生产该型坦克。截至到1942年12月,各种型号的M3中型坦克一共生产了6330辆。在1941年至1942年期间它陆续在英国陆军服役,并成为英军在北非战场的主要装甲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走入了电力时代,电力设备的应用便扩展到各个领域。作为军事高科技产品的坦克也不例外。在二战末期,苏联人就在重型坦克的设计中进行了电力传动的尝试,但是却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任何时期的战争,要想让战争天平向己方倾斜,必须拥有能适应甚至超越该时期作战方式的军事力量。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体格的彪悍;机械化战争让人们看到了坦克、飞机的威力;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作战空间,战场已由空中转入外层空间。对作战空间及其信息的控制将成为赢得或控制战争的关键,而具备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航天部队就是一个重磅的砝码,谁将它握在手中,谁就可以不费力气地使天平倒向自己。  相似文献   

7.
63A是目前世界上新研制的唯一一种两栖坦克,从新近举行的跨海登岛作战演习中该坦克的表现分析,我军的联合登岛作战已经开始具备海上坦克集群实施波浪式反复冲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人讨论M1A1/A2主战坦克何时装备台军,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威胁时,从台军内部却传来了不一样的声音。削减重装甲力量,提高陆军作战部队战场机动性已经是未来陆军发展的趋势,而台军又是如何跟随这一趋势的,最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本刊特刊载此文向广大读者展示台湾陆军发展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于冷战时期在T-72主战坦克基础上自制了M-84主战坦克,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 M-84及其各种衍生型号不仅成为了前南内战时各方的战场利器,塞尔维亚和黑山(以下简称塞黑)与克罗地亚也相继在M-84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同时南斯拉夫曾经的未来坦克计划也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快速部署部队的作战需求.重量较轻、可通过空中运输的自行火炮逐渐占据了火炮市场的龙头.同时,常规火炮包括自行火炮仍然在火炮市场占据着重要位置。重型火炮能够携载更多的弹药,其强大的火力能够更加有效地提供战场支援,这一特点是轻型火炮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1.
当美军于4月9日进入巴格达、逐步控制伊拉克局势后,当许多媒体记者开始转向报道“后伊拉克”时代安排时,美军技术专家们的思绪却仍停留在3月26日至28日的战斗中,那段时间,美军在伊拉克南部与伊拉克小股部队作战时连损多辆硕大无比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令美军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伊拉克人究竟是凭什么武器摧毁如此现代化的庞大坦克,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能打坏M-1A1坦克的只有T-72坦克,可美军至今也没看见它的影子。经过对坦克残骸的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坦克的国家之一,1916年意大利就开始在法国雷诺FT-17坦克的基础上设计菲亚特-2000型坦克,此后又设计生产了菲亚特-3000、CV系列、M系列坦克,积累一定设计经验。但是意大利的装甲部队却并不争气,他们没有利用这些坦克创造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战绩,这一点使当时本来就不怎么优秀的意大利坦克更不为人所知。这一状况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相似文献   

13.
火箭筒是步兵肩射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摧毁坦克、碉堡、水泥工事、前沿步兵掩体等坚固工事,是近代步兵作战的主要攻坚武器。火箭筒随着坦克的出现应运而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坦克战,大威力火炮只能毁伤部分坦克,而火部分坦克仍可冲到步兵阵地的沿,突破防线并取得战争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印度陆军装甲部队有3个现役装甲师和8个独立装甲旅,现装备有最新型T-90S主战坦克约180辆,印度陆军向俄罗斯订购了310辆T-90S坦克,交付工作在2005年完成,其中从2006-2007年开始,印度阿瓦迪重型车辆厂将会以每年100辆的速度生产T-90S坦克。印度国防部希望T-90S成为  相似文献   

15.
前言俄制坦克的外型与设计向来迥异于西方坦克,总是有许多创新与独到之处,研究时时常让人感到惊奇。当西方第2代坦克还在使用105毫米口径以下的线膛炮时,俄国T-62已率先使用大口径115毫米滑膛炮;当西方第2代坦克还采用自旋稳定的脱壳穿甲弹  相似文献   

16.
从IS-2到IS-8苏联红军的IS-2坦克性能卓越,叱诧二战战场,但存在载炮弹数量过少和装甲防护能力不足等很多缺陷。为弥补这些缺陷,苏联红军在此基础上又研发了IS-3,并于二战末期投入使用。虽然IS-3的装甲防护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受IS-2的影响,其车内空间仍非常狭小,装载炮弹数量仍与IS-2相同,同时燃料箱也被迫变小。而与IS-3同时开发的IS-4,其综合性能可与欧美的坦克媲美,原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二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战争奇观。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所创造的,负有独特的作战使命。敌后战场由抗战初期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成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对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尽管在作战思想上存在保守的倾向,亚太国家和地区却对主战坦克的更新工作始终没有放松。目前该地区坦克装备量超过1000辆的国家有8个,在中东、在南亚次大陆、在朝鲜半岛,冷战遗留的紧张局势并没因时间的流逝而降低,严重的危机感使对立的各方不断强化自身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和坦克性能的改造提高。  相似文献   

19.
1951年M41坦克刚刚投产,美军就觉得这种从M24坦克发展而来的轻型坦克很难适应未来需要。为了能有一种对付苏军坦克的轻型坦克装备其装甲侦察部队和空降部队,1952年5月美国陆军兵器工业委员会就开始计划研制下一代轻型坦克。按美国陆军的要求,该坦克重量不能超过20吨,而且必须装备90毫米炮,尽管当前这一指标非常容易达到,但在当时,重型的M48也只不过装备90毫米炮,给不到20吨的坦克装这种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后来陆军调整了要求,要求新型轻型坦克重量为18吨,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两栖登陆作战因较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而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先进两栖战车的出现则使作战变得越发的突然和难于防范。目前,世界上有三大两栖战车设计流派:美国两栖战车以近海使用为主,主要用于支援岸滩登陆作战;以俄罗斯和中国为代表的则把研制重点放在发展水陆两栖坦克,强调火力,以内陆江河使用为主;西欧国家以现有的陆军战车家族衍生出两栖战车,兼顾机动、火力与防护等三方面,往往设计精致而“水战”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