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17秒,一架命名为“依诺拉·盖伊”的美国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上空,将一颗九千磅的原子弹投向广岛市区.一道淡红色的亮光闪过之后,一阵排山倒海般的轰鸣,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淹没晴空……爆炸中心,只有零点几秒瞬间出现的近三十万度的灼温.熔化了一千码半径内的花岗岩,整个市区据说有二十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2.
徐勇 《红岩春秋》2011,(1):45-49
广岛与重庆,相距数千公里,但自近代以来发生了密切的关系。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个城市在各自国家的政治军事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各自遭受了举世瞩目而性质迥异的轰炸灾难。今天,站在历史的视角,我们重新比较和审视特殊时期的这两座城市,并呼唤中日两国加强交流和沟通,加深理解信任,实现长远和平。  相似文献   

3.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前前后后刘西尧1955年1月我国正式决定研制原子弹。在此之前就已开始了对铀矿资源的勘探,建立了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在一些高等学校开设了原子能专业,通过各种途径使一些怀报效祖国之心的留学西方的海外游子归来;并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争取到了...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7,(7)
正1964年10月16日,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巨大的政治冲击波掠过太平洋、欧洲及整个地球,震撼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成千上万人的血汗和泪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核盾牌"。中共中央决策制造核武器1945年8月,美国人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  相似文献   

5.
戈代 《党史博览》2012,(6):22-25,29
周恩来:一次试验,多方受益l960年8月,我从河南省新乡市一所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哈军工学习.这是一所高度机密的学校,我们入学进行政治审查是按绝密标准进行的.当时不仅审查了我高中三年的全部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和身体状况,还审查了我家三代的历史.1964年10月10日,我吃过晚饭后在校园里散步,突然有个同学跑过来告诉我:快到系主任办公室开会,有紧急任务.我问:什么紧急任务?不知道,快去吧.这是系里直接点的名.这个同学不容分说,拉着我就直奔系主任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试验时机,两手准备 早在1962年11月,为了加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领导,经毛泽东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由周恩来任主任委员.周恩来遵照毛泽东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精神,从两个方面推进原子能事业的工作:一是抓紧核燃料建设生产和核武器研制;二是抓紧核试验基地建设和核武器试验准备. 1964年4月11日,周恩来主持中央专委第八次会议,根据原子弹研制的进展情况,要求二机部和国防科委在当年9月10日以前做好首次核试验的一切准备工作.会议还决定在核试验基地成立核试验总指挥部,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刘西尧担任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7.
孟红 《党史纵览》2014,(10):31-36
正1964年10月16日清晨,罗布泊地区晴空万里,碧蓝如洗。中国核试验基地笼罩在一片紧张、肃穆的气氛中,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试验进入了倒计时,起爆零点被设定在北京时间当天下午15时。试验场中,由8467个构件组成、重70吨、高102米的铁塔,在金色阳光的辉映下,傲然挺立。在它顶端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4,(7)
日本“广岛原子弹事件”中有位幸运的中国人年过7旬的张文彬,高个,清瘦,目光闪闪,精神矍铄,平易近人,说话还带有典型的冀南口音。张文彬系河北省鸡泽县人。1944年在河北冀南人民银行工作,当年4月,日本兵扫荡正定县时被俘。当时被俘的中国人约300之多,全...  相似文献   

9.
人们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两弹一星的爆炸和飞天,铸造了和平的盾牌。这话是很有见地的。我们只有在前辈们创造的伟业的基础上促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年,周总理负责具体筹划和组织实施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再穷也要有根“打狗棍” 1960年11月,张爱萍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成功组织指挥了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对地导弹的发射。转年,“大跃进”的恶果赫然显现。吃饭都成了问题,原子弹是不是要搞下去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到这一年的夏天,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两种意见尖锐对立。反对者的意见是,最好暂时下马,等国家经济好转后再上,各方面的条件和准备也可以更充分。  相似文献   

11.
关于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若干文献(一九六五年五月)张爱萍等致周恩来、罗瑞卿(一九六五年五月十日)报总理、总长并专委、军委并报中央:目前冷空气已大举进入南疆,预计五月十一日十四时起,气象(橘子)逐渐转好,五月十二日、五月十三日符合起爆(瓜熟了)的条件。今...  相似文献   

12.
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翌年6月12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我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技术援助。1960年7月10日,苏联政府照会我国政府,撤回在中国的全部专家。所有这些丝毫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和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赤胆忠心、博学勤攻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们,其中许多带头人都是从海外归来的赤子,他们满怀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激情和全中国各族人民一道,不信邪,不怕压,坚信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继承中国工农红军“天欲坠,赖  相似文献   

13.
原子弹日记     
我又向总理办公室发了第二个暗语——邱小姐在梳妆台,8点钟梳辫子。火工品插好后,原子弹徐徐吊上塔架。我给总理办公室发第三个暗语:邱小姐住上房。  相似文献   

14.
关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若干文献(一九六四年九月──十月)致毛泽东(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主席:瑞卿同志送给主席的这个报告,想已阅及。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于本月十六、十七两日开了两次会,讨论了关于核爆炸及其有关问题,急需待主席回后,当面报告,以便中央...  相似文献   

15.
王勇  王鹏 《党史博览》2001,(4):52-53
原子弹部件神秘被盗 1966年初秋的一天,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906”保密工厂,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特大盗窃案:原子弹重要部件“G-1107”被人从总装车间盗走! “G-1107”究竟有多么重要的价值? 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是利用铀、钚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原子能形成爆炸,进行杀伤和破坏。“G-1107”的正规名称为“能量转换裂变容器”,铀、钚的最初裂变就是在这里面发生的。“G-1107”的外壳由稀有金属铂(白金)制作,据专家估测,仅它的外壳材料价值就超过12万元人  相似文献   

16.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了弹爆炸成功。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随着历史的延伸,所有有良心有自尊的中国人和中国人民的朋友都会更加感到,中国搞原子弹,绝对是一个及时、正确、伟大的决策。 可以说,这个决策当时也只有毛泽东这样有深远战略眼光和巨大气魄的领袖才能作出。  相似文献   

17.
胜利前夕     
《世纪桥》2013,(2):58-64
黎明前的战斗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分三路大军进入中国东北。为了配合苏军作战,在苏集训的东北抗联人员也参加了对日作战、收复东北的战斗,而一些抗联战士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铭顺参加了配合苏军解放东北的战斗,对战友孙吉友牺牲在黎明前夕感到非常痛惜。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6日,美国人在日本广岛仅扔下了一颗原子弹,就将一座城市变成了废墟,造成生灵涂炭,连植物都没能幸免。然而,一种叫松茸的植物幸免于难,它是遭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自1934年10月10日起,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从红都瑞金陆续起程,开始了战略大转移。离开瑞金的那天,走的同志和召下来坚持斗争的同志依依不舍地相互叙情告别。毛泽东握着但秋白的手说:“钻老师,你身体不好,我们走后,你可要多加保重问!你是我的老领导,又是我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湖南农民运动考拉报告》的钟情和厚爱。”毛泽东等称过检自为老师,是有原因的。1927年,毛泽东写下了革命名将《知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书的出版,经历了一番曲折,是回被白慧眼识江金,才使这部已经被打人冷它的书稿得以发表。毛泽东由衷地…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04,(21)
40年前的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一壮举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独立自主地掌握了核技术。国防尖端科技的丰碑由此而树立,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基石由此而奠定。几十年来,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共和国科技发展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艰辛历程铸就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我国核事业的发展曾走过极不寻常的奋斗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但也深知,和平建设必须要以强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