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解放是城市人民公社的重要内容。城市人民公社及相关组织在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非常措施,对于极大地激发城市妇女的社会劳动热情,提高城市妇女各方面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忽视女性特征与男女差异等消极因素,为尔后妇女的进一步解放留下了阴影。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是全国城市人民公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是城市人民公社坚持得最久的城市之一,而且创造了一种城市人民公社的新模式。什么叫城市人民公社?当时北京市制订了《北京市城市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下称《简章》)。《简章》在总则中规定:城市人民公社是城市劳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市人民公社经历了酝酿建立、普遍建立、整顿调整、公社式微这样一个变迁过程。城市人民公社持续时间不长,与城市自身的特点不无关系。回顾城市人民公社的嬗变历程关键在于社会治理的现实关照。  相似文献   

4.
今年,怀柔县城关人民公社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认真贯彻执行了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大搞多种经营,实现了工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商品率,支援了工业生产和城市供应,增加了公社和社员的收入,充分地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都有公共食堂。虽然,它们同宗共祖,一脉相承,但在兴衰轨迹、"共产风"特征、分配制度、导致后果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因,是城乡差别,城市偏向政策,城乡二元体制所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期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予当下建设城乡一体化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前线》1966,(5)
编者按:城市人民公社工业,是大跃进的产物,有重要的意义。毛主席说:“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解放以来,在组织城市街道居民进行生产方面已经获得很大成绩,但是,完全把这部分群众组织起来,我们仍要做许多工作。怎样进一步把城市居民组织起来,加速街道的社会主义改造?办诚市人民公社工业是一个好办法。积极地、有领导地发展城市人民公社工业,必将促进街道居民进一步劳动化、集体化、革命化,把街道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障地。靠好城市人民公社工业,我们还缺乏经验,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现在介绍建国门人民公社组织城市公社工业分散生产的经验,供有关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前线》1960,(7)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的新高潮已经到来。入春以来北京的街道工业和人民集体生活事业出现了新的大发展局面,已经基本上组织起来的城市居民纷纷要求组织人民公社。今天的首都正是春色如画,满园花开。人们正在振臂高呼:城市人民公社万岁!这是首都人民的大喜事,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赵凡 《前线》1959,(16)
“困难,难不倒英雄汉”!有了党的领导,有了社会主义制度,只要鼓足干劲,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北京市郊区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城市人民的支援下,战胜严重的涝灾,夺取丰收的经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今年北京的雨情,和往年不同,雨量很大,时间集中。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启于1958年底,城市人民公社作为最初设想的城市中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其职能之一的财务工作深受中央财经政策变化的影响。按照中央财政政策的“放”“收”变化,城市人民公社财务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8年12月到1960年2月,是中央宽松财政政策下获得大量财权的探索期;1960年2月到1962年初,是中央收紧财政政策下财务工作系统的完善期;1962年初到城市人民公社取消,是中央财政政策调整下的财务工作消亡期。每个时期财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社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自1958年建立到1984年全国撤社建乡的基本完成,在我国农村延续了20多年的时间.人民公社时期是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本文对近几年学术界关于人民公社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民公社家庭副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副业是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经济之外的由社员独自经营的一项生产活动。它出现于初级社,至人民公社时期最终成型。以自留地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副业在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是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和社员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集生产资料的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权于一体的家庭副业,以其集体经济难以企及的高效和高成长性为后来兴起于公社末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人民公社体制的构建和实践,把土改以后出现的合作化运动,推向了集体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在社会发展战略上,中国共产党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①。作为一种存在了20多年的重要制度模式,人民公社体制并没有随着它的瓦解而消解。公社体  相似文献   

13.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人民公社是金桥","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这些歌词,使人们回忆起过去的人民公社,想起一手创办人民公社的毛泽东。那么,毛泽东创办人民公社,到底出于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创办人民公社的呢?毛泽东迫切希望中国的农业要有一个跃进,最初只是提出了办"大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于曾经的“人民公社”运动,很多人只知道“农村人民公社”,却不知道“城市人民公社”。街道成立人民公社的缘由1957年底至1958年初,国内出现了兴办“人民公社”这一“新生事物”。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南视察时,当地领导向他汇报用“人民公社”这个名称的缘由,毛泽东听后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8月9日,他到山东视察时又说:  相似文献   

15.
今年,北京郊区农村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提前完成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增产指标;与此同时,又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一伟大的变革,不仅仅在人民的思想、生活上引起了许多变化,而且在生产上也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中央  相似文献   

16.
罗枫 《前线》1960,(11)
人民公社托儿所@罗枫~~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公社与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建国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入手,列举了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困境与阻力,并进而提出人民公社制度是为了摆脱困境的一次制度创新与实验。尽管这种超越现实生产力状况的制度模式事实上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却在打破农村传统生活模式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人民公社誔生一年了,在过去一年当中,这个崭新的社会组识形式不但巩固地站稳了脚跟,而且日益显著地发挥它的优越性。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证明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是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产  相似文献   

19.
邓智旺 《党史纵横》2004,(12):26-27
1958年秋,人民公社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兴起。人民公社一成立,就普遍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当时,供给制被作为“共产主义因素”而倍受赞扬,虽然这一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一直坚持到1961年6月《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颁布。供给制的广泛推行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7月,全国农村开始办人民公社。8月7日,人民公社的第一个章程《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产生了?思蛘旅魅饭娑ǜ萌嗣窆缡敌泄ぷ手频耐保敌辛甘彻└啤H嗣窆绲墓…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社产生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在我国农村存在了20多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这20多年间,农村基层民主在公社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以及各种政治运动中,屡屡遭到打击和破坏。本文拟按照人民公社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力求对这一时期北京农村基层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