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1948年,吴鹤云将军在赣南师管区任司令官,那段时间,家父李花白在其麾下当上校科长,他们是黄埔六期的同学。1947年下半年,我13岁,读初中二年级。起初两个月,我母亲尚未到吉安去,因此,我同父亲一起暂在司令部食住。也就有机会与吴司令相见。父亲嘱咐我要叫吴伯伯。所以相见时我就恭恭敬敬道声:“吴伯伯好!”小时,我遇见穿黄军服的人就有些发怵、害怕。不知怎的见了吴司令则不感拘谨,是否喊了一声吴伯伯就能改变恐惧的心理呢?非也!正如吴维华先生在《怀念吴鹤云将军》中说的一样:“他以诚待人,生活十分俭朴、从不吸烟、喝酒、赌博、跳…  相似文献   

2.
根师傅如是说根师傅是平顶山市委统战部的老司机,常以管“方向路线”、负责“档”的工作而自居,见人笑得少,说得多,还偏好说实话、认死理,所以有人叫他根师傅,有人则直呼“根——一惟恐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根师傅来郑出差,偶然也光顾一下我们编辑部,和完刊物后,准...  相似文献   

3.
喧嚣的城市,在正午阳光的灼烧下,显出了几分疲惫,可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副局长肖发正在临时办公室部署侦破一桩缉毒案件。看着那狭窄、陈旧的办公室,我不禁有几分疑惑,带我上来的那位民警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肖大哥在盘龙分局大楼也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可他考虑我们两头跑太麻烦、太费时,就在刑侦大队长的办公室里搭张桌子办公。”“肖大哥?”那位民警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叫习惯了,我们私下都爱叫他‘肖大哥’,因为这些年来,他不光是我们的领导,更是我们的老大哥。你可别小看这声大哥,让我们叫这个长、那个长的很容易,可这一声‘大哥’却是发自肺腑的。”  相似文献   

4.
故交     
我与章先生的交往是因着祖父的平反的事宜。七几年我和祖母因为祖父平反的事情去南京找到了章先生 ,章先生说 :“你们写个东西 ,我递给有关中共统战部。”很快特函就到了芜湖 ,给平反了 ,补发了在“文革”中扣发的工资。1 987年爱人去北京出差 ,我们一家三口都去了 ,我们安顿好旅社 ,就去地安门辛安里拜访章先生。章先生和章师母非常热情 ,叫我们马上去退了旅社住到他们家 ,他叫他的怀孕临近生产的女儿回中关村婆家去住 ,叫我们住他的女儿的房间。我有一点不好意思 ,我讲 :“是不是我和爱人分开住。”他哈哈大笑 ,他讲 :“我们不忌讳这个事…  相似文献   

5.
认识闫长青实属偶然。前不久,我和同事到濮阳市委统战部就该市公开选拔党外干部情况进行采访。采访完毕,我发现桌上有一摞该市评选“私营企业 50强”和“光彩事业先进个人”的候选材料,便随手拿起一份翻看起来,没想到,一下子便被闫长青的动人事迹吸引住了。市委统战部宣传科黄泽岭科长见我如此专注这份材料,便介绍说:“闫长青是亚都大酒店的总经理,我们这里有名的私营企业家。他的经历可不平凡。” 下午 6时,在黄科长的陪同下,我们在亚都大酒店见到了闫长青。他,中等个儿,双目炯炯有神,显得刚毅、自信、沉稳。谈话是从他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叫警察     
美国人有一件“法宝”,就是不论出了什么事儿都可以叫警察。譬如家里来了不速之客,要是赖着不走,主人就会说:“请你出去,否则我叫警察啦!”那人赶快就得溜走,因为一个电话警察就到,他可就犯了“侵犯民宅”的罪,要受法律制裁的。这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不平常的呢?有位居民的宠物猫爬到电线杆子上面,怎么叫它也不下来,主人便打电话叫警察,而警察也立即赶到,动用消防车的升降梯,把小猫抱下来,且不收费。这种事,在咱们看来实在是小题大作。而那位美国居民则认为,“警察是由我们纳税人(交纳税金)雇用  相似文献   

7.
李发智到临沂市委统战部工作之前,已在市政协秘书长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1个年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位“资深老秘”。2007年12月,市里干部调整,当时他有三个职位可选,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市委统战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李发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统战工作是一个政策性、挑战性和创新性都很强的工作,也是富有亲和力、富有人情味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洪鸿 《台声》2009,(1):64-65
见到杜逸,说真的,我为如何称呼她很是犹豫了一阵,在她的职务栏里有3个甘肃省台办副主任、甘肃省侨联副主席、甘肃省台联副会长兼秘书长。从排序上看,台联职务放在最后,似乎说明称呼”杜会长“好像不妥,但不这样称呼又与我的工作无关。最后好在杜逸笑了笑,“称谓无关,只是符号,不要放在心上”,这才坦然走进杜会长办公室。 “这是台办副主任的办公室,台联没有办公的地方。”杜会长一开口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这就是甘肃省台联的现状,我接手台联工作以后,就在台办的办公室前多挂了一块台联的牌子,我前两项工作都是指令性的,而台联工作则要靠自己主动,谁叫自己是台胞呢。”  相似文献   

9.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两年的统战工作经历给了我荣誉和欢乐。 2003年初,我到柘城县委统战部报到第一天,办公室孙主任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李坤,统战工作范围广,内容多, 政策性强,要真干好,不下一番苦功可不行啊!”他边说边拉开抽屉,拿出一摞杂志递给我,“这是中央统战部主办的《中国统一战线》, 是咱们统战干部自己的杂志。好好读一读,你就能很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的。”我正发愁不知门路呢,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很快的,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 明白了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是我县政协的换届工作年,工作任务繁重。为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材料打印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听话有心     
浏览古书,忽然想到听话有心这个题 期,梁漱溟要求改善农民待遇,说城市工目 。 人在九天之上,而农民却在九地之下。毛 一则记录晏子的故事叫“莫三而 主席当众斥责他自以为比古代四大美人还迷”:晏子访问鲁国,鲁哀公问道:“俗 美,“但是对我来说,你很丑陋”。历话说'凡事不和三个人商议,就要迷惑'。 史终于证明,即使是毛主席这样的智者,而今我凡事都和全国人谋虑,可鲁国仍难 一旦离开了谦虚谨慎,也就不容易听进梁免于乱,这是为什么?”晏子一语中的: 先生的一番为国家计、为民众计、同时亦“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但他们都异 为新政权计…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共产?什么叫共产主 义?什么叫共产党? 书本上自有学理化的解释,马列主义教研室的老学究(学术研究者也,并无贬义)亦可滔滔不绝;但我们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而文盲半文盲众多的国度,革命变革又以农民为主体,广大农民怎样理解“共产”,不能不对革命的实践发生影响。 50年代末我在沧州黄骅劳动,每逢特重的苦活累活,需要咬牙拼命时,或是酷暑祁寒,硬着头皮隐忍时,老农民就说,“真‘要劲’啊”,他们是从“要劲”的意义上而不是从孙中山提出、周恩来引用的原义上理解“大跃进”这个词的。刀年代初我在淮阳劳动,农工子女见…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从南阳市委统战部传来喜讯,我撰写的调研文章《如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获得了优秀调研文章一等奖。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中州统战》杂志,因为有《中州统战》相助,才让我取得了一些成绩。 1999年底,我被借调到浙川县委统战部工作。报到第一天,王部长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清涛呀,统战工作范围广,内容多,政策性强,真要干好,不下一番苦功可不行啊!”他边说  相似文献   

13.
网开三面     
<正>《史记·殷本纪》中,有一个小“段子”:“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巡视天下,看见有人在野外四面都张上网,还祈祷说:“让来自四方八方的鸟,全部进入我的网中。”商汤说:“唉,这样就会把鸟捉尽了!”于是,商汤叫他将网撤掉三面。唐太宗李世民的《班师诏》中有一句:“王者之师曰义,是以网开三面。”这就是古语“网开三面”的来历,现在我们却习惯叫“网开一面”。  相似文献   

14.
生正逢时     
陈鲁民 《传承》2004,(5):40
著名戏剧作家吴祖光,生前给人题词留墨,最爱写的四个字就是:“生正逢时”,前前后后给人写了有上千条之多。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升斗小民,你要稀罕我的字,对不起,就是这句话。其实,就吴祖光这辈子来看,他还真是有点生不逢时。出生时,赶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长大了点,碰上日寇侵华,颠沛流离;三十多岁,正是才华横溢进入创作高峰时,被戴上右派帽子,发配到北大荒,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到了晚年,本该享享清福吧,又为“国贸案”一篇杂文惹上官司,好几年不得安宁。认真算算,他这辈子,“逢时”的好日子不多,他却偏偏喜欢“生正逢时”这几个字,也许这就是…  相似文献   

15.
刚过不惑之年的我,迈进统战部的门槛时,面对人少、没车、没钱,做过多年副乡长、副书记、副局长的我一种失落感悄然而升。老部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鼓励我说:“统战部是个大舞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只要你肯干,就会有用武之地。”她还语重心长地说:“有为才有位啊!”这句话始终铭记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一得     
把笑话引入《简史》教学《社会发展简史》第九课讲到地主榨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除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三种地租形式之外,还有变相的地租剥削,如逢年过节或办婚丧事,要强迫农民无偿地干活、送礼;地主到村里收租,要农民为他办酒席;小亩出租大亩收租等等。这段话虽然通俗、易懂,但缺乏具体事实,如果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会信服,达不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为此,我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插入了笑话故事。这个笑话是“见鸡而作”:从前有一个贪得无厌的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续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等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说:“你说的话怎么变得  相似文献   

17.
我到农工党江苏省张家港市委办公室工作已有些年头了。最初听到民主党派成员说:“统战部是我们的娘家”时,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但随着工作中与统战部的不断接触,我感受到“娘家”的热情,体会到“娘家”的温暖。我发现,“统战部是我们的娘家”这句话,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触。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农民不惜重金,托人找到了省劳改局的一位副局长,恳请其“关照”一下已犯下重大盗窃罪并被警方收押的亲弟弟。当遭到对方拒绝后,这个农民分两次将9500元巨款悄悄放在副局长的家中,布一个陷阱。结果,这些巨款竟全部不翼而飞,副局长面临窘境。是蓄素陷害?还是有人暗施诡计?或是这位副局长……?  相似文献   

19.
<正> 作家王蒙曾讲过一个民间故事:有个人强说《水浒传》中的好汉叫“李达”,另一个人说叫“李逵”。于是,两个人赌20元钱,去问一位古典文学家。不料,那古典文学专家竟然判定“李达”是正确的。读“李逵”的当然有意见,骂他荒唐。谁知这权威竟悄悄对他说:“你不过损失了20元钱,而我们则害了他小子一辈子,他从此以后,肯定以为梁山好汉是‘李达’,这不是出一辈子丑吗?”本来我也替读“李逵”的那人悲  相似文献   

20.
名医纪事     
王继岐先生是我们那一带的名老中医,他小我父亲三岁,我尊称他为继岐叔。“继岐”两个字,意思明确,继承岐黄妙术,读起来颇为粘口,就像绕口令,我常常发错音。继岐叔对我说,我这个名字喊着别扭,别难为你了,你就叫我瘸子叔吧!继岐叔一条腿瘸得厉害,行走十分困难。一个瘸子,又是妙手回春的中医。其名声是可以想像的。有趣的是,他从不以瘸为憾,反而自鸣得意。每当有人称他“王先生”或“继岐先生”的时候。他总是更正,叫对方从此叫他“瘸子先生”。他对众人开玩笑说,你们都是两条腿一般长,真真是庸俗啊!春节贴对联,他最爱写的是那副戏联:“世路尽羊肠行行且止,先生移鹤趾飘飘欲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