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哨     
《瞭望》1996,(29)
近日京城某大报的一个有影响的随感专栏里,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保护文化瑰宝》。文中举了常见的一些不伦不类的“成语”:百衣(依)百顺,饮(引)以为荣,别具一革(格)……并且指出,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弊端不容忽视:它破坏了成语固有的文化底蕴;在社会上以讹传讹,尤其对中小学生容易产生误导作用;从法律的角度讲,践踏成语是一种违法行为。文章“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并行动起来,把净化广告用语也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文章写得好。发表在大报上,有分量。 但在同一个版面上,一则商业广告又着实吓了人一跳!那上面赫然写着—— “秤”心如意,北京衡器。 谁都看得出,这是“化用”成语“称心如意”。  相似文献   

2.
基金忧思录     
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在1998年7月10日《中国市场经济报》(中央党校主办)发表的题为《中国未来金融稳定的三大潜在威胁》一文中指出:“保险业、养老金社会保障和投资基金可能是中国未来金融稳定的最大潜在威胁”,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基金危机”中,张维迎教授指出:  相似文献   

3.
“1996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创下了中国这家最大的电视台广告招标成交额10.6亿元的记录。这个数字所拥有的32块(条)黄金段位广告,将成为中国10多亿电视观众在新一年里的“屏幕朋友”。舰丽的“屏幕朋友”从幕后走上来的路却是不轻松的。从《阿信》带着“柯达”起步中央电视台最早做广告是1979年,那时广告少,播出时间又都在一些非黄金段的零散节目之间,故而没有在观众中引起大的冲击。1985年,中央  相似文献   

4.
“黄毒”泛滥,环境污染,我们都在采取措施治理。但成语受污染似乎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且污染面正逐步扩大,大有蔓延之势。 在电视广告、报纸广告、街头广告上,成语被冒名、受污染的现象历历在目:“天长地久”成了“天尝地酒”,“随心所欲”成了“随心所浴”,“别来无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硬道理2010年11月,在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整整32年之后,在新加坡河畔的“贵宾廊道”,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与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共同为邓小平纪念碑揭幕。碑上刻有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是李光耀最佩服的三个政治家之一。李光耀专访集《新加坡赖以向前发展的硬道理》一书书名中的“HardTruths(硬道理)”,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在若干论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 ,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 ;所谓“二元” ,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 ,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素、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远溯至《周易》 ,就提出了“一体二元”的雏形。在殷周之际产生的《周易》中 ,第一次出现了阴 ( --)阳 ( -)两个符号 ,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形态。接着《易传》作者借释《易经》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它还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这里“太极”就是“道” ,“两仪”就是“阴阳”。这表明 ,《周易》的“太极”(“道…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一年第八期的《青年研究》刊登了夏中义等三同志的文章《试论青年的“三极分化”与青年工作》(以下简称《三极分化》)。该文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经过一番“潜心研究”,提出了所谓的“一条新的、明确的、符合实际的具体工作路线”,力图使思  相似文献   

8.
黄进 《党政论坛》2003,(9):41-42
“惟楚有才”和“楚材晋用”是两则成语典故。一曰楚国地灵、人才济济;二曰楚国人才、尽为晋用。两个成语串连起来理解,虽有明抬暗贬之意,但于历史上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公子归生访晋归国,令尹(楚相之称谓)子木向他了解晋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1,(7):36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31日文章】题:中国不同于世界的十大理由,文章称:这十大理由说明为什么不能通过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来推断中国经济的走向。一、战略:自1953年以来,中国便开始通过"五年计划"来制定其宏观目标。这些计划有清晰  相似文献   

10.
李灿 《瞭望》2004,(19)
《瞭望新闻周刊》1995年第41期曾刊登《苏州工业园区:向新加坡借鉴什么经验》,被新加坡高层和民众视为中国高度重视这一项目的信号。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10周年之际,本刊再次关注这一话题: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这次拿到一九八五年第八期《学报》,惊喜地发现封底的《学报》广告与以往几期不同,开头三问无疑是编者向读者发出的一个信息:本期学报以新的姿态与读者见面。果然,细细读来,确有几“新”。1、版面设计新颖。目录栏印刷字体的大小突出了编者的意图,较好地反映了文章的“轻重”。编者对《共产党员生活方式漫谈》等文章所加的按语也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2.
文慧  秋红 《瞭望》2005,(30)
事件回放:2004年10月27日起,一则“消息”经各大报刊网站转载,传遍了国内外。该“消息”全文如下:《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4日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评选——中国最受尊敬大学及校长排行榜》: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4日,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中国大学及校长由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全美高等教育联盟)进行问卷调查产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万份,收回有效问卷5万份。本次活动是国际社会首次对中国高等院校及校长个人魅力进行的一次名誉测评。中国私立大学首次进入前10名,该所私立大学西安翻译学院位于中国西部,在校学生4万名,是中国最大的私立大学。2004年12月12日,《西部发展报》头版观察哨栏刊登署名“××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唐勇的《“西安翻译学院”排名全国第十?》的文章,对上述消息的存在性和真实性进行质疑,并称这条“新闻”的始作俑者完全达到了自己期望的传播效果。文章登出后,国内相关机构、媒体、网站纷纷对西安翻译学院提出质疑、批评、丑化甚至诽谤。一时间,有关西安翻译学院在美入围“中国最受尊敬大学排行榜”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2,(44)
“如果出现一个超高效率、生 产力超强、国际地位空前 提升、前途无量的中国,我们对出现这样的局面作好准备了吗?”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秋冬号特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国是否是西方的福音?》的文章中如此问道。他还写道:“所有迹象都表明,亚洲,尤其是中国,正处于一个上升期。” 几乎是在《新闻周刊》刊登保罗·肯尼迪文章的同时,日本《外交论坛》月刊10月号也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的座谈纪要。“面对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现实,日本人还没有做好心理淮备。”参与这个座谈的外务省亚太局官员佐藤重和说:“中国在最近10年里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日本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蒸蒸日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1,(2):59-59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22日发表文章,剖析“为何中美总是对不上眼”,文章称:最近几周,货币调整、贸易纠纷、亚洲领土争端及稀土等问题纷至沓来,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的报道因此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05,(4):43-44
1.制定《反腐败》法律法规。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的贪污腐败现象相当普遍,严重阻碍了新加坡的发展。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开始进行全面的廉政建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的口号,决心扫除“黑金政治”。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议会于1960年通过了一部强有力的反贪法律——《防止贪污法》,随后又陆续出台了《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员惩戒规则》等。国会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和官职多高,一旦触犯法律,一样被告上法庭、定罪判刑。40多年来,借助廉政建设,新加坡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新加坡也被称为“亚洲最廉洁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来函照登     
《瞭望》1990,(15)
《瞭望》周刊编辑部: 贵刊1990年第1期发表的《虚假广告剖析》一文中,把我刊1989年第1期所刊“矮青年的福音”的广告作为例子,与实际情况不符,特作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17.
杨伟宁 《侨园》2005,(1):20-21
我从新加坡到芝加哥留学后,短短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不少对新加坡各方面发展颇有兴趣的外国朋友,其中常谈到的是新加坡文化演变的过程。我同几个中国和美国朋友在一次饭后闲聊时谈起全球化在苏联瓦解后、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对世界各国本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聊了一半,中国同学突然问我:“那新加坡呢?新加坡文化是什么样的?”坦率的美国朋友问道:“新加坡有自己的文化吗?”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开办“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栏目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编辑部与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联合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上开办“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栏目,从2000年第1期开始,每期编译3篇海外人士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刊登美国莫里斯·迈斯纳撰写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国打开国门的第一把钥匙》、日本大桥英夫的《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及其未来———以深圳为例》以及薛晓源的访谈文章《中国经济特区的今天与明天———访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IDS)高…  相似文献   

19.
罗毅 《瞭望》1990,(23)
《南京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有: (一) 割让香港,由英国“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从此香港成了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王关春 《民主》2013,(12):58-60
近日,我读了由民进贵州省委会委员、贵州省诗人协会秘书长郭思思创作的《中国诗歌地理:郭思思儿童诗选》(以下简称《诗选》)。该书是贵州第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的诗集,并荣获了2013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金风车”最佳童书奖和贵州省文学专项奖。拜读后,我蓦然想到一个成语“妙不可言”。这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诗选》实至名归。我以为,其妙处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