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天然载体。但实际生活中,红色文化微传播能力不强,红色文化面临"空壳化"危险。青年大学生是当前我国网民群体的主力军,也是各种异质社会思潮竞相争夺的主要传播对象。红色文化必须遵循"微传播"规律,改进传播方式,以提升红色文化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现象,形成于革命时期,蕴含着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我国各省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应加大对城市红色文化项目的投入、开拓城市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加强城市红色文化人才保障,提升城市的红色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粟超 《重庆行政》2021,(6):98-1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1]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巨大、特色鲜明,是巴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国的红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红色文化的传播力,能激活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推动巴蜀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全面提升巴蜀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使算法推荐成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技术因素。算法推荐基于受众偏好,精准推送红色文化,极大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创新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但是,算法推荐在助力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碎片化的处理方式肢解了红色文化的整体语义;受众陷于"信息茧房",主体意识被蚕食;把关权力的缺失使红色文化遭遇"冷场",面临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面对算法推荐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的困境,首先应从红色文化本身着手,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精品,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聚焦信息"生产-过滤-推荐"各环节,打破"信息茧房",优化算法推荐技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情监控,驾驭算法,构建风清气正的红色文化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在传承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探索文化创新途径等方面着手,提升文化向心力、生产力、传播力与文化创造力。由此,我们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丰富传播样式和传播形态,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文化传播"动"起来、"活"起来,以此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笃定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奋斗史,是青年人文素养培养的"活教材"。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和奋斗故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进一步提升当代青年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力十分紧迫,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而剖析现阶段存在的困境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我们需要在保证器物文化传播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数量。无论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都需要提升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从而实现深度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来临让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借助"微时代"下的新型传播工具,红色文化迎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更便捷的传播方式。如何在"微时代"下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如何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传承与发展好沈阳地域红色文化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沈阳城市发展的实际,从培育红色文化品牌、优化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利用新媒体增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等方面提出提升沈阳红色文化快速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艰苦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为我们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逐渐凸显,而通过探寻、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公安文化软实力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在于起点不高,与平安江苏创建成果以及江苏文化影响力不相匹配;创新力不足,缺乏文化内涵支撑导致文化建设趋同性明显;传播力匮乏,平安文化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足。加强江苏公安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从提高文化主体素质、打造“文化品牌”以及完善传播平台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平安文化的凝聚力、创新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固本的基础工程,红色文化在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从内容与形式上是应然的优质资源,但是却遇到了实然的"困境"。如何拓展红色文化融入的实践路径,打通应然与实然的通道,需要充分挖掘和提炼蕴涵在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中的红色元素,通过红色资源产业化、红色文化品牌化、红色传播多元化、红色旅游人本化与红色基地专题化等,多措并举,构建适时性的红色教育内容、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春平 《桂海论丛》2021,(1):107-113
张闻天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经历了从新文化运动中追求哲理启蒙、红色新文化中强化革命价值到社会主义文化中突出政治属性的内涵演进历程。其特征鲜明,表现为兼容并包的开放性、传承创新的民族性、求实向众的民主性和去腐存精的批判性。张闻天文化思想中的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特质,为新时代境域下文化的生命力构建、凝聚力提升、影响力扩大和创造力增强提供了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延续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不仅要塑造文化地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还要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增进公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革命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微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传播,应以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遗存、革命精神四大基本内容为重点,创新传播方式,满足当代人解决问题的需求,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观念和方式更加务实和灵活,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逐渐加大。越过跨文化障碍,精选文化传播内容,更新传播方式和创新传播媒介,培养高素质的语言文化传播主体,提升汉语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珊 《人民论坛》2020,(8):138-139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应克服“去中心化”“碎片化”“结构化”等问题,充分抓住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以及全效媒体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引领力、传播表达的亲和力以及受众投放的精准度等,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扩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18.
唐娟 《人民论坛》2024,(5):96-9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国际传播工作。通过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文化应取长补短,通过网络渠道传播欧美文化中的精华,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和台湾同业、香港同业、澳门同业一起。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递到世界各地,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闻出版总署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谢爱伟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