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意识形态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态密切相连,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不断蔓延,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西方思想的强烈渗透、价值追求的多元化、网络文化的兴起、信仰的迷茫与缺失等严峻挑战;做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创新,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加强理论研究,解决现实矛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全球化为外生变量,从政治合法性视角出发考察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挑战,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治理绩效、依法执政和发展民主政治提出了严峻挑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和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试金石,而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全球化时代,要重视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要解决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权、组织领导权、文化领导权、话语主导权等问题,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创新的主导权、主动权,提升党在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创造力。让主流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繁荣起来,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网络行动起来,让网络"清朗"起来,为推动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政治滋养和政治营养。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国家安全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继经济、军事安全之后,文化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因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地位。当前,做好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增进文化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民风尚;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把握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们党对外宣传意识形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机遇,我们党才能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应对挑战,必须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绝对领导,把党管宣传、党管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原则,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灵活多样的建设方式,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提高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朱继东 《前线》2015,(2):15-17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全球化的影响都是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这种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层面。全球化大潮是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就决定了全球化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大、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也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更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冲击,对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形成了巨大挑战和考验,对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思想文化领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其中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严重挑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育,打牢思想根基;必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挥对党指导思想的服务保证作用;必须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保证正确的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全球化问题,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等历史背景出发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形成了对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关于全球化思想的深刻见解。全球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政治自信,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来自全球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正反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向全体人民作出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执政承诺.中国共产党兑现这一执政承诺的主要途径是在意识形态意义上引导全体人民建立一种对小康社会目标的合理社会预期,同时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形式展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必然受到全球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加大了改革开放的难度和风险。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彰显,也给两制关系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全球化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渐成国际社会的一股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但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做法及“明的冲突”、“中国威胁论”等思潮的出现,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构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树立经济、政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观念,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命题,围绕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原则,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赋予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形成了我党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本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考察与评析。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理论武器。巩固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与重点;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衣芳 《理论学刊》2006,3(4):4-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着眼于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从思想道德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作用的意义上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当代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同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必将更加有效地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发展的核心力量,它的领导集体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党的领导集体的交接,经历了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演变,并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种交接的良性发展主要体现在领导集体的人员流动的制度化、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文化素质的专业化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上。在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党的领导集体的良性交接既是维护党组织的秩序稳定和保持活力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稳定的实质是政治秩序的存在与有效实施。政治秩序即为社会所公认的、能够产生出具有实际政治效能与合法性的政治权力的规则和制度。政治秩序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中国的政治秩序是基于“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规则与政治制度。这一政治秩序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成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思想稳定是基础,政治稳定是核心,社会秩序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体现。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维护稳定中的核心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第三代领导集体稳定观的主要特征是: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乐观性。  相似文献   

19.
郭亚丁 《理论学刊》2007,3(1):19-21
经济利益的分化和对立,导致形成特定的经济利益结构,引发中国社会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并支撑着特定阶级利益代表的政治集团。中国近代社会传统政治秩序发生变化,传统政治文明开始转型,新的社会思潮以及新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和发展,新兴文化的涌动和传播并引导着新的价值取向和引发了新的实践运动,以及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社会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清醒地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前提。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党的目标、任务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要为协调各方利益服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利益引导的指向标、凝聚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