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法》修改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当代中国"人治时代的终结"和"法治时代的开始",意味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1〕中国的《行政诉讼法》还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良好声誉的制度,这一成绩足可珍视。因此,在修改《行政诉讼法》的过程中,应当在坚持保留现行《行政诉讼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
对《行政诉讼法》实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行政诉讼法》既存在制度空白,也存在制度缺陷;既存在法内问题,也存在法外问题。主张修改时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修改策略。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应当重点注意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立法目的上应当以规范行政诉讼行为为原始目的,其他皆属于派生性目的 ;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应当引入问责机制,通过问责突破执行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假定不予审查的立法模式下,现行《行政诉讼法》采用概括式和肯定、否定列举式的方式界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有颇多限制,这极大限缩了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也使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边界不甚明确.在《行政诉讼法》的首次大修中,受案范围的修改正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通过对新旧两部《行政诉讼法》中关于受案范围的法律条文进行分析,厘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边界,并结合理论分析和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阐释两部法律的不足之处和新法相较于旧法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为《行诉法》)施行20多年来,不断遇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其修改成为必须推进的课题。对于法制度改革来说,须有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富有成效的意见交换,而对《行诉法》修改过程中所涉及的焦点或者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展开系统性研究,包括对行政诉讼公共性价值的确认,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评价分析,对修法的必要性、拓展受案范围、实现诉讼类型化、设置行政公益诉讼、完善审级管辖制度等进行思考,对诉讼程序的创新与整合、司法解释的定位等进行探索,则是《行诉法》修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14日下午中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应松年在湖北省委党校作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几个问题》的演讲。应松年参与了《行政诉讼法》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对修改行政诉讼法进行调查研究。他结合实际谈了自己对修改法律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苏春慧 《法制与社会》2012,(32):243-244
1989年颁布的现行《行政诉讼法》对推动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和保护公民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行政诉讼法》是在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尚不健全,行政诉讼的实践经验不足的背景之下制定实施的,在我国社会各方面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它已经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研究《行政诉讼法》的修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在分析了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诉讼法》修改热议中,各种论说、各种修改建议稿各抒卓识,各陈高见,形成行政法学研究中的璀灿珠玑。本期选登何海波教授等青年学者的《〈行政诉讼法〉学者建议稿》及其说明,虽属一家之言,仍有参酌价值。期望学界相互启发,共同研讨,不断推进行政诉讼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法》颁布已20余年。这部为推进我国社会进步立下不朽功勋的法律,已随着时代的步伐进入修整期。对它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关键在于对其调整对象的行政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在对各种观点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广义概念,认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从而为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扩充、修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的不断推进,《行政诉讼法》凸显出一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修改和完善。现就行政诉讼的目的、受案范围、管辖、行政公益诉讼以及行政诉讼中的调解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行政赔偿诉讼是《行政诉讼法》的必要组成部分,作为诉讼赔偿程序不可或缺。同时,行政赔偿诉讼要突破现有的行政赔偿原则和范围,以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相对方合法权益;此外,由国际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日益增多的涉外行政诉讼案件要求我们细化《行政诉讼法》中的涉外行政诉讼程序,明确涉外行政诉讼准用民事涉外诉讼程序的部分规定、明确几类常见涉外行政案件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行政诉讼法》的修改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日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三所大学提出的专家建议稿已经公诸于众,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尤为必要。为此,本刊特别约请六位在行政诉讼法方面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专题研讨《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中涉及法律实  相似文献   

12.
杨建顺 《法律适用》2012,(11):60-68
一、问题所在(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尴尬局面伴随着一场又一场被冠以"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相继发生,加之所谓"十大公益诉讼"等评选活动〔1〕的展开和相关媒体的广泛报道,曾经令人们感到陌生的"行政公益诉讼"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益诉讼被誉为"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可喜的信号","昭示维护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2〕行政公益诉讼则被作为"推进法治的重要路径"来定位,已然成为近年来极为热点的问题之一。〔3〕但是,被称为"公益诉讼"尤其是"行政公益诉讼"的  相似文献   

13.
姜明安 《法学》2014,(3):16-25
现行《行政诉讼法》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其不少内容已不适应目前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本文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审判体制与管辖、法院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与适用、行政案件审理中的调解与协调以及行政裁判的执行与非诉执行五个方面探讨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主要缺陷和问题,以及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行政诉讼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诞生、嬗变的历史进程和当下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上看,需要在《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中明确贯彻变革观。就内容而言,新《行政诉讼法》在行政诉讼争议解决功能的修复、行政审判权运作空间的拓展及运作环境的优化上已经初现了变革观的内在要求。为了使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人民法院还应充分利用修法所预留的空间,在行政审判体制的灵活塑造、行政诉讼类型的有限改造、行政公益诉讼的适度开放等方面迈开步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具有撤销诉讼一体主义的特征,未来应从诉讼类型的角度完善行政诉讼规则,从而完善包括起诉期限在内的时效规定。具体而言,撤销诉讼继续适用现行立法规定的起诉期限;由于拒绝行为产生的给付诉讼也应当适用起诉期限的规定,而消极不作为给付诉讼可以考虑适用公法上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诉讼时效)或者权利失效制度予以规范;确认诉讼不需要规定起诉期限,而是通过诉的利益和确认诉讼的补充性规则防止原告滥用诉权。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14,(23):33-33
正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这部被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实施24年来首次被修改。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难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管辖制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行政诉讼法》修改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行政诉讼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问题,扩大了受案范围、畅通了诉讼渠道,完善了审判体制机制,完善了判决形式和执行制度,强化行政诉讼的监督功能,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了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的受理难、审理难、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行政机关从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蜕变为理性选择的经济人,为逃避责任而选择不受理案件、不出庭应诉、不改变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新增的第3条中规定的行政案件受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修改的第26条中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三项制度都是专门针对此类逃避责任的行为而进行的责任强制,力图通过强制承担法律责任的设计,恢复其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无论是在法学界还是司法实务界,有关修订《行政诉讼法》的呼声日高,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已见。在这些大量的论述中,更多的是倾心于具体新制度的建构或是对原有制度的贬抑,较少关注对《行政诉讼法》本身基本问题的思考,而后者可能对于我国建立成熟、科学的行政诉讼制度更具有基础性意义。笔者以为,在研讨《行政诉讼法》修订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现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对执行行政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