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佛里特于1951年10月13日发动了所谓“秋季攻势”第二阶段的大进攻.这一天,敌人在北汉江东把对我68军的进攻重点转向了文登公路以西地区,与此同时,“联合国军”在北汉江的西边集中侵朝美军第7师、第24师,南朝鲜军第2师、第6师及哥伦比亚营,在14个炮兵营、200多辆坦克、1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向我金城以南第67军24公里宽的防御正面即西起芳通里、东至旧岱(南)发起了猛烈进攻.  相似文献   

2.
鲁梅 《世纪桥》2005,(11):89-91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 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 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 负责。” 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美军预计以 200人为代价,在5天内攻下目标。为此,动用了美第七 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二师、第九师、加拿大步  相似文献   

3.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总部给前线部队配发了几千台小型报话机,但部队缺少报话员。为了给前线部队送报话员,我亲历了上甘岭战役。这年夏秋之交,我志愿军集中了8个军,在180公里长的战线上对美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正面反击作战,消灭敌人2.7万人。美军不甘心失败,于1952年10月14日,发起了"金化攻势",攻击目标是五圣山下志愿军两个连据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高地下有一个小村庄叫上甘岭,这次战役就被称为上甘岭战役。  相似文献   

4.
1.历史的巧合,中美两国三位将军同时对上甘岭这个特殊地方感兴趣还是在上甘岭大战的前几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刚刚接到了扼守“平金淮”地区的15军情况汇报后,就若有所思地摆开军事地图,他的目光一下子就注意到了15军防御地区,这是一个战略十分重要的地方,用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的话说,中国军队控制的铁三角,是他的心头大患。所谓“铁三角”是铁原、平康、金化三郡的简称,它形成了一个正面三角形,平康位于北满里三角形顶点,金化、铁原形成了三角形的两个端点。15军和敌人对峙的防线就象一条弯弯曲曲的绳索把“铁三角”从中划成两半,五圣山就在横穿“铁三角”的中部。15军就牢牢地控制了铁三角的中  相似文献   

5.
四、三千里江山鏖战急(七)上甘岭鏖战1952年10月14日,闻名中外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至山的前沿阵地。五圣山位于金城、金化、平康这一三角地区的中央,是中部地区最高峰。它西临平康平原,东扼由金化经金城通往通川至东海岸的公路,南距“联合国不”所占金化7公里,可以俯瞰其纵深,对“联合国丁”由金化通平康或金城的交通线造成很大威胁L甘岭位于五圣川主峰南4公里处,其东南侧537.7高地,与敌所占之高地共处一条山梁,相距仅100余米;其西南侧597.9高地,与敌占之金化东北两公里处的鸡雄山相距不…  相似文献   

6.
前线接防     
在离开“志司”前往台日里的途中,我决定去看看我们的友邻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因为根据“志司”的指示,第67军接防之后,20兵团将在东线代替9兵团实施指挥,位于67军西侧五圣山一带的9兵团第26军也将归20兵团统一指挥。第9兵团是在1950年11月间入朝的,入朝后一直担负东线作战任务,参加了第二至第五次战役,打得很出色。宋时轮任该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我与他在抗日战争时就认识,是老战友。一到9兵团驻地,他就打趣地说:“欢迎你们光临视察!”  相似文献   

7.
<正>喝松针汤治夜盲症1951年6月,志愿军炮兵部队主要部署在金城以西、金化以东、五圣山一带,协同步兵二十六、二十七军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以后又配合六十七军粉碎敌人发起的秋季攻势。我们参加大小战斗上百  相似文献   

8.
古力 《党史纵横》2006,(2):42-43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一战为什么会失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50年前的战火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她的军队。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在今天看来,这似乎是恐吓,可当时的事实是:在…  相似文献   

9.
劳山脚下巧布兵 蒋介石为了消灭陕甘红军,摧毁陕甘革命根据地,早在1935年7月中旬,就开始部署第三次“围剿”:调集东北军之于学忠第51军、董英斌第57军、王以哲第67军及何柱国骑兵军等4个军11个师,晋绥军孙楚部5个旅,以及陕军高桂滋第84师、高双成第86师等部,采取南进北堵,东西配合,逐步压缩的战  相似文献   

10.
上甘岭战役结束到今年已经50余年了。每当回忆起当年极其激烈的战斗场面,我仍然激动不已。 1952年10月下旬,我所在的志愿军第十二军在金城前线防御作战一年后,奉命将防务交给第六十七军,转入后方休整。行军途中,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停止北上,立即南下开赴五圣山地区,参加保卫五圣山的战斗。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战役我志愿军胜利地突破敌严密防守的三八线。1951年元月4日,50军和39军攻克汉城,8日攻克仁川港。当先头部队进至汉城以南50公里处的水原时,彭总命令部队停止追击,固守已得阵地。这时炮兵第一师受命,第26炮兵团和27炮兵团继续留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我炮兵第25团奉命撤至铁原以西集结待命。团部驻球洞,我们三营营部(当时我任三营教导员)和炮八连于元月10日进驻巨文洞。到3  相似文献   

12.
号声吓退英国兵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的釜谷里战斗中。釜谷里三面是山,东南距汉城28公里,控制着通往汉城的公路和铁路交通。英军29旅皇家来复枪团占据釜谷里一线有利地形阻止我军行动,准备一旦战局有变,掩护其主力部队南逃。当时,我39军116师347团在这里与其展开激战,将其压缩在公路旁的一所学校里。团长李刚命令钢铁英雄连7连迅速将学校周围的高地控制起来,卡住公路要道,不让里面敌人的汽车开走。不久,敌人动用飞机、坦克攻上来了,炮火极其猛烈,高地很快被咋成了泥塘。7  相似文献   

13.
首战两水洞     
《新长征》2021,(1)
首战两水洞是指1950年10月25日发生在距鸭绿江不到五六十公里处的两水洞及其附近地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进我亦进中同敌首次进行的一场遭遇战,由此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鉴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后,美军和南朝鲜军迅速大举北进,直向中朝边境逼近的战场新形势,毛泽东决定放弃原定先组织防御的计划,改取在运动中歼敌的方针,抓住敌人分兵冒进的时机,隐蔽接近敌人、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  相似文献   

14.
1952年初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离朝回国之前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志愿军战略预备队第十五军拉上去。接替第二十六军在五圣山、斗流峰、西方山一线的防御。  相似文献   

15.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军史》,一幕幕壮烈的场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催人泪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用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8名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等等,就是这支部队造就出来的战斗英雄。《军史》中还有一段记载:1951年5月,为阻止美军第十军东援,保障我第九兵团东  相似文献   

16.
肖圈村地处泊头市南部,北距泊头市5公里,东距104国道、京沪铁路2公里,东距京沪高速公路5公里,北距307国道2公里,北距  相似文献   

17.
东 北 抗 日 联 军 及 其 前 身 工 农 义 勇军 、反 日 游 击 队 和 东 北 人 民 革 命 军 、反 日同 盟 军 、反 日 联 合 军 ,于 20世 纪30年 代 至40年 代中 期 , 在中 国 共 产 党的 领 导 下 ,团结 各 反日 武 装 ,以 游 击 战抗 击 日 本 关东 军的 侵 略,英勇 反抗 伪 满洲 国的 殖 民统 治。 东 北 抗 日 联 军 的 战 斗 ,从 1931年“ 九一 八 ”事 变 开 始 ,在 复 杂 的 情 况 和 极 端 艰苦 的 条 件 下 ,经 历 了 跌 宕 起 伏 、曲 折 变 化的 过 程。 大体 可 分为5个 阶段 。 第一 阶 段 :反 日 游 击 队依 托 根 据 地,独…  相似文献   

18.
(一)为了粉碎敌人即将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向福建开辟新苏区,一九三三年七月,中央军委决定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九师、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组成东方军,东征福建。当时,我在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部宣传队工作。我们第三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红十九军,一九三三年改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军部是福建军区兼的。  相似文献   

19.
<正>诱敌北援1947年4月初,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了旨在配合陕北、山东我军打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豫北攻势,战役第一阶段,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作战集团经过10余天战斗,一举楔入敌人纵深,先后攻克县城和据点数十个,歼敌5000余人,解放了黄河以北、平汉铁路以东,东西100余公里,南北70余公里的广大地区,摧毁和控制平汉路、道清路百余里,打乱了敌人的防御体系,扰乱了敌人的兵力部署。随后,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为避开国民党军的优势兵力,争取在运动中歼敌,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挥师北上,开始第二阶段作战。这一阶段的作战目的是,首先扫清平汉路两侧据点,消灭分散之敌,彻底破坏平汉铁路安阳、汲县段,并  相似文献   

20.
东荆河是汉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它西承汉水,东注长江,全长173公里,是观察汉江支流水系清浊变迁的合格的考察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