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嫘 《法律与监督》2009,(12):28-28
刚到检察院工作的我跟黄译吴同在一个办公室,总是还没进门就听见他爽朗的笑声,同事们都喜欢叫他“吴哥”。生活中的吴哥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竟然付了两次账。  相似文献   

2.
管好儿子     
两年多前,在一个城市的一家餐馆吃晚饭,坐楼下。老板是有点认识的,陪我们聊了一会,即起身致歉,大意说:楼上有两桌,我得去招呼一下,今天是请某某人的儿子…… “某某人,是当地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地位重要可知。他的儿子在那班请他吃饭的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可想而知。 领导的儿子被人请出来吃饭,  相似文献   

3.
27年前,我刚来荷兰时有一次请我大学的同事吃饭。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我在学校的复印室碰见他,他还念念不忘我给他做的美味饺子,说他不太在乎我没有按时把饭做好。我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我到灾区去培训警察。有一次吃饭时,一位个子不高、黑胖胖的人和我同桌。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我问他贵姓,他说姓叶,是某某中学的校长。我一听立刻站起来说:“给你敬个札啊!你是名人哪!”这个人就是被评为“中国最牛校长”的叶志平。我为什么要站起来给他敬个礼?因为在地震过程中,他的桑枣中学,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8,(3):57-58
法官: 2007年7月刘某向我借了2000元钱,后来他拿了10张200元的存单(有奖储蓄)还给我钱。前不久该银行兑奖,我找出刘某还给我的10张有奖存单,发现其中一张中了二等奖,奖金为5000元。我告诉刘某,说领了奖后要请他吃饭。没想到刘某听说事情的经过后,  相似文献   

6.
请客     
有一天,我的表弟与中学时相好的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我的镇上。表弟也是我的同学,他一看到我就说,今天他们来“打土豪”了。我大笑不止,我知道他们说的“打土豪”,无非就是要我请他们“摄一顿”。都是老同学了,几十里外来看我,请他们吃餐饭当然是再应该不过的事了。地点选在“王侯酒楼”,上了十来个菜,喝了4瓶“沪州老窖”、一箱啤酒。酒足饭饱之后,我到服务台结账,我拿出一沓票子,叫服务员算一下。店老板过来对我说;“不忙,不忙,吴镇长,先记着,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我说:“我这是私人请客,还是结了账好。”店老板看我…  相似文献   

7.
爱与哀愁     
《死了都要爱》是当下年轻人广为传唱的一首歌,因为它能引起恋爱中人的共鸣。古往今来,无论如何变迁,为爱而能置生死于度外的人比比皆是。我从不否认我的离婚当事人没有过真爱,我完全相信他们曾经爱过,哪怕是一年、一个月、一天,虽然这中间有痛苦与哀愁。  相似文献   

8.
办事     
我在市委组织部马副部长手下当秘书,平常除了负责给马副部长写材料和开会的讲话稿外,还经常陪着他一起参加酒局,这样的酒局参加多了,认识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这天中午,马副部长给我打来电话,说晚上要请一个市教育局的领导吃饭,要我提前到“好再来”酒店预定一桌。放下电话,我当即给酒店经理阿胜打了个电话,按照马副部长的要求,把菜谱报给了阿胜。晚上,市教育局领导如约而至。马副部长指着我对面的一个中年人对我说:“这位是谌局长”。然后,又指着我斜对面的一个年轻人说:“这是市教育局的高处长,专门负责学生入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一路走来     
苏贤益 《中国监察》2010,(19):62-62
到港澳学习考察,途经广州即将离开羊城的前夜,我们一行来自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在羊城街头,品尝着广州的小吃,唱着云南民歌,在五羊山下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这一夜,最让我难忘的是与一个同行者的交谈。他是一个年轻的处级干部。他对我说:“不管别人认为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复杂,官场有多复杂,在我自己身上,我体会到的仍然是公平公正。有人说,不跑不送,升不了官,发不了财,我自己从来没有给他人送过礼、请过客,但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受到了重用。”  相似文献   

11.
画中有话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2,(12):60-61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  相似文献   

13.
亦墨 《检察风云》2011,(21):96-96
一台电脑加一根网线,不仅将我们带入了奇妙的互联网时代,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人群的快速膨胀,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成为了一种可能。网上淘宝不仅淘出时尚心经,更练就了种种省钱妙招,这些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文化。如果网购达人说“我买到了”,一定是网购“菜鸟”;如果说“我淘到了”,那也已经“OUT”了;只有说“我秒到了”,才是时下最IN的潮人。  相似文献   

14.
情系检察     
俺娘说,在咱家的祖祖辈辈中,数我福大命大造化大,竟然当上了共和国的检察官!尽管我不信命运和造化,但我却承认,俺娘的话百分之百有理。因为是共和国的检察事业培养了我、造就了我。或者说,我有今天,全靠检察机关这个温暖幸福的大摇篮。在共和国的检察机关经过10年浩劫重新组建的第二年秋天,即1979年秋天,我从千里之外的部队,随爱人转业到了太原市。“你会干什么呢?”军转办的小白脸问我。“我会‘一、二、一’下口令,会开炮会打枪,还当过师部的啦啦队长,嗓门特别响……”小白脸打断我的话:“这都派不上用场!干地方得有专业…  相似文献   

15.
启程 《检察风云》2010,(11):64-65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其名作《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led)的开篇,说了一句非常令人震撼的话,他说:“人生多艰。这是个伟大的真理。”的确.如果每个人都能停下奔波的脚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就都会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人生多艰”这四个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阿三的困惑     
阿三被莫名其妙地炒了鱿鱼之后,日子很不好过。先是遭到老婆一顿狮吼:“是不是就你英雄?你以为你是谁?行啦,明儿你不用在家吃饭了,上公安局、检察院吃去吧!接着,上小学的儿子白了父亲一眼,嘟囔道:“明天我不上学了,同学都说我爸傻冒儿。”一些邻居也说阿三死心眼儿。阿三没事干,正在家憋闷,刘经理来了。刘经理自己开了一个水果批发部,近一段水果总失窃。刘经理正着急时,听说了阿三的事,于是登门来请阿三继续当门卫,月薪翻成一千。这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儿子听说后,猴在阿三的脖子上吊秋千,直到阿三答应发了工资立马买新…  相似文献   

17.
纠结     
《法律与生活》2010,(8):5-5
平心而论,我不是个时尚的人,努力了N次,到现在记住的服装,包包的牌子还是屈指可数,可是前两天电视里一场时装比赛,却让我从头看到尾,因为从第一眼开始,我就发现美丽的T形台后,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评委,都在无数次地重复一个词:纠结。  相似文献   

18.
聂学剑 《江淮法治》2012,(14):60-60
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欢声笑语。说到一个故事时,开车的小赵忽然红了眼圈。他不好意思地冲我们笑笑说:“我这个人泪点太低,堂堂男子汉,哼,太不像话!”他自我解嘲。我们却一下子陷入沉静。我知道小赵是个感性的人。用土话说,叫眼皮子软。这样的人善良,感情丰富。但是,他所说的“泪点”这个词,还真是准确、时尚。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所以很快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1,(6):38-39
一个人走进警署对警长说:“警长先生.昨天我曾到这里报告失窃一件贵重的珠宝,可是今天早上我们发现东西并没有丢,所以请你们不必再查了。”  相似文献   

20.
木子 《政府法制》2012,(14):45-45
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读书是俄罗斯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在俄罗斯人看采。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人不能不吃饭,也不能不读书,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远远超过吃饭。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俄罗斯居民家庭藏书总量高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之多。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图书、报刊和其他弛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